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圈遗址
胶东半岛地区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1956年发现。位于栖霞县城南12.5公里的杨家圈村东,西北依方山,东临公路。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2米左右。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900平方米,文化堆积有两期。第一期,属大汶口文化,包括第四、五文化层。出土石器有斧、锛、锤、刀、镞、矛、纺轮、磨石等;骨器有刀、镞、锥等;陶器有鼎、罐、钵、豆、鬶、盆、碗、高柄杯等,以夹砂红陶居多,黑陶、泥质陶次之,多为手制。发现的两座房址,平面近方形,四周有较深的基槽。清理的五座墓葬,墓圹作土坑竖穴,有单人葬与合葬。合葬墓葬式侧身屈肢,单人葬俯身屈肢或侧身屈肢,头东脚西,都无随葬品。第二期,属龙山文化,包括第二、三文化层。也出土了一批石、骨、陶器,四座房址和一座墓葬。房址平面近方形,四周有深基槽。其中3号房子面积达30余平方米,四周槽深2—2.3米,基槽中仍有28个柱洞。墓葬葬式侧身屈肢、头东脚西。此层中发现了水稻的皮壳,这是迄今我国古代载培水稻的最北界限;还发现了3件残铜条和一些铜渣,是我国冶金史的最早标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