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一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杨一清1454—1530明大臣。字应宁,镇江丹徒(今属江苏)人。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授中书舍人,迁山西按察佥事,以副使督学陕西。在陕八年,颇留心边事。弘治十五年(1502年)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鞑靼入侵,他受命巡抚陕西,选卒练兵,筑城防卫,军纪肃然。武宗初立,他总制三镇(延绥、宁夏、甘肃)军务,进右都御史,建议修边。因不附刘瑾,事不成,且被逮下狱,得大学士李东阳救解,致仕归。安化王寘反,起用总督军务,因与宦官张永相结纳,密劝其除瑾刘。刘瑾被杀,他被任为户部尚书,改吏部。不久进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世宗即位,曾出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旋召还,进华盖殿大学士,任首辅。后与张璁、桂萼争权,被弹劾去官。著有《关中奏议》、《石淙类稿》。 杨一清 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云南安宁(今广南)人。明成化八年(1472)进士,授中书舍人,迁山西按察佥事,以副使督学陕西,累升至太子太师、左柱国、华盖殿大学士。曾为宦官张永策谋诛刘瑾。后为张璁等所构,罢职归里。卒谥文襄。有《石淙类稿》四十五卷、《石淙诗集》二十卷。《全明散曲》辑录其套数二套。《明史》有传。 ☚ 林廷玉 陈铎 ☛ 杨一清 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又号石淙。安宁(今属云南)人,父徙巴陵(今湖南岳阳),又徙丹徒(今江苏镇江)。一清八岁,以奇童荐入翰林,十九岁成进士,授中书舍人,声华籍甚。出为山西按察佥事,以副使督学陕西。在陕八年,究边事甚悉。召为太常少卿,进南京太常卿,拜左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进巡抚总制三边,擢右都御史。以忤权宦刘瑾被逮下狱,寻解,致仕。后起总制军务,召拜户部尚书,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累官至太子太师、特进上柱国、华盖殿大学士。为张璁、桂萼等构陷落职。卒赠太保,谥文襄。一清历官五十六年,出将入相,久为方面大吏与中枢大臣,博学善权变,畅晓边事,识大体,人或比之以唐代贤相姚崇。其诗多摅写忠君爱国、忧时悯民、规迪僚友之情,如:“宦游踪迹半江湖,直以风波作坦途。一代勋名方自许,百年纲纪正须扶”,“历尽悲欢年未老,阅来夷险路方真”,“也知物论终难屈,莫把文辞作楚声”(皆见《送张兼素谪师宗》),“聊以文章供岁月,耻将温饱负平生”,“投荒合是孤臣分,肉食纷纷恐未安”(均见《送履庵萧文明还镇宁》)。这些出自肺腑、或勖己或勉人的句子,在杨诗中俯拾皆是,反映明朝士大夫以气节自重的时代风习。其诗中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有意模仿民歌。反映时代的重大问题往往用古体长篇。朱彝尊言:“邃庵古诗,原本韩、苏,近体一以陈简斋、陆放翁为师。”(《静志居诗话》)陈田言:“文襄《石淙全集》,利钝杂陈。其杰出之篇,实可与茶陵旗鼓相当。”(《明诗纪事》)其实,一清诗的内容远比李东阳作品丰富,在艺术上也比李诗富于变化,由于人多震灼于李东阳的盛名,往往轩李轾杨,有失允当。著有《西征日录》、《车驾幸第录》、《明伦大典》及《杨一清奏议稿》三十卷、《石淙类稿》四十五卷,诗二十卷。谢纯为撰行状。《明史列传》卷六一、《明史》卷一九八有传。 ☚ 张琦 储巏 ☛ 杨一清明中期官吏。字应宁,安宁(今属云南省)人。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曾任山西按察佥事、南京太常寺卿、左副都御史等职。弘治十八年(1505年)十月,武宗即位之初,鞑靼小王子扰固原,他由陕西率轻骑增援,夜发火炮,虚张声势,鞑靼以为大兵至而退兵塞外。后总制延绥(今榆林)、宁夏(今银川)、甘肃(今武威)三镇军务,晋右都御史。刘瑾诬其冒破边费致仕归。正德五年(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反,明廷重以杨一清总制军务往讨,未至,朱寘鐇为仇钺所俘。嘉靖三年(1524年)为少傅、太子太傅,改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后加特进左柱国、华盖殿大学士。后被劾致仕,落职闲住。疽发背死。 杨一清明代官吏。字应宁,安宁(今属云南)人。成化进士。曾任山西按察佥事、南京太常寺卿、左副都御史、右都御史、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后落职闲住。病卒。 杨一清 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明巴陵 (今岳阳) 人,原籍云南,晚年居丹徒。宪宗成化八年(1472)进士。初授中书舍人,迁山西佥事,督学陕西。居陕8年,究悉边事,入为太常寺少卿,晋南京太常卿。孝宗弘治中,晋左副都御史,督理马政,巡抚陕西。至任,严整茶马贸易,选卒练兵,巩固边防,屡败番寇。晋右都御史,总制三镇边务。议治边墙墩台,因不附刘瑾,为瑾所诬下狱。出狱后,与太监张永共出师平安化王寘鐇谋反。因与张计诛刘瑾,以功拜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嘉靖即位,一清以少傅、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未几,以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复入阁。旋加少师,任首辅。 后遭张诬陷落职。 著有《关中奏议》、《石淙类稿》。 ☚ 杨鸿 杨惠之 ☛ 杨一清 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其先云南安宁人,徙居巴陵 (今岳阳)。少聪颖能文,以神童荐为翰林秀才。明成化八年(1472)进士,初授中书舍人。旋迁山西按察佥事,复以副使督学陕西。居陕8年,三为陕西三边总制。官至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通权达变,有大臣风,与李东阳、刘大夏,并称“楚之三杰”。著有 《关中奏议》三十卷、《石淙类稿》 四十五卷、诗集二十卷 (《明史艺文志》)。 ☚ 许潮 谭敬承 ☛ 杨一清1454~1530Yang Yiqingcourt official,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also named Shicong. Works:Poetry Manuscripts of Shicong,etc. 杨一清1454—1530明大臣。镇江丹徒(今属江苏)人。字应宁。成化进士。弘治末,巡抚陕西,选卒练兵,加强战备。武宗立,受命总制三镇(延绥、宁夏、甘肃)军务,进右都御史。以不附刘瑾,得罪去官。后劝宦官张永揭发刘瑾罪恶,瑾因此被杀。旋任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后因江彬等专权,辞官。嘉靖初,再起总制陕西诸地军务,后召还京师,加华盖殿大学士, 为首辅,被人攻讦去官。著有 《关中奏议》、《石淙类稿》。 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又号石淙。明安宁(今云南安宁)人。成化进士。以副使督学陕西。在陕八年,以其暇究边事甚悉。武宗立,受命总制三镇(延绥、宁夏、甘肃)军务,进右都御史。遂建议修边墙。后为刘瑾所诬,下锦衣狱。获释后受命镇压安化王朱寘鐇叛乱。叛平,一清激中官张永揭刘瑾罪恶。瑾被杀,擢户部尚书。论功,加太子少保,寻改吏部,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嘉靖三年(1524),改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未几,又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及费宏去职,遂为内阁首辅。后遭张璁诬陷落职,著有《关中奏议》、《石淙类稿》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