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蒂尔伯里(tilbary)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蒂尔伯里(Tilbary)港 蒂尔伯里(Tilbary)港英国伦敦国际商港。位于伦敦东郊泰晤士河北岸,北纬51°28′、东经0°23′,西距伦敦塔桥和东距泰晤士河口各约40公里,距多佛尔港74海里,距勒阿弗尔港190海里,距直布罗陀1,310海里,距敦刻尔克港95海里,距安特卫普177海里;有铁路、公路、河运与伦敦市区相连,交通便利。港区水域呈“L”型,由人工挖出,面积60余公顷,主港池东西伸展、并向东北抬起,长950米,宽自西至东由260米缩小到170米,北岸中部和东部还连接三座北伸的小港池;主港池西端向北伸展为延伸港池长1,400米,宽180米;主港池与延伸港池连接处西端有长305米,宽33.5米,水深13.9米的船闸与泰晤士河连接。港池内风平浪静,水位变化小,码头沿水域四周分布。在主港池南岸为西非码头,用于来往于西非、北美的杂货、木材等;延伸港池东岸为港务局杂货码头,用于杂货、滚装船、木材和废金属等;延伸港池西岸为集装箱码头。港池内码头线总长8,200米,水深11~13米。与港区相邻的泰晤士河沿岸还有许多沿河码头,如与集装箱港区相连的集装箱码头和谷物码头,主港池南的客运和滚装船码头等,总泊位在40个以上。伦敦港界上至塔桥上游31公里的特丁顿下至泰晤士河河口,沿泰晤士河延伸100多公里。16世纪时港区码头主要分布在塔桥北岸一带,到18世纪末,伦敦港外贸货物吞吐占英国外贸总额的2/3,出现了码头泊位严重不足,西印度商会和市政府向议会提出在其下游修建封闭式港池的计划。1802年建成西印度港池,即现在的印度和米尔瓦尔港池北港和中港。由于西印度港池的获益,导至1805~1886年码头商纷纷投资建港池、有伦敦港池、东印度港池、米尔瓦尔港池、维多利亚港池、蒂尔伯里港池等。19世纪大批港池的修建,使泊位不足转为过剩,不少码头公司在竞争中倒闭。为使港口进行统一控制,1909年伦敦成立港务局。港务局成立后,对港口进行扩建和改建,首先完善了河口至塔桥航道,1921年建成乔治王五世港池,1929年建成蒂尔伯里新船闸,1939~1945年改建维多利亚港池北侧码头,1957年改建印度和米尔瓦尔港区。1967~1971年先后关闭东印度、伦敦等老旧狭小港池,1981年又因船舶日益增大,远洋深水船舶进港困难和经济衰退等原因关闭了皇家港区(维多利亚、阿尔伯特、乔治王五世港池)。目前,塔桥下9.1公里的印度和米尔瓦尔港区也只用于沿海和内河船作装卸港,国际远洋商船都停靠下游的蒂尔伯里港区。伦敦港泰晤士河沿岸多石油、仓库和工厂专用码头,石油码头主要分布在蒂尔伯里港以下的泰晤士河两岸,这里有规模的炼油厂、石化厂、油库码头,计有25个码头40多个泊位,是伦敦港货物吞吐的最主要装卸区;蒂尔伯里至伦敦塔桥泰晤士河沿岸多电厂、工厂码头、仓库,也是伦敦港干散货的主要装卸区。1990年伦敦港货物总吞吐5,400万吨,是近17年来的最高纪录,其中4,720万吨是在泰晤士河沿岸码头装卸,特别是下游的石油化工,蒂尔伯里港装卸680万吨,集装箱40万标准箱,为英国第二大集装箱吞吐港,西北欧十大集装箱吞吐港之一。 ☚ 丹戎不丹碌(Tanjung Priok)港 东京(Tokyo)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