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杨小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杨小楼1877—1938

安徽石埭(今石台)人(一说潜山人),生于北京。
著名京剧演员,工武生,被誉为武生泰斗。
小名:三元
谱名:嘉训
道号:嘉年
艺名:杨小楼
人称:小杨猴、小杨猴子

杨小楼

杨小楼的生卒年
也谈杨小楼演黄天霸
杨小楼传
杨小楼
我与杨小楼合作
钮骠
吴晓铃
渔隐
刘绍唐 沈苇窗
梅兰芳口述 许姬
传等整理
光明日报1962年3月13日
光明日报1962年4月26日
歌场新月1913年2期
平剧史料丛刊1974年第1辑
戏剧艺术论丛1980年第2辑
回忆杨小楼
杨小楼评传(1—6)
杨月楼、杨小楼父子姓氏新发现——戏曲之乡
访问记
江上行
周志辅
马彦祥
人民戏剧1980年12期
*中外杂志1981年29卷1—6期
文汇月刊1982年8期
爱国艺人杨小楼逸事(二则)
博学·解惑·识才——记高盛麟谈杨小楼二三
殷伟
申阳生
艺谭1983年1期
上海戏剧1983年3期
一代武生宗师杨小楼
京剧武生中的一代宗师杨小楼
杨小楼(1877—1938)
杨小楼(1878—1938)
杨小楼(1878—1938)
曲六乙
刘静沅
关志昌
朱家缙
编纂组
戏曲艺术(北京)1983年4期
艺谭1984年1期
*传记文学1984年44卷2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533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9册第379页

杨小楼

杨小楼杂忆高 唐新民晚报1962年6月26日

十种辞书工具书民国人物生卒年订补(64)杨小
楼应改标为(1877—1938)
王学庄近代史研究1986年3期
杨小楼艺术活动概略戴淑娟戏曲研究1988年27辑

杨小楼

京剧表演艺术家。1878年生,1938年去世。原籍安徽省,生于北京市。幼入“小荣椿”科班习艺,后拜俞菊笙、杨隆寿为师。1906年被选入“升平署”承差,1914年在北京宣武区创建“第一舞台”戏院。艺术上秉承家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为一代武生宗师,世称“杨派”。代表剧目有《长坂坡》、《铁笼山》、《挑滑车》、《林冲夜奔》、《霸王别姬》等。

杨小楼1878—1938

京剧演员。名嘉训,安徽石埭(今石台)人。生于北京。工武生。名演员杨月楼之子。秉承家学,又博采俞润仙、杨隆寿等师长之长,长于念白,功架优美,以“武戏文唱”著称,形成人们推崇的“杨派”艺术。

杨小楼

杨小楼1878~1938

名三元。为谭鑫培义子,随谭氏子辈排名嘉训,艺名小楼。原籍怀宁,生于北京。杨月楼之子。幼入北京小荣椿科班二科,科名春甫。17岁出科,在京、津两地搭班演唱,充配角。24岁搭班北京宝胜和班,以“小杨猴子”名贴演,崭露头角。赴天津演出时,以《艳阳楼》诸剧轰动剧坛,载誉归京,又进谭鑫培领衔的同庆班,得谭奖掖,声誉鹊起,29岁任清升平署外学民籍学生。曾领衔陶咏、桐馨、中光、崇林、松庆、双胜各社,以武生挑大梁,与梅兰芳、余叔岩一起被认为是京剧三大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盛誉。在艺术上师承家学,师法俞菊笙、杨隆寿,更能博采众长,他在京剧舞台上塑造的赵云、高宠、姜维、高登、楚霸王、孙悟空、金钱豹等艺术形象,突破前人窠臼,自成风格,把京剧艺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形成人们所推重的“杨派”。

☚ 吴传绮   曹沁泉 ☛
杨小楼

杨小楼1877—1937

名嘉训,小名三元,艺名小楼。安庆人。著名京剧演员杨月楼之子。幼年入北京小荣椿科班学艺,曾先后拜著名京剧演员杨隆寿、俞菊笙、谭鑫培为师。长期在京演唱,长于念白,功架优美,以“武戏文唱”著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杨派”。与梅兰芳、余叔岩同被誉为当时京剧三大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代表剧目有《挑滑车》、《长坂坡》、《闹天宫》、《霸王别姬》等。

☚ 房秩五   卢仲农 ☛

杨小楼1877—1937

近代著名京剧演员。名嘉训。安徽石埭人,一说潜山人。演武生。名演员杨月楼子。幼年在北京入小荣椿科班学艺,后又拜著名武生俞菊笙为师。长于念白,功架优美,讲究“武戏文唱”,形成一种艺术流派,人称“杨派”。擅演《挑滑车》、《长坂坡》、《闹天宫》、《霸王别姬》等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