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乌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乌药 中药名。 出《本草拾遗》。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strychnifolia(Sieb·et Zucc·)Villar的根。 生于荒山灌木林中或高草丛中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处。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地。本植物的叶(乌药叶)、果实(乌药子)亦供药用,见专条。广西地区另有一种乌药,植物为白胶木Lindera chunii Merr.形态与本种相似,主要区别:其老叶下面密生金黄色或锈色贴伏柔毛,有光泽。 见千打锤条。冬春二季采挖;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质量好。 挖取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商品称为“乌药个”。如刮去栓皮,切片,烘干者,称为“乌药片”。 ❶ 乌药个:呈纺锤形,略弯曲,两头稍尖,中部膨大,或成连珠状,长10~15厘米;膨大部直径1~2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须根残痕,具纵皱及横裂纹。 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类圆形,浅棕色而微红,稍显粉性,中心色较深,外层皮部棕色,甚薄;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气微香,味微辛苦。 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主产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 此外,湖北、江西、陕西、四川、云南、福建等地亦产。习惯以浙江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 如已在鲜时切片者,筛去灰屑。味辛,性温,无毒。入脾、肺、肾、膀胱经。 顺气,开郁,散寒,止痛。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本草纲目》:“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息,止小便数及白浊”。内服:煎汤,5~9克;磨汁或入丸、散。 气虚;内热阴虚者忌服。 ❷ 治胎前产后血气不和,腹胀痛:乌药、香附、当归、川芎(俱酒炒)各9克。水煎服(《本草切要》)。 药理实验表明:以乌药长期饲喂大鼠,可使其体重增加较对照组为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