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蒸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李蒸1895—1975河北滦县人 李蒸
李蒸
李蒸1895——1975字雲亭,河北灤縣人,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 生。畢業於北平師範大學,即留校任教。後赴美國留學,入哥倫比亞大學,畢業時獲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國立北京大學、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國立北京農業大學、民國大學講師,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副教授,北平大學教育行政院擴充教育處處長兼秘書,河北省政府教育廳第三科科長,江蘇省立民衆教育院實驗部主任,國立北平師範大學代理校長等職。1931年1月,任國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1932年任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校長。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隨校赴陝西城固,任西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院長。1939年8月,西北聯合大學改組為西北師範學院,任院長。1940年4月,西北師範學院遷甘肅蘭州,仍任院長。1945年8月辭職。抗戰勝利後,任三民主義青年團副書記長、中央常務幹事兼北平支團籌備處主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1947年9月,國民黨六届四中全會上,由三青團中央幹事轉爲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4月,任談判代表,赴北平參加和平談判; 同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届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政務院參事,民革中央委員,第二、三、四届全國政協委員。1975年逝世。終年80歲。 共1首 (词)明· 水涨平桥弄晚晴。 渔舟斜系锦江城。 好装飞絮傍寒轻。 摇尽征鸿无气力,眠残落月没心情。 又听长笛数归程。 共1首 (词)明· 已傍空山懒著花。 香气涌纤芽。 背人微笑,临风无语,不上蜂衙。 闲看云物原牵惹,春尽更谁家。 幽情却似,舟横秋水,雁点平沙。 共1首 (词)明· 蛩吟处。秋浸一池红雨。 昨夜阑干扶得住。断肠人欲去。 只把芳心自吐。不管清寒担误。 闲倚南楼催薄暮。倩谁支玉露。 共1首 (词)明· 挽住垂杨系马。 几上歌楼还下。 一带云山,千层烟水,花落江南也。 纵是落花人莫打。 留得春光盈把。 柰檀板浓阴,流莺易老,谁为多情者。 共1首 (词)明· 戍楼急鼓少人行。 高树挂残星。 夏鸟初啼,竹灯深处,寒杵两三声。 征衣频记霜华冷。 心急剪刀轻。 万里黄河,一行银雁,同做许多情。 共1首 (词)明· 江涛如许。试问长空无一语。 明月晴沙。两两渔灯照客槎。 曲终不见。因甚青峰犹拍面。 小棹云开。立尽寒潮人未来。 共1首 (词)明· 野稻连霜白,荒城过岭斜。 相怜此日卷窗纱。 惯是病余人起见黄花。 峰点苍茫后,烟晴趁晚鸦。 低低弹出旧琵琶。 昨岁重阳听雨那人家。 共1首 (词)明· 瘦尽蛮腰,更怨却谁辜负。 就春光、如何消受。 强支罗帐,待醒来仍又。 倩东君、问郎知否。 堪怪呢喃,偏向离人穿墉。 小风情、依然厮守。 无端长叹,是处烦乌臼要摇动、天涯杨柳。 共1首 (词)明· 孤灯未了,煮帘初下,恼煞舟人催破。 多愁不耐五更寒,又数著、星星几个。 银河欲没,金鸡又度,渐觉轻裯难卧。 纵然寄得一行书,有几许、云山折挫。 李蒸 李蒸1895~1975字云亭,河北栾城人。著名教育家,西北师范大学创建人。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西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委兼师范学院院长等职。“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等三所院校相继西迁,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师范学院,李蒸任院长。同年8月,改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校址在陕西城固。1940年4月迁兰, 李蒸亲自勘查, 选定校址。次年4月,李蒸聘请兰州各界名士组成西北师院兰州分院建筑设计委员会。5月5日李蒸主持成立西北师院兰州分院筹备处。11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招收新生150人。次年西北师范本部由城固迁到兰州, 兰州分院正式改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9年李蒸参加张治中率领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团北上谈判,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参事、民革中央委员、全国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等职。 ☚ 袁敦礼 葛霁云 ☛ 李蒸 李蒸字云亭,河北滦县人,1895年生。北平师范大学毕业,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民国大学讲师,中央大学教育学副教授,北平大学教育行政院扩充教育处处长兼秘书,河北省政府教育厅第三科科长,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实验部主任,北平师范大学代理校长等职。1931年1月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1932年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院长。1939年8月任西北师范学院院长。抗战胜利后任三民主义青年团副书记长、中央常务干事兼北平支团筹备处主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员。1947年9月转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4月任国民党谈判代表,赴北平参加和平谈判;同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参事,民革中央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5年逝世。 ☚ 李源泉 ">李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