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万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吉水)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做过太常博士,秘书监等。为官时能关心人民疾苦,坚决主张抗金。晚年家居,因忧愤国事病死。与陆游、范成大、尤袤皆为好友,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他共写过二万多首诗,是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作家,仅有一小部分流传下来。其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通俗明畅,描写天然景物的作品更富有清新活泼的风趣。其诗构思新巧,自成一家,在当时称为“杨诚斋体”。亦能文。部分诗文抒发爱国情感,反映民间疾苦,较为深切。有《诚斋集》,存诗四千二百多首。 共1首 (词)宋· 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 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 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酿作一杯春。 泛以东篱菊,寿以漆园椿。 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 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 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册命太夫人。 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共2首 (词)宋·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 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 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词)宋·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共1首 (词)宋·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共1首 (词)宋· 新春早。 春前十日春归了。 春归了。 落梅如雪,野桃红小。 老夫不管春催老。 只图烂醉花前倒。 花前倒。 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共1首 (词)宋· 长铗归乎踰十暑,不着鵔鸃冠。 道是今年胜去年。 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 儿信问平安。 杨万里/学箴 ☚ 送纶丞郡临川十以箴 杨万里 ☛ 杨万里 杨万里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曾任祕书监,官至宝谟阁学士。主张抗金。卒谥文节。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有《诚斋集》。 ☚ 杨万里 学箴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简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绍兴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三朝,曾任赣州司户参军、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吏部郎中、枢密院检校官兼太子侍读及筠州、赣州知州等职,后闲居乡里十五年,以韩侂胄专权误国,忧愤成疾,卒于家中。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原有诗二万多首,今尚存四千多首。其诗内容充实,写过不少有爱国激情和民族意识的作品,也有一些对劳动人民表示同情、关注和赞颂的诗歌,但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尚缺乏深度。最初学习江西派,继学晚唐诗和王安石的诗,最后终有所悟,自辟蹊径,自创“诚斋体”。反对摹拟前人,刻意雕琢;主张师法自然,信手拈来,一挥而就的写作方法。想象新异,富于幽默与诙谐;并广泛运用口语、俚语入诗,颇为清新、活泼,富于独创性。但也有不少作品不免粗率之病。有《诚斋集》。 ☚ 尤褒 朱熹 ☛ 杨万里 杨万里杨万里 (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零陵丞、太常博士、江东转运副使等职。其诗始学江西体,继而学王安石,又学晚唐,终于自成一家,活泼跳脱,幽默诙谐,时号 “诚斋体”,风靡诗坛,至有“四海诚斋独霸诗”之说。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自言“平生学仙不学禅”,但诗论与创作都深受禅学影响。有 《诚斋集》133卷。 ☚ 睡起 宿灵鹫禅寺二首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时张浚谪居永州,勉以正心诚意之学,因自号诚斋,终身服其教。乾道六年(1170),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七年,迁太常博士,升太常丞兼权吏部右侍郎官,擢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明年,升郎中兼太子侍读。历迁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为实录院检讨官,出为江东转运副使。三年,因疏不便行铁钱会子于江南诸郡而忤宰相,改知赣州,不赴,乞祠禄而归。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谥文节。《宋史》有传。事迹另见宋本《四朝名臣言行录别集》卷一五、《南宋名臣言行录》卷五。清人邹树荣、近人桂骥、夏敬观等撰有其年谱,湛之编有《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万里秉性刚直,“立朝谔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省斋文稿》卷一九)。时人赞誉他“脊梁如铁心如石,不曾屈膝不皱眉”(《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韩侂胄筑南园,属为记,许以掖垣。坚拒之曰:“官可弃,记不可作。”后知韩用兵,呼纸书其罪状,掷笔而逝。万里学问文采,有名于时,尤以诗名,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其诗自成一体,称“诚斋体”。有《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彊村丛书》辑为《诚斋乐府》一卷。《诗人玉屑》卷二引万里之言曰:“近世词人,闲情之靡,如伯有所见赋,赵武所不得闻者,有过之无不及焉,是得为好色而不淫乎。惟晏叔原云‘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可谓好色而不淫矣。”可窥其论词宗旨。又卷二一引《中兴词话》称其《忆秦娥·醉馀梦语》词云:“诚斋长短句殊少,此曲精绝。”王奕清等《历代词话》引《续清言》称其《好事近》词云:“杨万里不特诗有奇才,即词,每有奇致。”“昔人谓东坡词是曲子中缚不住者,廷秀词又何多让。乃知有气节人,笔画自然不同。” ☚ 谢懋 陈居仁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为赣州司户参军。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勉以正心诚意之学,因自名书室曰诚斋,遂号诚斋。孝宗乾道五年(1169),知隆兴府奉新县。乾道六年,上《千虑策》陈国事。宰相陈俊卿、虞允文荐之,召为国子博士。乾道七年,为太常博士。寻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知漳州。淳熙四年,知常州。淳熙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寻除本路提刑。淳熙九年,母丧,去职。淳熙十一年,服满,任吏部员外郎,旋为郎中。淳熙十二年,地震,应诏上书,乞朝廷“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淳熙十三年,迁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讲。次年,迁秘书少监。淳熙十五年,出知筠州。淳熙十六年,召为秘书监,旋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光宗绍熙元年(1190),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绍熙三年,得罪时相,改知赣州,不赴,自是不复出。宁宗开禧二年(1206),卒,谥文节。有《诚斋集》传世,存诗四千二百多首。他关怀国事及民生疾苦的诗篇不多,但有佳什。其关怀国事之作,如《读罪己诏》,希望孝宗勿因符离失利而改变抗金策略,清翁方纲以为此诗“元从真际发露”,“极佳”(《石洲诗话》);其接伴金使时所作《初入淮河四绝句》,摹写淮河南北人民渴望恢复心态,实为宋代爱国诗篇中之上乘;此类代表作尚有《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雪霁晓登金山》、《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等。其关怀民生之作有《竹枝歌》、《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至后入城道中杂兴》、《悯农》、《悯旱》、《农家叹》、《秋雨叹》,但内容稍琐屑。他的“主要兴趣是天然景物”(钱鍾书《宋诗选注》)。姜夔有“处处山川怕见君”之语(《白石道人诗集》卷下《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凡宦仕所历,山川之胜,皆以诗纪之。如《晓行望云山》、《过宝应县新开湖》、《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等。寒暑交往,风雨变化,曲尽其趣。钱鍾书尝称其“写雨绝句,几无篇不妙”(《谈艺录》)。花果虫鱼,纷形笔下。《宿潮州海阳馆独夜不寐》写𦚭前蚊,为钱鍾书所赞。 盖万里擅写生,“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乃万里之特有。万里初学江西,后学晚唐,最后独辟蹊径,师法自然,形成“诚斋体”。万里提倡“活法”,其立足点亦为师法自然,即“生擒活捉”(项安世《平庵悔稿》卷五《题刘都监所藏杨秘监诗卷》)自然界景象,用生动、活泼而又富有变化的语言表现出来。他有时还熔炼俗谚口语入诗。《竹枝歌序》称隐括纤夫舟人“吟讴啸谑”而为歌,汲取民歌营养。万里在当时与陆游、范成大等齐名,声誉很高,金诗人李纯甫亦颇推许(刘祁《归潜志》卷八)。“他的诗教人觉得很聪明、很省力、很有风趣,可是不能沁入心灵,他那种一挥而就的‘即景’写法也害了他写了许多草率的作品”(钱鍾书《宋诗选注》)。以致有人讥其诗“油滑”(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粗头乱服”(陈訏《宋十五家诗选》)。《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 尤袤 韩玉父 ☛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南宋诗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为赣州司户,调零陵丞。时张浚谪居永州,曾以正心诚意之学勉之,因服其教,故名己室曰“诚斋”,并以为号。学者称“诚斋先生”。历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宁宗时因韩侘胄专权,辞官家居十五年,忧愤国事而死。谥文节。著有《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中进士,光宗朝历秘书监,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改知赣州,再召皆辞;宁宗朝以宝谟阁学士致仁,卒,赠光禄大夫,谥文节,学者称为诚斋先生。工诗,著名于时;亦能词,唯所作不多,录入《诚斋集》卷九十七,词风潇洒自然,多见清奇之趣。 ☚ 沈瀛 朱熹 ☛ 杨万里1124—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曾任秘书监、太常博士、宝谟直学士等职。韩侂胄当国,家居十五年不出,后忧愤而死。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著有《诚斋集》。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著名诗人、辞赋家。《宋史》有传。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后曾官知县、知州、秘书少监、秘书监之职。绍熙元年(1190)外任江东转运副使,因上疏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触怒时相,改任赣州知州,竟拒不赴任,赋闲乡居达十五年之久。开禧二年(1206)卒于家中。其为人刚而褊,又性喜诙谐。为诗初学江西诗派,后不为宗派约束,能“以味不以形”(《江西宗派诗序》),力主活法。一生作诗二万首,为南宋四大诗人之一。其赋排荡恣肆,颇有气势,风格颇类苏轼、张耒。其《浯溪赋》借唐玄宗、肃宗父子旧事讽谕时政,为人争传,与范成大《馆娃宫赋》同负盛名;《海鰌赋》记述宋高宗三十一年采石矶之役,讴歌抗金斗争胜利,极具现实意义。杨赋以散势行韵文,一气贯注,流丽自然。著有《诚斋集》。 ☚ 杨简 杨师道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县丞。此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因此,他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历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关心人民,主张抗金,正直敢言。绍熙元年(1190),外出任江东转运副使。这时朝议欲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他上疏反对,并拒不奉诏,因此触怒时相,改任赣州知州。万里不去赴任,请求还乡。家居15年不出,终以忧愤国事而死。 ☚ 范成大 王寂 ☛ 杨万里1127—1206南宋学者。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24年(1154)进士。历任赣州司户、广东提点刑狱等职。官至宝谟阁学士。忧国忧民,力主抗金,因上疏指谪朝政,触忤韩侂胄,遂罢官居家忧愤而死。著有《诚斋集》、《诚斋易传》等。在伦理思想上,认为儒家学说“用之则治,不用则乱;乱而用之则复之”(《诚斋集·儒者已试之效如何论》);儒家道德乃是政治之道,具有治国平天下的功能和作用。主张君主要给民以财利,以仁义守其位。只有“诚”心力行“勤”、“俭”、“奖直言”等帝王之德,才能达于三道而致太平。杨万里的伦理思想反映了当时人们要求致治中兴的愿望,因而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杨万里 101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 (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 (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此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因此他自名书斋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历仕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官太常丞、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宁宗时韩侂胄专权,他家居15年不出,忧愤国事,患疾而卒,谥号文节。他作诗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体,终于自立门户,时号“诚斋体”。作诗提倡“活法”,主张师法自然,善于捕捉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自然情趣,并用生动、活泼而又富于变化的语言曲折细腻地表现出来。诗作虽多脱口而出,但构思新巧,幽默诙谐,涉笔成趣。工于七绝,以写景咏物见长,亦有感怀国事之作。成就不及陆游和范成大,但数量宏富,一生作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著有《诚斋集》。 ☚ 范成大 朱熹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Yang Wanli宋代诗人。字廷秀,世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时官将作少监、广东提点刑狱、秘书少监等职。光宗时任秘书监、江东转运副使等职,因触怒时相,辞官还乡。杨万里自述学诗经历,初学江西,又学习王安石和晚唐诗人,50岁后“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自然界的“万象毕来,献予诗材”。他的诗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摆脱了江西诗派的束缚。他的诗风格独特,被后人称为“诚斋体”。诚斋体的特点是善于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大自然景象无不摄取入诗。诚斋体的另一特点是诙谐幽默,涉笔成趣。此外,诚斋体的语言平易浅近,活泼自然,吸收了许多口语俗语。杨万里也写有一些反映民生疾苦和关怀国家命运、愤慨于南北分裂的作品,如《初入淮河四绝句》等。杨万里的诗由于多限于描摹自然,境界不甚开阔。有时信笔为之,草率成章,因而后人有“佻巧”、“油滑”之讥。著有《诚斋集》。 ☚ 范成大 辛弃疾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Yangwanli南宋诗人,字廷秀, 吉州吉水 (今属江西) 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在漳州、常州做过一段地方官, 历任太常监、秘书监、宝谟阁学士,为人清廉正直,晚年因得罪宰相韩侂胄而罢官,家居15年,忧愤而死。在创作上初学江西诗派,又学王安石及晚唐诗人的绝句,后来忽若有悟,走上了师法自然的道路,创立了活泼自由的“诚斋体”,其主要特点是: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丰富新颖的想象,自然活泼的语言。代表作如《初入淮河四绝句》、《插秧歌》、《竹枝词》、《闲居初夏午睡起》、《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等,有的抒写爱国感情,有的反映农家生活,有的描写自然景物,无不情趣生动。作品收入 《诚斋集》。 ☚ 陆游 朱熹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市)人。他秉性刚直,不畏权贵,主张抗金,终因忧愤国事而卒,谥 “文节”。著有 《诚斋集》133卷。 ☚ 刘克庄 苏洵 ☛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曾任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四家”。初学江西诗派,晚学唐人,后摒弃摹拟,师法自然,吸收民歌精华,用语通俗,构思新巧,自成一格,时称“杨诚斋体”一生作诗2万余首,今传4000余首。亦工文。有《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 诚斋集/杨万里选集 ☚ 范成大佚著辑存 诚斋集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永州零陵县丞、漳州知州、广东提点刑狱、吏部郎中、秘书监、江东转运副使,后辞官归里,闲居15年。善诗,初学江西诗派,50岁后跳出步人后尘的路子,自辟蹊径,形成了独具特色、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其诗名在当时与陆游、范成大比肩。亦善属文,以山水游记为佳,语言平易浅近,文风清新流畅,得柳宗元笔法,如《景延楼记》。工词与辞赋,其《浯溪赋》与范成大《馆娃宫赋》齐名,为时所传诵。又精《易》学。著有《诚斋集》133卷及《杨文节公诗集》、《诚斋易传》、《诚斋诗话》等。 ☚ 王质 朱熹 ☛ 规警太子 ☚ 作书巢自处 规警太子 ☛ 杨万里1127-1206yáng wàn lǐ《本草纲目》草部第14卷假苏(3)。人名。宋代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水(今属江西)人。以进士官至宝漠阁学士。以诗著称,著有《诚斋集》。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曾任赣州司户、零陵丞、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后以韩侂胄执政,辞官归家。有《诚斋集》 133卷。以诗名,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家”。其诗今存4200余首,多写风光景物,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等。这类诗作大都清丽新巧,明畅奇绝,幽默风趣,时人称为“诚斋体”。某些直抒爱国胸怀和描写农村生活的诗作,亦富社会意义,如《初入淮河四绝句》、《插秧歌》等。其作对于扫除江西派折拗僻硬的诗风有积极作用,然有时流于粗俗琐屑。 ☚ 范成大 张孝祥 ☛ 杨万里 杨万里公元1124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高宗绍兴进士。宁宗时官至宝谟阁学士。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发行两淮铁钱会子,流通地区除两淮外,还包括江南的沿江八州。当时杨万里任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他反对将铁钱会子行于沿江八州,提出了“子母相权论”。“子母相权”传说是春秋末年单旗提出来的,但系指铜铸币而言,大钱为母,小钱为子。杨万里将子母相权应用于纸币与钱币的关系。他说:“盖见钱之与会子,古者母子相权之遗意也。今之钱币,其母有二:行在会子,铜钱之子也;今之新会子(即两淮会子),铁钱之子也,母子不相离,然后钱、会相为用。”意即纸币与其所代表的钱币必须同时流通,能够互相兑换(指在市场上的兑换)。他是反对不兑现纸币的流通的。 ☚ 周行己 吕祖谦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南宋经济思想家、理学家。字廷秀, 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官至江东转运副使。其思想体系属于理学,但对功利的看法与永嘉学派接近,肯定商品经济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商品与货币看作足国裕民的两大支柱。著作有《诚斋集》传世。 ☚ 真德秀 蒲寿庚 ☛ 杨万里1127~1206Yang Wanlifamous poet of the Song Dynasty,also called Chengzhai,meaning Sincerity Studio. Works: Song of Planting Rice Seedlings,A Collection of Sincerity Studio,etc. 杨万里1127—1206南宋杰出诗人。字廷秀。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为零陵丞时,宰相张浚被谪居永州,勉励他专心治学,遂学于浚。孝宗时,召为国子监博士,后以宝文阁待制致仕,进宝谟阁学士。宁宗时,韩侂胄专权, 辞官归里,筑“南园”。因恨侂胄误国,忧忿而死。宋光宗曾为他写“诚斋”二字,因学者称诚斋先生。他关心国家命运,正直敢言。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其诗在当时称为“杨诚斋体”,不堆砌古典,语言平易自然,自成风格。一生作诗二万多首,传世者仅为其一部分。有《诚斋集》。 杨万里1127—1206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江西吉安)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为赣州司户参军、秘书监、江东转运副使等。后致仕。为人刚正,韩侂胄为网罗士而筑“南园”,属万里为记,答以“官可弃,记不可作也”。居家十五年,怏怏成疾,忧国而死。精于诗,风格清新淡雅,多忧国忧民之作。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学者称为诚斋先生。有《诚斋集》行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