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杜国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杜国庠1889—1961

广东澄海人
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党团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负责人之一。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委委员,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广州分院院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杜国庠文集》、《先泰诸子思想概要》、《便桥集》,译著有《金融资本论》、《史的一元论》等。
字:守素、名国
笔名:伯修、林伯、林伯修、林柏、伯川、杜惑、杜守素、林素庵
化名:吴念慈、吴啸仙

杜国庠

全国人大代表杜国庠逝世 人民日报1961年1月14日
一个走着革命道路的知识分子
回忆杜国庠同志的文学活动
许涤新
阿英
人民日报1961年1月27日
人民日报1961年1月27日,阿英文集第
801页
学习杜老的治学作风
忆悼杜国庠同志
怀念一位老共产党员
杜国庠其人其事
悼念杜国庠同志
回忆杜老早年在潮汕的革命活动
想起了杜老的生平和治学——为纪念杜国庠同
志逝世二十周年而作
关锋
侯外庐
秦牧
闻叟
侯外庐
杜伯奎
杨越 易庐
人民日报1961年1月28日
光明日报1961年2月8日
解放日报1961年6月29日
*天文台1959年3期
历史研究1961年1期
学术研究1979年4期
学术研究1981年1期
南国老树——怀杜国庠同志
深沉的怀念——纪念杜国庠同志逝世二十周年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教育家杜国庠
杜国庠传略
许涤新
侯外庐
可人
邱汉生
学术研究1981年1期
学术研究1981年1期
教育论丛(中小学教育版)1984年2期
史学史研究1984年3期,中国哲学年鉴
(1985)第417页
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学者杜国庠
杜国庠同志二三事
忆杜国庠
杜国庠
现代已故史学家——杜国庠
杜国庠
林伯修
何国华
木之青
邱汉生
熊泽初等
金应熙
李立明
教育与进修1984年3期
教育与进修1984年3期
史学史研究1985年4期
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1卷第159页
中国历史学年鉴(1982)第561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179页
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上海)第68页
南国老树百岁存——忆杜国庠同志许涤新永怀集第107页

序《杜国庠文集》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厅长杜国庠
郭沫若
苏 东
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第496页
*新中国人物志(上)第239页

杜国庠

杜国庠同志早期的文学活动
杜国庠青年时期的诗
杜国庠与中国经学史研究
遗泽永在,风范常存——纪念杜国庠同志诞生
一百周年
瞿光熙
黄 雨
章权才
林洪等
新民晚报1961年2月17日
学术研究1981年2期
学术研究1988年3期
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1期
文艺大众化的先声——读杜国庠《1929年急待
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
熊泽初等学术研究1989年2期
我对杜国庠同志的回忆与评价——纪念杜老诞
辰一百周年
蔡尚思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2期
杜国庠主要著、译年表
杜国庠关于中国先秦逻辑思想史的研究——杜
国庠先生诞辰百年献礼
熊泽初
章 沛
学术研究1989年2期
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2期
略论杜国庠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
墨者·学者·革命者——谈杜老的为人与治学
杜国庠学术思想讨论会论文摘要
杜国庠的生平及其学术贡献
杜国庠与广东历史学会
民国人物小传:杜国庠
张江明等
李锦全
蔡尚思等
王治功
李鸿生
刘绍唐主编
学术研究1989年2期
学术研究1989年2期
汕头大学学报1989年3期
汕头大学学报1989年3期
历史大观园1990年11期
*传记文学1993年63卷1期

杜国庠(1889—1961)京 声 溪 泉新中国名人录第64页
杜国庠

110 杜国庠1889—1961

哲学家、历史学家。广东澄海人,曾赴日留学。1916年与李大钊组织“丙辰学社”,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同年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听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河上肇讲经济学。1919年回国后,曾在北京大学、北京中国大学和朝阳大学等校任教。1925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创办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和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工作。1938年在党领导下参加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文教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文教厅厅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广东分院院长等职。1954年起被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翻译《辩证法的唯物论入门》、《史的一元论》、《金融资本论》等专著,编辑《经济学辞典》,宣传马克思主义。抗战后撰写《玄虚不是中国哲学的精神》、《玄虚不是人生的道路》、《论理学的精神》等文,较系统地批判了冯友兰“新理学”的唯心主义。同时还进行墨家逻辑、名家公孙龙思想等研究,积极从事无产阶级文化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继续研究中国哲学史,提出公孙龙哲学思想为“多元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荀子《成相篇》有对其哲学思想总结的作用。对《墨经》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有独创的诠释和评价。他与侯外庐等人合作的《中国思想通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撰写的中国思想史巨著。著作有《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先秦诸子思想概要》、《便桥集》等,遗著编为 《杜国庠文集》。

☚ 李大钊   戴季陶 ☛

杜国庠

080 杜国庠

现代哲学家、历史学家。对先秦名、墨两家的逻辑思想有较深入的研究。认为名辩促使人们注意到辩论本身的法则和把握这些法则的愿望,“名家”就是专向这方向发展的学者。孔子的正名思想虽有浓重的政治伦理色彩,但仍是名辩的先驱。主张惠施属于道家,他的“历物”命题“含有一些诡辩因素”。肯定诡辩对当时逻辑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公孙龙的 《坚白论》 是其“纯逻辑的正名实的理论”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名辩史上,他的地位恰处在惠施与荀墨(《墨经》作者)中间,构成名辩发展史的一环。

☚ 谭戒甫   伍非百 ☛
000038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