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杜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杜鹃

杜鹃

散文。郭沫若著。发表于1937年1月20日《立报》。文章先写杜鹃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美好的形象,随后笔锋一转,说它形貌丑陋,秉性“专横而残忍”。它把莺“挤出巢外”,“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而“莺受鹃欺而不自知”,令人可悲。然后借鸟喻人,对那些与莺一样“不自知”的人们痛加针砭,揭露那些欺世盗名的“人面杜鹃”的吃人本质。最后,作者坚信人民群众必将觉醒,起来推翻“人面杜鹃”的暴虐统治。文章对帝国主义的残忍本性予以无情的揭露,以唤起国人的觉醒,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全篇采用欲抑先扬和借物喻人的写法,见解独特,构思新颖,耐人寻味。

☚ 山之子   竹刀 ☛

《杜鹃》

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

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人的智慧和莺也相差不远,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这样的例证多的是。

因此,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而且能够解答的。

一九三六年春

(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郭沫若文集》第7卷)

赏析《杜鹃》写于1936年。此时郭沫若正因受国民党统治者的迫害避居日本。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揭露国民党统治者欺世盗名、专横凶残的反动本质,启发人民明辨是非,认清敌人的真面目,明确自己的处境,积极地与敌人展开斗争。

本文是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来描写杜鹃的。先写杜鹃在文学上的地位及其在传统文化观念中所独具的象征意义。说它在文学上的地位,“任何鸟都比不上”,它在人的心目中“有说不尽的诗意”,并说明它是“爱的象征”,它是“望帝的化身”,代表着“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它体现着可怜、哀惋的感情,纯洁、至诚的美德。作者还说这种爱的象征“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而且已经超越了民族,深深感染了东方世界。以上部分是“扬”,给人的印象是杜鹃确实可爱、可敬,作者对杜鹃的誉词达到了极限。可是,接着笔锋一转,指出:“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例证”。由“扬”顿转为“抑”。先概括说明杜鹃的形象并不美,其习性是专横而残忍的。接着又具体描述了杜鹃抢占莺巢、雏鹃排挤雏莺使雏莺致死而自己独霸母莺哺育的情景,而母莺却“受鹃欺而不自知”。这部分是“抑”。和上面的“扬”联系起来看,先扬其名,后抑其实,扬抑之间,形成巨大反差,有力地说明了杜鹃在人的心目中的形象名实极不相符,从而使人感到杜鹃的凶狠残暴,对杜鹃产生出极大的憎恶之情。

从文章的整体构思来看,作者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手法。前面写杜鹃的凶狠残暴的情景,实际上隐喻了国民党统治者。写受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哺育鹃雏的莺,实际上隐喻了受欺骗受蒙蔽的人民群众。作者在描述杜鹃的残暴和莺的可悲的基础上,直接发出了精辟的议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先说由杜鹃的实际情况看,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的标本。接着又说,杜鹃并没有要求人们把它认为佳人、志士。这段话有两重意思需要明确:一是杜鹃毕竟属禽兽之类,它虽然被人误认为佳人、志士,但自己并没有欺世盗名的动机,言外之意是国民党统治者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他们信口雌黄的反动宣传,包藏着欺世盗名的祸心。二是人们对并无欺世盗名之心的杜鹃都产生这样严重的误解,那么在善于作反动宣传、欺世盗名的统治者面前就更容易受欺骗、受蒙蔽了,更容易认敌人为恩人、认民贼为英雄。作者在文章最后用两段文字,通过人和莺的比较,展开议论。先说人和莺的智慧相差不远,有些人和莺一样,全凭主观想象、主观愿望看问题,而不注意了解实际,所以,“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长期以来,很多人识不破反动统治者的假面,受戕害而不自知,却对他们尽心尽力奉养着,这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有力概括。结尾说,“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而且能够解答的。”这就指出了,人民群众终会觉醒的,必将起来推翻“人面杜鹃”的残暴统治,点明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杜鹃dùjuān

❶鸟,初夏时常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吃毛虫,又叫布谷鸟。也说杜宇、子规。
❷常绿或落叶灌木,春天开花,花也叫杜鹃,多为红色,可供观赏。也说映山红。

杜鹃dùjuān

❶ 〈名〉鸟名,吃毛虫,是益鸟。
【提示】又称“杜宇”、“布谷”、“子规”。
❷ 〈名〉常绿或落叶乔木,花多为红色,可供观赏。
❸ 〈名〉指“杜鹃”这种植物的花。

杜鹃1;杜鹃2

◉ 杜鹃1 dùjuān  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鸟名,身体黑灰色,腹部有黑色横纹,尾部带白色斑点。繁殖时,多数将卵产于其他鸟巢中,由巢主代为孵卵育雏。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啼叫。吃毛虫,是益鸟。
◉ 杜鹃2dùjuān  也叫“映山红”。
❶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有红、白等色。供观赏。〈例〉当~花开满山野的时候,红军就回来了。
❷这种植物开的花。〈例〉火红的~/ 韶山的~像烈火。

杜鹃dujuan

❶一种鸟。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常把卵产在别的鸟巢中,由别的鸟来帮助孵卵。主食昆虫,是益鸟。又叫“杜宇、布谷”或“子规”。
❷一种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一般为红色。供观赏。又叫“映山红”。

杜鹃dù juān

鸟名。也叫子规。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二七·624)又名“杜宇”:一声~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七十·1704)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常緑木本 > 杜鵑花 > 杜鵑
杜鵑  dùjuān

即杜鵑花。《三才圖會·草木》:“杜鵑,一名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映山紅,其性畏熱喜陰,不畏霜雪。”

杜鹃2【同义】总目录


杜鹃子规催归望帝思归乐杜魄怨鸟姊归周燕蝭蛙
杜鹃1【同义】总目录
杜鹃山客踯躅谢豹花红踯躅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踯跼

杜鹃

鸟名。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啼血猿哀鸣。”

杜鹃

花愁月恨,夜啼达旦。又称“子归”、“望帝”、“姊归”、“催归”、“思归”、“杜宇”、“杜魄”、“怨鸟”等。寓意怀土思归,如泣如诉。

字数:67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夜莺   鹦鹉 ☛
观赏花名

观赏花名

牡丹:花王(百花王) 国花 国色(国色天香) 国艳 姚魏 洛花 洛阳(洛阳花) 茜金 鼠姑 雄红鹿韭 贵客 赏客 木芍药 富贵花 百两金 醒酒花 大北胜御衣黄 天下真花 伊洛传芳
牡丹花的一种:朱砂红
牡丹的好品种:魏花 魏紫(~姚黄) 魏姚 魏妃 魏红 魏家品
芍药花:芍药 红药 可离 当离 将离离草 近客 娇客 余客 白芍 白犬 婪尾(婪尾春) 花相 第一娇
兰花:兰(兰草;兰苕;兰英;芳~;九~;春~;幽~;香~;芝~;草~;墨兰;山~;蕙~;建~;香水兰) 蕳 幽客 九畹 媚世 服媚 都梁香 燕尾香 九畹花 郑女花 省头草 王整花
兰花的美称:香祖 国香 第一香 王者香
玉兰:辛荑 新雉 女郎花
芙蓉:木莲 拒霜(拒霜花) 木芙蓉 断肠花
木槿:蕣(蕣荣;蕣英;朝蕣) 椴 榇朝生 木堇 槿花 朝槿 朝荣 朝华 露槿 时客 日及 舜华 舜英 王蒸 面花 裹梅花 朝开幕落花
扶桑:朱槿(朱槿花) 赤槿(赤槿花)佛桑(佛桑花) 日及(日及花)花上花
桂花:桂(桂子;桂华;芳桂;金~;银~;缅~;岩~) 金栗 金粟 木樨 木犀 止唾 严客 仙客 诜枝 郁金黄 七里香 九里香 广寒仙 窅窳花 无瑕玉花
桂花的美称:玉桂 贞桂
杜鹃花:杜鹃 山鹃 山客 山榴 踯躅(山踯躅;红踯躅) 踯局 蜀帝催归 谢豹花 映山红 山石榴
玫瑰花:刺客 徘徊花 离娘草
海棠花:海棠(日本~;四季~;迎星~)棠花 海红 川红 蜀客 蜀红 蜀锦 名友 富贵花 花中神仙
秋海棠:八月春 断肠花 烂肠草
绣球花:粉团 雪球 八仙花
月季花:胜春 瘦客 痴客 月月红 长乐花 斗雪红
水仙花:水仙 捺只 雅蒜 天葱 配玄女星 俪兰 玉玲珑 姚女花 栗玉花 黄玉花
虞美人:舞草 仙人草 丽春花 满圆春百般娇

☚ 好花   荷花 ☛

杜鹃rhododendron; rose bay

杜鹃属蜜源植物的通称。本属约800种,中国约650种,大部分为蜜源植物。杜鹃花科。常绿或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也有高达30米的大乔木。叶互生而常簇生枝顶,多为长圆形或条形,全缘,羽状脉,有短柄,伞形花序或总状花序,常顶生,稀有腋生,花梗不具叶状苞片,花冠钟状、漏斗状,有时轮状或管状,5裂,具各种色彩及斑纹,径1~12厘米;雄蕊5~25枚,子房5~20室。蒴果,少数为浆果。中国除新疆外,遍布其他各省区,而以云南、四川、西藏、贵州等省区种类最多,分布集中。适应性强,尤以雨水充沛,空气潮湿,云雾多的高山生长最盛。作为蜜源植物的种类主要有:
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春季蜜源植物。别名映山红,为落叶灌木,高2米左右,分枝多。叶纸质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春叶较短,夏叶较长。花2~6朵簇生枝顶。花萼5深裂,长4毫米。花冠鲜红色,5裂片,宽漏斗状,长4~5厘米,上方1~3裂片里面有深红色斑点。雄蕊10,花丝下部有微毛。蒴果卵圆形,长达8毫米。杜鹃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区,东至台湾,西达四川、云南。多生长于丘陵地疏灌丛中。花期3~4月,气温在18℃左右开始流蜜,花期随纬度南移而提前。在分布集中、花期气候适宜时,能取到少量商品蜜,蜜浅琥珀色。花粉较多,对春季繁殖蜜蜂有利。
杜鹃花粉形态为四合体复合花粉,排列成四面体形,1粒在上,3粒在下;另一种排列成十字形,2粒在上,2粒在下。四合体花粉直径32.8~41微米,单粒花粉直径约27微米。具3孔沟;相邻的花粉粒上沟相接,向花粉远极一端尖,与相邻花粉靠紧的一端平,因此两条沟外观像两条半沟。内孔横生。外壁表面具细网状雕纹和长而细的粘丝。
大白杜鹃(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春季蜜源植物。为常绿灌木,高达5米。小枝粗壮,无毛,幼枝绿色,初被白粉。叶簇生枝顶,厚革质,矩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7~12厘米,宽3~5厘米。顶生总状伞形花序大,直径约20厘米,有花约10朵,总轴长约3厘米,有腺体。花萼较发达,杯状,外面和波状边缘疏生腺体。花冠白色或带蔷薇色,花冠筒长3~5厘米,基部内侧有毛,裂片6~8,近圆形。雄蕊12~16。蒴果矩圆形,长4厘米。分布于云南、四川。多生于灌丛中或林下,喜湿润气候。
大白杜鹃3~4月开花,开花时,气温在18℃以上就能泌蜜,尤其晨间有雾泌蜜较多。长期阴雨连绵或干旱无雨,刮六级以上大风,花蜜减少或停止泌蜜。在天气条件适宜泌蜜时,蜂群强壮,每群可取商品蜜10~15千克。蜜含水量高,呈稀薄状态。浅黄色,具清香味。花粉较丰富,对早春繁殖蜂群、壮大群势十分有利。
露珠杜鹃(Rhododendron irroratum Franch.)春季蜜源植物。别名木桶花,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灰褐色,叶片卵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革质,全缘无锯齿。叶上密生锈褐色绒毛,叶柄短,单叶轮生。由10余朵中型花互生排列于枝梢,组成顶生总状花序;花冠浅黄白色,喇叭状。在子房基部有明显的蜜腺,分泌出露珠般的蜜汁。主要分布于云南,生于山地沟谷旁、丛林下。云南开花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气温在20℃时开始泌蜜,常年每群蜂可取蜜20千克。蜜呈浅琥珀色,结晶后黄白色,具清香味。花粉黄色,有利于蜜蜂早春繁殖。
此外,主要种类还有:南岭杜鹃,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杜鹃,分布于四川、云南;马樱杜鹃,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多花杜鹃,别名羊角杜鹃、羊角柴,分布于贵州、广西;亮毛杜鹃,别名小杜鹃,分布于云南、四川;爆仗花,别名喳蜜花、蜂蜜罐,分布于云南、四川;腋花杜鹃,分布于云南、四川;小叶杜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千里香杜鹃,分布于甘肃、青海;照山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至甘肃、四川,南至山东;迎红杜鹃,广布于东北、华北、山东、江苏北部;兴安杜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粘毛杜鹃,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贵州。上述种类花期多集中4~6月,集中分布地区,可以取商品蜜。

杜鹃cuckoo

鸟纲,鹃形目,杜鹃科(Cuculidae)各种类的通称。有时专指杜鹃属各种。树栖攀禽。体形、羽色多样。足短弱,呈对趾型(2,3趾向前,1,4趾向后)。大都栖息于开阔的林地。主食昆虫,也兼食植物果实和种子等。尤嗜食松毛虫,为著名农林益鸟。部分种类不自营巢,产卵于多种雀形目鸟类巢中。中国分布甚广,大多为夏候鸟或旅鸟。如大杜鹃(C.canorus),上体暗灰色,腹部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另一种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体形羽色与大杜鹃相似,下体横斑较粗,尾近端有宽黑斑。

大杜鹃

杜鹃

杜鹃dujuanRhododendron simsii

又名映山红。杜鹃花科。落叶灌木,高约2米。多分枝。叶纸质,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锐尖,基部楔形,下面有密毛。花2~6朵簇生枝顶,花萼5裂,花冠蔷薇色、鲜红色或深红色,宽漏斗形,雄蕊10,子房上位,10室。蒴果卵圆形,有毛。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生丘陵地或灌丛中。各地多栽培,供观赏用。

☚ 菱   睡莲 ☛

杜鹃

杜鹃dujuanCuculus

脊椎动物,鸟纲,鹃形目,杜鹃科。一般专指杜鹃属各种。树栖攀禽。体形、羽色多样,足为对趾型(即第2、3两趾向前,第1、4两趾向后)、一般不筑巢,将卵产在多种雀形目小鸟(画眉、芦莺、鸫)的巢中,或先产于地面再以嘴衔入,由巢主代为孵卵育雏。雏出壳后,当巢主的雏鸟或卵碰及它背上的触觉小体时,杜鹃雏本能地将其挤出巢外摔死或摔碎后而独受哺育。各种杜鹃主食昆虫,多捕捉大量松毛虫、蝗虫、金龟子等害虫,故为益鸟。在我国分布甚广,大多为夏候鸟或旅鸟。如大杜鹃、四声杜鹃以及小杜鹃等。


图356 小杜鹃

☚ 鹦鹉   大杜鹃 ☛
杜鹃

杜鹃Rhododendron

双子叶植物。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分布北温带,世界产800种,我国约有600余种,除新疆外,各省均有分布。云南分布最为集中,有400余种,四川、贵州、广西等省也多在100种左右。常绿或落叶灌木或乔木,叶互生全缘。花排列顶生、伞形花序式的总状花序。花后结蒴果,种子多数。在云南高黎贡山区仍保存有树高20余米,干径1米以上的大树杜鹃。我国栽培引种野生杜鹃有1400多年的历史,早期引种的是映山红杜鹃(R.simsii)等,近年我国一些植物园也引种了马缨杜鹃、云锦杜鹃、羊踯躅等野生种。并建立了杜鹃花引种区。栽培选育出的栽培品种花色有白、乳白、黄、橙、红、粉红和杂色,瓣形多样,花期春、夏、秋花都有。杜鹃喜酸性、肥沃、疏松土壤。我国丹东、山东荣成一带至江苏、浙江、福建各地种植较多。北京多在园林部门种植。

杜鹃

☚ 牡丹   郁金香 ☛

杜鹃dù juān

《本草纲目》禽部第49卷杜鹃(9)。药名。
【基原】为杜鹃科动物小杜鹃的肉或全体。
【别名】鹈(《楚辞》),巂周(《尔雅》),子巂鸟、周燕(《说文》),𫜾(《临海异物志》),杜字、子规(《禽经》),谢豹(《禽经》注),怨鸟(《婢雅》),催归、阳雀(《本草纲目》)。
【性味】《本草纲目》:“肉: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本草纲目》:“治疮瘘有虫,薄切、炙热贴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