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杜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杜衡1909—1965

陕西葭县人
曾任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主任,北平市党部委员,中央党部专员、处长,天津《中华日报》董事长等职。
字:甘棠


杜衡1907—1964

浙江杭州人
台湾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任《国民日报》主笔,《中央日报》编辑主任等职。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联合报》、《新生报》主笔等职。著作有长篇小说《再亮些》、《漩涡里外》,短篇小说集《石榴花》、《怀乡集》等。编著《自由文艺论辩集》,译著有《黛丝》、《哨兵》等。
原名:戴克崇
笔名:文术、白冷、苏汶、苏文、老头儿、李今
别名:戴杜衡

杜衡1907—— 1964

原名戴杜衡,筆名杜衡、蘇汶,浙江杭州人,1907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 生。肄業於上海震旦大學。青年時期,曾與施蟄存编《現代》月刊,並在三十年代提倡文藝自由論,鼓吹做“第三種人”、“自由人”,受到左聯作家和魯迅批評。後離開文藝崗位,轉入新聞界工作。抗日戰争期間,曾先後在香港《國民日報》、重慶《中央日報》任主筆。抗日戰争勝利後,繼續任南京《中央日報》主筆。1949年去臺灣。1954年辭《中央日報》職。後爲《新生報》、《聯合報》、《徵信新聞》和《大華晚報》寫社評,爲《民主評論》等刊物寫專論。1964年在臺灣逝世。年57歲。著有《懷鄉集》、《漩渦》、《自由文藝論辨集》、《免於偏見的自由》等。


杜衡1909——1965

字甘棠,陝西葭縣人,1909年(清宣統一年) 生。畢業於中國公學政經系。歷任中國國民黨浙江省黨部主任,北平市黨部委員,中央黨部專員、科長、處長,陕西省參議會參議員,天津《中華日報》董事長,1946年11月,任行憲國民大會代表。1965年逝世。年56歲。著有《讀史論叢書》。

杜衡

香草名,亦作杜蘅。又名杜葵、馬蹄香、土鹵、土細辛、南細辛、苦葉細辛。其狀若葵,其臭若蘼蕪。馮衍《顯志賦》:“播蘭芷於中廷兮,列杜衡於外術。”

杜衡

杜衡dùhénɡ

┃━ 香草名。比喻贤人、君子。战国楚·屈原《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南朝梁·江淹《去故乡赋》:“江南之杜蘅兮色以陈,愿使黄鹄兮报佳人。”

☚ 报珠   求艾 ☛

杜衡dùhéng

多年生草本植物,开暗紫色花,有香气。全草可做药材。

杜衡

(3次) 香草名。似葵而香。杂~与芳芷《离》 缭之兮~《歌·人》 被石兰兮带~《歌·山》

杜衡dù héng

香草。马兜铃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地下茎横走,细长。叶基生,叶片心状肾形,表面有白斑。花单生,无花瓣,花萼钟形或壶形,紫黑色。《唐本草》云:“杜衡,叶似葵,形如马蹄。”因此又名杜葵、马蹄香。《离骚》:“杂杜衡与芳芷。”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杜衡
杜衡  dùhéng

亦稱“杜”、“杜葵”、“馬蹄香”、“土鹵”、“土細辛”。馬兜鈴科,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節間短。下端集生多數肉質根。葉一二枚,生於莖端,寬心形或腎狀心形,具長柄。單花頂生,鐘狀,内面有突起網紋,暗紫色。全草入藥,稱“馬辛”。產於我國蘇、浙、皖、湘、赣等地。始載於先秦典籍。《爾雅·釋草》:“杜,土鹵。”郭璞注:“杜衡也。似葵而香。”《楚辭·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杜衡》:“〔釋名〕杜葵、馬蹄香、土鹵、土細辛。恭曰: 杜衡葉似葵,形似馬蹄,故俗名馬蹄香。”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杜衡
杜衡  dùhéng

省稱“杜”,亦稱“土鹵”、“杜葵”、“馬蹄香”、“土細辛”。馬兜鈴科植物杜衡的根莖及根或全草。根莖不規則圓柱形,淡棕色或淺紅棕色,有多數環形節,根細圓柱形,彎曲,灰白色或淡棕色。主治風寒感冒,痰飲咳喘,水腫,風濕,始載於秦漢典籍。《山海經·南山經》:“天帝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葵,其臭如靡蕪,名曰杜衡。”《爾雅·釋草》:“杜,土鹵。”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杜衡》:“〔釋名〕杜葵、馬蹄香、土鹵、土細辛。〔集解〕《别録》曰:杜衡生山谷,三月三日采根,熟洗暴乾。”

杜衡

杜衡【同义】总目录


杜衡土杏马蹄香

杜衡

药名。出《土宿本草》。又名土细辛、马蹄香、马辛、南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 的根或全草。产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等地。辛,温,有小毒。祛风散寒,温肺化饮,活血止痛解毒。
❶治风寒头痛,牙痛,痰饮喘咳,胃痛,肋间神经痛,痧气腹痛,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煎服:1.5~3g。
❷捣敷治毒蛇咬伤;加黄连等量研末搽口舌疮。孕妇忌服。本品含挥发油,主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还含黄樟醚,异甲基丁香油酚,龙脑等。煎剂灌胃对小鼠有镇痛作用。黄樟醚有中枢抑制作用;家畜长期服用,能使肝、肾发生脂肪变性。甲基丁香酚为麻醉作用的有效成分,反式异甲基丁香油酚也有麻醉作用;甲基丁香酚还有解痉,平喘及中枢镇静作用,黄樟醚体外试验有致突变作用。

杜衡

杜衡

杜衡,又名马蹄香、土细辛、南细辛、马蹄细辛。始载于《名医别录》。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Maxim. 的根茎及根或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
本品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肺、肾经。功能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胃痛,痧秽腹痛,痰饮喘咳,口舌生疮等证。本品辛可以散在表之风,温可以逐在里之寒。如《杏林摘要》治风寒头痛的香汗散,单用本品研末,热酒调下,少顷饮热茶一碗,催之出汗,可以疏解风寒,温经止痛。与威灵仙相配可治风寒湿痹所致的骨节疼痛;配乌药、木香可治里寒所致的胃痛、腹痛。李时珍谓其能“下气消痰”,其治风寒咳逆、痰饮哮喘等证,主要是取其温肺化饮的作用,如《普济方》治哮呴,就是单用本品研末,淡醋调服。杜衡配黄连研末,敷治口舌生疮;配石膏同用,治疗胃火牙痛,都是寒热并用,以达到解散浮热的效果,有“火郁发之”的意义。此外,杜衡亦治蛇咬伤,可单味研末吞服,或与牡蒿、斑叶兰等同煎服,如同时取本品捣烂外敷则更佳。煎服,1.5~3g; 研末服,1~1.5g。血虚头痛,肺虚喘逆、肺虚咳嗽的患者及孕妇忌服。
实验研究: 杜衡全草含挥发油约3%,其中主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反式和顺式异甲基丁香油酚、榄香脂素。还有龙脑、异龙脑、黄樟醚、卡枯醇等。
煎剂灌胃对小鼠有镇痛作用。

☚ 芫荽   灯盏细辛 ☛

杜衡1907—1964

原名戴杜衡,笔名杜衡、苏汶。浙江杭州人。早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曾与施蛰存主编《现代》月刊,鼓吹“第三种人”和“自由人”。后在新闻界任职。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香港《国民日报》、重庆《中央日报》主笔。1945年后复任南京《中央日报》主笔。1949年去台湾。1954年离职《中央日报》。后为《台湾新生报》、《联合报》、《大华报》等多家报刊撰写社论和专论。1964年去世,著有《怀乡集》等。

杜衡

多年生草本植物。开暗紫色小花。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全草入药称“马辛”。据《本草纲目》记载:杜衡又称杜葵、土细辛,《唐本草》称马蹄香。其根辛温无毒,主治风寒咳逆,作浴汤香人衣体。《九歌·湘夫人》、《山鬼》中有“披石兰兮带杜衡”、“缭之兮杜衡”等诗句,说明楚人不仅将杜衡作为香草之一放在香囊中随身佩戴,而且将杜衡作为薰缭的药物使用。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出土的青铜薰杯,应该就是用来焚烧杜衡等药物作薰香用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