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杧果象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杧果象虫mango weevils

为害杧果的甲虫。鞘翅目,象虫总科。中国常见的有果肉杧果象虫,果核杧果象虫,切叶象虫,杧果跳象虫,杧果实象虫,杧果卷叶象虫等。果肉杧果象虫和中国尚未发现的印度果核杧果象虫均是中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果肉杧果象虫,果核杧果象虫和杧果实象虫的幼虫均蛀害果实; 切叶象虫,杧果跳象虫和杧果卷叶象虫为害嫩梢嫩叶等。
果肉杧果象虫 学名Sternochetus frigidus (Fa-bricius)分布于东南亚、新几内亚和中国的云南省。幼虫蛀食果肉,蛀道纵横交错,蛀道和蛹室充满虫粪,不堪食用。年生1代,成虫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从被害果内羽化钻出。冬季低温时,隐藏在枝叶茂密处或树皮裂缝中,翌年早春开始活动。雌虫取食落果果肉,补充营养后,在果皮上产卵。幼虫孵化后立即钻入果肉内蛀害,末龄幼虫就在果内化蛹。
果核杧果象虫 学名 Sternochetus olivieri(Faust)。分布于越南、柬埔寨和中国的云南、广西。幼虫蛀害果仁。越冬雌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下旬产卵于幼果皮上。卵长椭圆形,乳白色,表皮有4~6边形网纹,外覆盖附腺分泌物。成虫善飞,由腹部第七背板发音器与鞘翅摩擦发音,有群集性,忌强光,在傍晚活动,连续取食达19小时,交配持续8小时,产卵一粒历时20分钟。卵期7~8天。幼虫孵化后,咬破与果皮相接触的卵壳,进入果内并侵入果核,蛀食核内子叶,使种子失去萌发力。幼虫5龄,为害40天左右,预蛹期2天,蛹期9天,成虫在核内羽化10天后,体壁逐渐变硬,体色加深,有的能从果核的幼虫蛀入孔处钻出。成虫于6月底至10月间离开果核,在树皮裂缝、干枯翘皮、伤疤或地衣下越冬。翌年3月上旬在花序上和嫩叶上取食,并在叶腋或花序上栖息。在云南思茅地区一年一代。成虫寿命一般为13~15个月,个别能渡过两个冬天。
以上两种杧果象虫和印度果核忙果象虫,外形极为相似: 身体椭圆形,褐色至黑褐色; 前胸沿中隆线被覆淡褐色鳞片,中间两侧有淡褐色鳞片斑;腹面有胸沟,喙可纳入胸沟内,喙端部置于中足基节间的帽状接受器中,腿节具一齿,胫节外缘具隆线。主要区别是:果肉杧果象虫成虫体长5.5~6.5毫米,前胸中隆线两侧均匀密覆鳞片,无大刻点和不规则的隆脊,鞘翅的浅色斜带窄而斜,奇数行间略宽,各行间有一列直立鳞片 (图1)。果核杧果象虫成虫体长7.0~7.3毫米,前胸中隆线两侧有大刻点,刻点间的隆起形成不规则的隆脊; 鞘翅的浅色斜带宽,翅坡后的横带也明显;奇数行间明显宽而隆,并有一列大的鳞片簇(图2)。



图 1 果肉杧果象虫


杧果切叶象虫 学名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和台湾等地。成虫体长4~5毫米,头胸橘黄色,鞘翅黄褐色,密被淡灰色绒毛,喙的端半部、触角、小盾片、鞘翅缝和周缘,以及足的大部分为黑色,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些个体鞘翅几乎为黑色,腹板有不同色型: 黄色型、黑色型和基部黑色而端部黄色的混合型。喙粗扁,端部略宽,触角不呈膝状,着生于喙中间(雄虫) 或中间之后 (雌虫),眼大而隆,头后呈颈状缢缩。成虫取食树冠嫩梢嫩叶的表皮和叶肉。雌虫有产卵切叶的习性,即用喙在叶近基部从边缘向主脉切断,然后在主脉侧面蛀孔产卵,随后将该叶片完全横切断。卵随落叶孵化,幼虫在叶脉的一侧或两侧作潜道取食叶肉,至老熟后即破叶入土。在云南景东,一年3~4代,多数为四代,世代重叠,以老龄幼虫在土室内越冬,少数以成虫越冬。翌年四月上旬化蛹,下旬羽化,不久即取食嫩叶。食性专一,成虫有群集性,假死性,无明显趋光性。幼虫三龄,7~10天,蛹室在土层5~10厘米处,蛹期10~14天。一雌产卵312~992粒,切叶80~257片,主要危害4~20年生幼树和中龄树,活动盛期为6~10月。海南省以9月危害幼梢最烈; 广西在4~5月和8~9月危害最重。



图 2 果核杧果象虫


杧果跳象虫 学名 Rhynchaenus mangiferaeMarshall。分布东南亚、印度、斯里兰卡; 中国云南省。成虫体长2.2~2.5毫米,体壁黑色,被覆黑褐色鳞毛,散布黄色和灰白色鳞毛,小盾片后有白色鳞毛集成的小片斑。雄虫喙黄褐色,雌虫喙黑褐色;触角膝状,黄褐色,前足和中足亦为黄褐色,后足为深褐色,特别粗壮,善于跳跃。在西双版纳,此虫危害杧果叶,成虫取食嫩叶表皮和叶肉,产卵于叶肉组织内,幼虫潜食叶肉,老熟后在潜道内作一直径约3毫米的扁平小茧,并在内化蛹,羽化后破茧而出。成虫有群集性,大发生时,为害紫铜色嫩叶、花序、花蕾和座果,是云南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杧果花期的重要害虫。
杧果实象虫 学名Curculio sp.分布于中国云南省。一年一代,幼虫危害幼果果核,引起落果,幼虫随被害果落地,2~3天后由核向外蛀孔,末龄幼虫随即爬出,在附近地面入土,在2~5厘米深处造土室化蛹,羽化后当年不出土。
杧果卷象虫 学名Apoderus geniculatus Jekel。分布于中国云南省。成虫除取食嫩叶表皮和叶肉外,还有卷叶产卵的习性。卵和幼虫在叶筒内发育直至羽化飞出。除食害杧果叶外,还取食可可、蕃石榴等多种植物。
杧果象虫的防治方法是:对果实、种子、苗木和无性繁殖材料施行检疫;清洁田园,及时捡拾地上落果、落叶,集中处理;清除林下杂草和翻耕土地,破坏象虫的蛹室;花谢后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内,或嫩梢长至5厘米时,喷施拟除虫菊酯类,敌百虫或乐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