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良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词)清·李良年

梦中钗镜石湖滨。

书到却伤神。

细君不待东方朔,负诙谐、割肉金门。

织字销沉,炉香断绝,簇蝶冷湘裙。

法曹花照挽车人。

曾倚塞垣春。

重题柿叶翻时句,楚兰红、何处招魂。

五夜朝衫,一灯佛史,莫漫染啼痕。


1

(词)清·李良年

吹箫待凤,画壁留人,忆旧来佳话。

元和才子,爱倚声、长只傍珊瑚架。

翠钿量得,明珠买、便教入画。

展花间小帙沉吟,不愿人间听者。

平消一瓣都梁,看鸦纸斜铺,鼠须欲下。

才回首,说与春葱、误了宫商再写。

拚做湘筠,亲领取、绛唇吹麝。

怪今年柳七匆匆,奉旨填词去也。


4

(词)清·李良年

沙白柳桥东。

问讯筠阑第几丛。

绿了蘼芜归思晚,匆匆。

剪赠春痕一尺红。

(词)清·李良年

风骤小篷偏。

淮雨吹花恰半船。

忆访故人清颍尾,斋前。

卧看珊瑚不著帘。

(词)清·李良年

留摘鸟衔边。

细写匀红压盏圆。

饱食令君颜色好,空传。

剩得新词唱翠钿(时与考功同赋樱桃词。)。

(词)清·李良年

汲水费连筒。

旧谱花师笑未工。

叹息酒人云散后,屏风。

记点曹蝇小字中。


3

(词)清·李良年

怪煞浮萍聚。

乍逢君、酒边花底,又教岐路。

跋扈雄才看几辈,可但江东独步。

算容得、狂生何处。

广陌三条车似水,悔不求、闻达当年误。

犹未晚,长杨赋。

横波轧轧鸦声去。

倚船窗、小帘斜卷,荷香催渡。

白袷青衫京洛满,相见凭传一语。

有研北、闲身如故。

守厕也拚鸡犬笑,怕金台、好梦浑无据。

原不是,烟霞痼。

(词)清·李良年

为客心长醉。

感瑶华、飞来天末,报之木李。

燕市清明如梦寐,人语衣香沙际。

谁解惜、闲踪萍寄。

丁卯乌丝今代好,记骊歌、次第乔(石林)汪(蛟门)辈。

黯然别,暂时喜。

蛮花僰草三荣悴。

笑蹉跎、灌园人远,桔槔空敝。

中岁行藏须定着,痼疾烟霞难已。

判便作、樵夫渔子。

定续吾家盘谷隐,有未荒、松径邻长水。

书再到,客归矣。

(词)清·李良年

尚忆青门醉。

正鞦韆、翠裙入望,帝城桃李。

君向扬州吾湘汉,身与沙鸥无际。

感此日、琼枝先寄。

别后眠餐应似昔,奈浮云、聚散伤同辈。

缄未拆,杂悲喜。

频年泪滴芳兰悴。

况天涯、岁华易改,锦鞯俱敝。

退谷僧坊留题处,旧事凄凉何已。

若天意、定怜才子。

潘耒查容无恙在,伴竹垞、老去同烟水。

楚江柳,又青矣。


3

(词)清·李良年

题竹垞图 潞亭旅思,爱小园入画,子山之宅。二十一番春事改,追话软红游历。史局谁长,酒仙臣是,晚遂归田策。白头题句,这回真个头白。 记否洗研莲南,擘笺梅底,更谱琴梧隙。问旧心惊云散后,剩我比邻双屐。就竹寻君,展图看竹,疏翠沾衣帻。茗香销夏,不须怊怅陈迹。以上《秋锦山房集》 绮罗香 题倚声泛酒图

翠袖囗初,红榴压后,人在高梧庭院。

采罢明珠,纤手乍调清怨。

贪记曲、宝豆尝拈,怕顾误、凤丝徐撚。

问华年、暗数云和,玫瑰小柱几曾遍。

含情何限野雨,也胜峰青湘浦,曲终难见。

银甲才停,笑指叵罗遥劝。

拚醉倒、更倩伊扶,看不足、可怜人倦。

试重与拍案红牙,春莺教细啭(《梅里词绪》)。

(词)清·李良年

并载钿车,双眠琐柳,此乐偏君重致。

八咏清才,瘦沈当年曾似。

携几斛、螺子青妍,皴一抹、远山花底。

讶翠衿、学语聪明,晓窗重叠唤卿字。

满阶晴雪乍扫,剩有二分春色。

粉云飘腻。

缱绻情怀,新咏玉台堪拟。

临雁纸、惯写夫人,任消却、研瓶书水。

问元常、今夜香篝,可能穿翠被。

(词)清·李良年

僧磬才闻,渔歌乍响,一叶早潮催去。

背岭人家,云碎著檐如絮。

记前度、也趁鸣榔,料从此、仙源非误。

只长年、见惯秋山,满船凉翠不教住。

好怀都付倦旅。

细数青鞋往事,尽谙佳趣。

除了江南,此景总无寻处。

转溪湾、锦石分开,又飒飒、水红花路。

甚西风、吹亚霜砧,数枝遮浣女。


3

(词)清·李良年

溯苍茫、中央宛在,风人曾写高致。

而今再见东湖隐,开个柴门湖觜。

花数里。

到香色都消,占断横斜水。

寻诗徙倚。

想鱼板无声,野云欲压,沙雁一行起。

葭墙短,波影半沉窗纸。

画图佳绝无此。

垂杨著絮梨吹粉,何似薄寒秋尾。

清冷意。

便闲笑、人间亭院争红翠。

岁云晚矣。

待郭索缘滩,鲈鱼出网,沿月小舠舣。

(词)清·李良年

记年时、千丝萦釜,名泉催汲寒溜。

红尖细糁花瓷滑,竹下厨烟清昼。

盐下后。

问此味云间小陆还知否。

酪浆枉斗。

但酥样钗茎,难粘双筋,说甚剪松韭。

家山远,镜面拖蓝依旧。

浮名何似杯酒。

木兰艇子牵情处,摘得满笼消受。

秋八九。

又不比春三二月青青候。

书传素手。

道越客迟归,吴鲜早卖,输与钓鱼叟。

(词)清·李良年

洗尘襟、尽堪消受,长廊风散微暑。

画中丰度三秋忆,淡囗帽纱衫贮。

天送与。

正一片蕉阴,绿到煎茶处。

才人杜许。

看丁卯乌丝,樊川红粉,惆怅隔帘语。

诗家婢,底事细腰如楚。

手香应罥残楮。

螺奁古砚新书水,别调且翻三吕。

吟肯住。

算满眼浮云,野马君无取。

可容赌墅。

便载了棋枰,花边系缆,来作少年侣。


2

(词)清·李良年

松云自古从军路,断肠今夜歌袖。

越罽花茵,衙香锦袜,一骑红鸯载酒。

落鸦亭堠。

正阮笛悲凉,绿腰翻后。

猎猎西风,河声并入指弦骤。

渔阳客子愁绝,旅怀都付与,冷月衰柳。

偶发狂言,暗惊丫鬓,可许杜樊川否。

沙场依旧。

问小队郊垌,几时还又。

醉脱征衫,倩他双素手。

(词)清·李良年

满阶榆荚过墙竹,日长初埽三径。

鸠妇呼残,燕雏飞后,不许草堂人静。

隔林遥听。

恰吟侣参差,绿阴遮定。

长记抛书,声声如在最高岭。

柴关应误来客,乱喧晴叶底,剥啄难省。

葵扇慵挥,桃笙乍展,午梦几番催醒。

井梧秋冷。

渐移近朱阑,有人闲凭。

一笑回身,镜中看鬓影。


2

(词)清·李良年

寻春无力下阶迟。

晚来如有思。

何人曾谱踏青时。

张萱真画师。

纨百褶,锦千丝。

东风著意吹。

采香蝴蝶镇相随。

这回犹未知。

(词)清·李良年

楼边秋淡水云空。

遥山青数重。

隔江鸦队趁斜风。

一声何处钟。

伤极目,怕支筇。

三湘多落枫。

残阳正射酒旗东。

离亭长短红。


2

(词)清·李良年

冷云吹絮。

恨片时遮断,斜阳归路。

一带寒沙,赏酒旗轻,挂在晚烟疏树。

小桥红板曾伤别,又底事、玉骢骄驻。

怪倡条、冶叶牵情,春向狭斜无数。

十二回栏深倚,有翠鬟如画,携手堪赋。

笑语分明,记得曾逢,不省旧游何处。

尊前画壁重相见,帘外辛夷如雨。

且休调、钿管银筝,只许莺声低诉。

(词)清·李良年

歌残朝雨。

听都人艳说,酒楼孙楚。

才几日、天子呼来,见鞭影曲尘,乘风东去。

堠杳程荒,梦不到、朱蒙旧部。

想名藩冠带,紫罗黄革,遍逢迎处。

书生据鞍惯否。

脱絺衣挂晚,短亭谈虎。

腻小艇、鸭绿江油,信茧纸吟秋,鬘云遮暑。

渡口杨花,惜过了、一天春絮。

看雌图、别叙纷纶,栈车载五⑴。


2

(词)清·李良年

岁阑记否。

著浅檀宫样,初染庭树。

懒趁群芳,雪后春前,年年点缀寒圃。

横斜月淡蜂黄影,长只傍、短垣低护。

倚茜裙、欲撚苔枝,冻鸟一双飞去。

依约荷圆磬小,剪来越镜里,先映眉妩。

蓓蕾匀拈,细绞银丝,钗冷玉鱼偏处。

还愁羯鼓催无力,沸蟹眼、瞻瓶新注。

正暖香、梦惹江南,忘了陇头人苦。

(词)清·李良年

旗亭陇首。

正新霜乍点,斜日风骤。

一片秋声,几树萧疏,惊心十里津堠。

行人欲折还教住,为记得、别离时候。

洒渭城、朝雨如烟,曾向画桥分手。

何处无情玉笛,忍教一夜里,吹堕江口。

系马无人,认取寒枝,惟有晚鸦依旧。

相思最是鸳鸯渡,应渐冷、碧纱窗牖。

纵待得、来岁春还,只恐那人腰瘦。


2

(词)清·李良年

空阶屐响添吴语(谓九来后至。)。

水沉烟重炷。

邻家挝鼓逼残年,点点催花雨。

寒云细擘霜天絮。

正书空情绪。

平安记写雁飞边,曾衔过、江干否。

(词)清·李良年

一帘香袅人无语。

拨微红闲炷。

燕山纵有好晴天,寒甚江南雨。

鞭丝帽影风吹絮。

笑频年离绪。

酒人箧底卖文钱,肯携向、旗亭否。


2

(词)清·李良年

水村断续风香,念山湾口柴扃下。

冶春十亩,红燃翠冷,东阳亭榭。

彭泽将行,鹿门未老,隐何为者。

仿来禽奉橘,书翻种树,都付与,簪花写。

夏果离离入画。

缀深枝、鼬穿藤挂。

橐驼去后,锄教阿段。

满畦泉泻。

杏可研浆,柑须酿酒,曲房清暇。

怕一行作吏,箯舆并载,晓猿惊也。

(词)清·李良年

陂塘五月风来,水荭花外娟娟别。

一湾销夏,满池香影,数茎冰雪。

瓣立蜻闲,须粘蝶小,也怜清绝。

料新妆慵斗,盈盈坠粉,早洗尽、胭脂靥。

犹记东林千叶。

笑棼陀、楚人曾说。

冶游更忆,江乡秋蚤,玉纤思折。

白舫斜穿,冷蟾移映,水云明灭。

只此时难认,等闲湿了,画罗裙褶。


2

(词)清·李良年

早粳刈了(案《瑶华集》作「早粳初刈」),正坠叶点溪,半篙秋水。

郭索无声,横蹴晚凉疏苇。

延缘野老投竿罢,又潜来、鹭沙边舣。

满携双簏,数钱长在,晓风渔市。

又重趁、天涯倦旅。

把江北江南,闲较丰味。

唤煮看擎,小叠赭衣匡背。

珊瑚难得春葱擘,迸微红、水晶盘腻。

菊香搓后,长亭一任,酒帘摇翠。

(词)清·李良年

粉墙如雪。

认枇杷几树,是相思叶。

水榭吹红,点点上他裙屧。

玉钩暗捲玲珑竹,尽移灯、载愁双楫。

鞋香钿落,懒云微映,枕函斜月。

记密写、薤书螺盒。

有蛱蝶见来,鹦鹉能说。

十载征衫,只做一番离别。

乞浆崔护今憔翠,怕重寻、笑人桃靥。

如何梦里,相逢依旧,好花时节。


2

(词)清·李良年

春事闲探,日斜风细,叶叶轻帆。

燕子来时,梅花落尽,人在江南。

晚来何处停骖。

携手地、王孙旧谙。

白下残钟,青溪远笛,今夜难堪。

(词)清·李良年

小泊沙村,旧曾来处,细认柴门。

子久秋山,襄阳雨树,正带斜曛。

猿多雁少休论。

且共把、天涯数樽。

半舫香兰,一灯红叶,三四归人。


2

(词)清·李良年

秋花过了。

对满除残叶,双鬟催扫。

试卷重帘,别有幽香送晴沼。

汉口烟波正杳。

况洛水、微茫难到。

想罗袜、定怯深寒,恋此一亭小。

清晓。

为谁好。

待翠被香残,冶妆侵早。

下阶一笑。

摘取怜他鬓边袅。

欹石浅栏相映,应不比、镜中低照。

钗溜也、斜立处,更须悄悄。

(词)清·李良年

春才几日。

早数枝开遍,笑他红白。

仙径曾逢,萼绿华来记相识。

修竹天寒翠倚,翻认了、暗侵苔色。

纵一片、月底难寻,微晕怎消得。

脉脉。

清露湿。

便静掩帘衣,夜香难隔。

吴根旧宅。

篱角无言照溪侧。

只有楼边易坠,又何处、短亭风笛。

归路杳、但梦绕,铜坑断碧。


2

(词)清·李良年

泊春江无那,灯收水市、玉蟾才瘦。

笑传杯红捲半莲,郎官爱客依旧。

香残燕口。

便话到将眠时候。

不应认做,此度初逢,记楚榜燕亭,曾梦携手。

对床人在。

奈滚滚车帆,匆匆琴酒。

刚消得旅愁多少,城鸦又闻翻柳。

装书马首。

凭寄语温陵黄九。

算只负了,灵谷梅花,趁东风零乱,一鞭吟袖。

(词)清·李良年

倚低篷三尺,半生南北,似溪渔惯。

甚当年偏喜问津,近来踪迹都倦。

秋衣乍典。

休辜负酒家新幔。

总难消得,此际闲情,且洗研惊鸥,折苇呼雁。

乱峰青过,又镜渌层层,落霞渐远。

斜阳澹茗烟和梦,愁人正抛书卷。

流莺细啭。

只认做江春才换。

睡起却是,柔橹声中,有翠裙双语,白沙枫岸。


2

(词)清·李良年

截竹声收,啖花唇滑,探珠试约同去。

远市浮银,长鱼漾渌,掠取梦中铅露。

轻圆才印,尽麝水、兰芬同炷。

依旧难驯心性,濛濛吹作烟雾。

脂盒粉奁曾伍。

小鬟携、画屏遮处。

箫局横陈付与,萦回千缕。

今日篆痕重袅,叹雨绝、云垂渺无据。

须草平铺,欲熏还住。

(词)清·李良年

空谷无媒,众芳犹伍,横琴一曲曾写。

梅子黄时,他年长记,摒挡翠瓷红架。

数茎冰雪,天付与、送春销夏。

叹息管夫人后,更谁点染无价。

今朝画图重把。

展生绡、乍疑香惹。

携向风前欲动,月中低亚。

一自沅湘倚枻,恁多负芳丛小窗下。

无限秋怀,为君题画。


2

(词)清·李良年

曲按江罗,吟欹蜀髻,翠羽不愁春淡。

讶瘦影无多,远村先见。

四百峰头开处,认蛎粉、墙阴闲庭院。

雪香干树,为伊低衬,冷脂数点。

弄晚。

湘箔卷。

正猎猎寒催,墨云遮遍。

又横幅半窗,夕阳微闪。

懊恼杜红儿去,便懒问、东邻寻疏艳。

总怪得、石上吹霞,化作断魂风片(罗虬比红儿诗,有红梅一绝句。)。

(词)清·李良年

碎雨跳荷,连星缀柳,楚畹别笺兰谱。

想三斛曾量,芳名借汝。

开也只如含蕊,趁月影、微黄黏清露。

纹纱静掩,一珠蜂背,却教偷去。

阑暑。

眠正午。

又生结半奁,小鬟催煮。

甚坐远偏闻,细寻无处。

记得漳江乍买,有岭外、人家迷香路。

见十十、五五钗梁,风颤晚街游女。


2

(词)清·李良年

天街灯火绣帘重。

去年今日曾逢。

斜蹴纤罗,相思暗通。

别后云山数峰。

怅离踪。

旧游不再,梦中芳草,春雨茸茸。

(词)清·李良年

小桃遮渡柳侵洲。

朝来无限春愁。

横竹吹残,江边画楼。

沟水东西乱流。

锦帆收。

倚栏人在,酒帘青处,目送扁舟。


1

(词)清·李良年

屋背空青,墙腰断绿,沙头晚叠春船。

一笛东风,斜阳淡压荒烟。

尚书老去苍凉甚,草堂西、南渡明年。

倚香奁、天宝宫娥,爱说开元。

松楸马鬣都休问,却土花深处,也当新阡。

白氎红巾,是非付与残编。

石家金谷曾拌坠,甚游人、尚记生前。

更悽然、燕又双飞,柳又三眠。


1

(词)清·李良年

碧叠玲珑石,红斜窈窕窗。

薄寒愁煞水仙王。

恰有夜来私到,杜兰香。

砑纸含情细,尖豪托意长。

愿他紫菂与檀房。

岁岁春风一度,一回双。


1

(词)清·李良年

花边小坐闲妆束,罗袜奈遮藏。

远山画了,盈盈秋水,才上缥缃。

更无人处,忍教虚负,鬓影衫香。

夜深休睡,空圆如月,不碍红墙。


1

(词)清·李良年

竹底临池照。

花底窥帘笑。

回思堂下簸钱时,小。

小。

小。

蛱蝶衫边,芙蓉衩里,斗输春草。

百遍微嗔好。

个事真难料。

初三夜月便分明,早。

早。

早。

不信如今,红墙乍隔,再无青鸟。


1

(词)清·李良年

旧隐篱根梦远,数枝客里霜凝。

粉黏瑶朵蝶双轻。

似有似无难定。

吟妙纱欹梁雪,写嫌墨点吴绫。

细看不是月中生。

送酒白衣留影⑴。


1

(词)清·李良年

桂雨滴残香陌。风息。

画船双。小姑窥客夕阳里。

花底。隔秋窗。


1

(词)清·李良年

水初生,天更远。

愁绪无根,早蔓斜阳岸。

挑菜湔裙都不见。

一派溪光,付与梅花占。

月依依,雪剪剪。

记得花间,衣上香难辨。

诉前游,寻语燕,可奈新雏,未省春风面。


1

(词)清·李良年

乍新年、雨丝添涨,南枝犹冷沙村。

拟攀香雪赠,奈它花未放客先分。

迢迢临浦别,拂短帆、千里江云。

看此去小姑翠妩,唤旧游人。

沉吟。

元婴阁底空,飞蛱蝶,往迹难寻。

一灯青雀远,笛残琴阕,想满眼伤春。

锦囊应有句,记落霞、飞骛川程。

但二十四番风后,定到湘阴。


1

(词)清·李良年

采桑残,缫车簌簌,山家了忙事。

安排重午,把酒读离骚,囗鱼不至。

故人风雨遥相忆。

枉琼笺一纸。

为报道、酴醾吹尽,紫薇花绽矣。

携侣叩门恰斜阳,碧阑干记,少日传经地。

牙签乱,遗书万卷犹横几。

草木只今堪敬也,况风采、欧阳今两世。

四坐休辞酩酊,聚花前有几。


1

(词)清·李良年

乡心一片。

倩好手书得,墨光深浅。

白发倚闾,萱影松风,双扉展。

年时午脍冰鱼馔。

尽对客、茅斋蔬饭。

而今遥忆,无端绽了,越衫慈线。

春半。

江南迢递,甚燕草再绿、王孙归晚。

旧树小园,反哺鸦雏,闲栖遍。

故人尽撤君羹返。

想卖畚、吹箫都倦。

争如拜母芦峰,麻姑酒暖。


1

(词)清·李良年

谁剪冰房,层层叠就宣和粉。

灞桥客醉,想蹀躞、低徊吟鬓。

消尽春烟水逻,曲糁沙痕净。

怕凤子、飞来难认。

纹箪醒。

可还记、参横月落,人去后、空香径。

家园最忆,是第一番风信。

桃李那时年少,只有琅玕并。

池奁小、浸晚凉清影。


1

(词)清·李良年

骑马长逢,扫门争去,溪山何限,近来翻是茅檐少。

故人归也,那用探幽,绿莎翠竹,旧村都好。

我宅鸥边,君家荻里,夹水柴扃照。

半床书,几车曲,尽可鬓丝白了。

吟啸。

倡酬倦矣,枉教文似,河海韩欧,不信诗穷,瘦寒郊岛。

从此、只合南华自写,随意樵柯渔钓。

万事尊前,浮云苍狗,一枕游仙杳。

但休种,武陵花,怕惹问津船到。


1

(词)清·李良年

古虔州,鸥鸟路。

风物带三楚。

雁字杉樯,烟际估相语。

雪残二月青峰,短箫催鹢,春已到、佛桑红处。

行且住。

料应吏散焚香,芸签晚来数。

楼枕双流,花响鹧鸪去。

试寻尘外亭边,有人留句,问重埽、翠珉閒否。


1

(词)清·李良年

楚天杳。

凭笋舆、羊肠似发,荒烟坠叶,一片钩辀蛮鸟。

南飞故唤行客,占断千里秋山吟不了。

芦衰竹苦,正听残、野店酒旗风袅。

江细绕。

笮渡人稀,但横斜照。

解语参军,愁里暗欹乌帽。

记得郑家留句,花落黄陵,雨昏湖外草。

更堪何处,镇清猿、杜宇和他凄调。


1

(词)清·李良年

青壁。

如此茅檐,如此闲吟客。

四五叶秋声,两三枝秋色。

石径苔扉谁能问,问底爱、空山萧寂。

才到人间愁无数,悔半生游屐。


1

(词)清·李良年

过岭蛮烟,记曾是、横海楼船行处。

又报驿骑装书,津喧一使星去。

携帐底、一番丝竹,尽销得、残笳剩鼓。

笠叟珊瑚,蜑乡翡翠,多付吟句。

只频讶、五两风轻,镇吹送、相思旧游侣(兼谓乔编修石林。)。

待折白门杨柳,怅停舟何许。

君到日、红棉开尽,有绛襦、仙子堪赋。

借问桃叶淩江,那时迎否。


1

(词)清·李良年

燕月微黄,才到竹间,淡著江南影。

箔卷半窗,露点凉波,书屋短于烟艇。

底问青旗,笑腊酿、秋厨犹剩。

红凝。

斗古色瓯香,汝哥官定。

还记旧雨梅边,又一叶飘梧,者番清景。

吴根梦去,蟹簖鱼床,西风暗吹笭箵。

旅话今宵,都忘了、五湖归兴。

更静。

便挑尽、烛花也肯。


1

(词)清·李良年

不是湘筠,铅容恰似湘江水。

玲珑佛髻小钗虫,一样输他翠。

依约薄寒衫袂。

背残红、斜阳自倚。

东风不管,暗惹春痕,双双蝶翅。


1

(词)清·李良年

野鸟惊心,江花恨别,不堪重对春光。

向来行处,巾屧此难忘。

痛矣西州人去,到如今、空负林塘。

闲寻罢,羊昙清泪,凄断不成行。

漫看斜照外,南鸿归尽,水远川长。

正谁家横笛,吹遍山阳。

况是清明时节,纸钱风、零乱垂杨。

愁难说,歌残挽曲,蒿里是他乡。


1

(词)清·李良年

愁绝。

难说。

且徘徊。

陌上残梅暗催。

软香作团吹不开。

红埃。

那人儿正来。

疏雨忽飞烟渺渺。

芳径杳。

屧映青苔好。

碎萍穿。

鸥正眠。

柳边。

倩郎扶上船。


1

(词)清·李良年

惠连书阁对徵川。

雨帘纤。

一溪烟。

梅子黄时,新绿水平滩。

正值故人商秉烛,刚照着,远归船。

小庭已过艳阳天。

上疏帘。

海榴偏。

除却酒垆,只合抱书眠。

冷淡生涯消战日,桐叶底,又二年。


1

(词)清·李良年

晚雨飒初过,烟柳趁斜风。

吴姬唤客何处,峰影在帘栊。

竹下横阑几曲,罗袜半遮苔径,冷翠倚疏红。

对酒竟须住,枕簟小楼东。

残阳里,云欲断,水连空。

清歌一缕何似蘋叶藕花中。

料得江边凉候,定有寻香冶伴,沿镜亚秋篷。

更拟淩波去,两浆试随侬。


1

(词)清·李良年

房皴玳瑁移宫扇。

疏雨过、赐来秋苑。

分明三十八珠胎,到写入、吴绡才半。

边鸾几颗轻红染。

记旧谱、宣和曾按。

争如冰碗擘初匀,带露叶、欹斜一剪。


1

(词)清·李良年

不眠更漏几。

有冻雪低压,浓浓檐际。

乍窥似月,密洒渐侵耳。

看残灯著蕊。

研边添了寒意。

绣被重薰,倩坊南旧蝶,将梦过淮水。

幂尽荒篱冷翠。

分付青猿,朴晓枝扶起。

那能归去,诗卷挂驴背。

忆故园竹底。

红窗粉板声细。

料得愁人,捲流苏正懒,闲杀小鬟睡。


1

(词)清·李良年

白下迢迢,金荃胜侣,停杯念远。

相携处、更有吾家未归雁。

浮名自笑轻于絮,傍酒社、词场总倦。

讶题残红藕,书来犹问,向时吟卷。

望断。

江南岸。

梦桃叶莺捎,柳丝鸦散。

昔游系缆,潮痕云影频换。

镵诗忆扫僧墙粉,了翠壑、前盟未晚。

便结个、小茅斋,斗尔一双斑管。


1

(词)清·李良年

正千林初碧,莺到山间。

对楚尾,乱峰妍。

忽朝来、见说使君西去,留春无策,又送征鞍。

五马青莎,双旗赭岭,帕首蛮童夹道看。

随意轻茵柳绵外,迎人空翠彩云边。

风物滇南尽好,芳甘无数,绿波里、叶叶嘉莲。

沙际市,郭门船。

人家如画,半入溪烟。

拄笏西窗,应多爽气,放衙东阁,定倚新篇。

古来才子,有碧鸡作颂,冉駹驰檄,亦向南天。


1

(词)清·李良年

人易别,信难期。

梦来迟。

不种桃根折柳枝。

枉相思。

解语闲花开候,画眉小鸟啼时。

斗帐捲香曾一笑,玉钩知。


1

(词)清·李良年

春未央。

画中开更长。

锦奁曾叠处,似闻香。

为君障马青芜去,斗红妆。


1

(词)清·李良年

竹里溪腰,柳边沙尾,听莺书屋曾到。

新咏如陵,古怀如稚,城北休誇美好。

两度班荆别,又绿过、几番芳草。

尺书谢尔殷勤,招下楚天阳鸟。

细数酒俦琴侣,叹炉底笛边,离恨多少。

白发伤春,綵毫掷地,长怕被青山笑。

五十逃禅句,那早遣、故人知道。

果否移舟,苍苔为君亲扫。


1

(词)清·李良年

瓣著燕支,房匀菡萏,暖风吹遍。

不向清漪,柴门望中远。

嫣然自笑,付蝶翅、蜂腰閒占。

荒岸。

才过禁烟,一村村都艳。

黏空万点。

香路嘶骝,花鬉杳难见。

乍疑仙褥,曾斗武夷幔。

添个冶妆人到,似叠锦江春浣。

只惯遮罗袜,不比绿芜痕浅。


1

(词)清·李良年

乱插疏筠,讶西风吹挂,碧绡如剪。

昨夜露华,涓涓冷波盈盏。

生来只恋秋河,开不到、斜阳都捲。

谁伴。

有流萤半檐,凉蛩一院。

婉约尽堪玩。

甚朝朝暮暮,把铅容频换。

微雨乍晴,低翠几番深浅。

年时忆控帘钩,映小窗、暑残清簟。

休唤。

怕停梭、那人愁见。


1

(词)清·李良年

半肩衾枕初寒夜。

客舍如船霜在瓦。

小灯清,残月下。

不耐荒鸡兼枥马。

晓行山入画。

一簇衰杨亭榭。

记得乡帆初挂。

柳絮纷纷下。


1

(词)清·李良年

年时枫底白鸥乡。

欸乃一溪凉。

今日重寻,冷红十里,不见旧渔郎。

君言鉴曲终须乞,此事且商量。

满地江湖,渐无人矣,容我占沧浪⑴。


1

(词)清·李良年

同云暮。

正朗吟双鬓明朝句。

嘶来一骑红鸯,恰系玉梅开处。

撒盐飞絮。

解留人、白遍淮西渡。

更添他、侍史衣香,绝胜锦毹歌舞。

灯前休怅羁旅。

把越怨、闽愁(时有闽客)阑入吴语。

牙藕传杯,瓶花亚袖,半卷麦光堪妒。

旗亭上、小鬟三五。

待争唱、孙郎新词谱。

奈春风、去雁萧萧,人被雁声催去(恺似将北行。)。


1

(词)清·李良年

南梦帆低北梦高。

篙师三暮复三朝。

柳毅祠前风浪紧。

遥问。

峨眉晴雪几峰销。

除却青天何所见。

山远。

渔灯凫栅总迢迢。

冷浸无声光碎叠。

明月。

隔船横笛可怜宵。


1

(词)清·李良年

前岁别、满溪风燕。

今岁别、又半汀霜雁。

两度丁宁,只说我、归耕晚。

真负汝,十载西畴伴。

衰杨外,枫乍染。

峭帆轻、一霎吴江远。

松扉竹屋村南路,粗就也、早归梦先占。

故人应笑,依旧门掩。

准拟来春,相见不是梅花岸。

定是桃花岸。


1

(词)清·李良年

隐囊纱帽。

有画里数椽,柘湖清杳。

松子香边,藤阴架底,深护一阑芳草。

似整又斜,云根小叠,落花慵扫。

休嫌窄,看移茵著屐,尽容吟啸。

捲帘湖色绕。

比镜水山阴,辋水蓝田好。

未识君时,曾经此渡,门外几枫残照。

许我结邻否,便料理烟蓑垂钓。

君且去,待白蘋风起,故人船到。


1

(词)清·李良年

径惹风丝,畦翻露叶,谁种茅茨下。

吾家六样,销沉后、⑴解事犹传僧舍。

平添一架花阴,垂垂满夏。

霜镔旋削,酒卮纷把,松子试剥,淡著浅香微赭。

闲摒挡、蔬筵堪亚。

念只有、盆携老瓦。

记绣水流传,碧山槎古,从此双论价。

轻衔最好饮伴。

何处但、白袷宜寻,朱门定讶。

岁岁共汝,竹溪莲社。


1

(词)清·李良年

花容月样,惯得人怜,不教著地。

罽锦平铺。

无声宛转纱障里。

消受一簇香鬟,镇浅勾斜睨。

犹记旁看,昼长閒遣春事。

遮住双鸳,最难禁、茜罗裙子。

凭时偏露,随伊纤红自起。

今日客斋重见,是玉鸦叉底。

对此魂销,沈郎腰可知矣。


1

(词)清·李良年

笑从前、生涯真误,揽镜衰颜非昨。

虚掷了、青鞋几緉,历遍三江五岳。

白面封侯,蓝田射虎,此意全萧索。

又底用、草檄飞书,倚马十年,健笔而今闲却。

为老农、虽无负郭,为圃只须篱落。

似瀼东西,如垞南北,点染新丘壑。

有一峰两峰,苍然映我屋角。

更不妨、裋衣蔬饭,便与家人相约。

儿解临池,妻能织素,为母栽花药。

胜宋家处士,山中但呼梅鹤。


1

(词)清·李良年

楚堤行遍。记得潇湘帘底见。

棹倚枫根。客梦杨花共一村。

鸥边再宿。前路分明烟水渌。

门掩清溪。风起莲东月坠西。


1

(词)清·李良年

数陈迹。

何处春风最忆。

疏芜近,半茧小园,翠黛窥窗玉峰仄。

红螺曾劝客。

柳影饧香寒食。

题诗罢,藉草醉眠,鹤子飞来记相识。

匆匆赋行色。

便瘦马柔帆,同指京国。

仙山赚了闲词笔。

笑玉女无意,上清沦散,江南樱笋催倦策。

怅从此离隔。

追昔。

正岑寂。

讶一幅云蓝,遥堕双翼。

徐陵新咏青衫湿。

待把手何处,和他悽恻。

梅花开后,试为我,扫片石。


1

(词)清·李良年

碎红织纤羽。

花千缕。

霞一杼。

何曾解语。

小绶偏能吐。

筠笼载取金堂宿,青山辞旧侣。

香粳饲汝。

不教飞去。

真珠影,闲自许。

溪边回忆,翠阴占秋树。

从今不用嗔生客,镜中催试舞。


1

(词)清·李良年

荼蘼雪绽,楝花风近,春才剩一旬耳。

荒程折尽东西柳,见说九峰归客,又催行李。

驿草裙腰沙外冷,绕几曲、带愁烟水。

还记否、听雨床连,约我坐船尾。

试看吹绵野店,落红亭堠,多少匆匆游子。

芒鞋渐懒,青蓑白舫,商略五湖闲事。

念前期暗负,别后朱颜易憔悴。

输此去、采茶僧径,烧笋山家,人在绿阴里。


1

(词)清·李良年

国山香乳移栽旧。绕书床、满林霜后。

楚臣最赏青黄糅。问得似、潇湘否。

金穰小擘怜秋九。笑一叶、踰淮辜负。

闲园静锁无人叩。想冷压、西风又。


1

(词)清·李良年

人正愁时花正懒,暗香未到帘栊。

无多晴色几番风。

水边篱落,欲讯虎溪钟。

偶向烟村行药去,应门恰少山童。

巾瓶一笑草堂空。

春流不改,负尔旧渔翁。


1

(词)清·李良年

灯市人疏,酒旗风静,上元时又过也。

晚来一段闲愁,喜值舍人清暇。

茗香初泛,更新酿、如渑堪把。

看内家、烟火新词,题遍水精帘下(汪舍人有寓直观禁中烟火长歌。)。

纵频醉、禁中杯斝。

问何似、竹西亭榭。

怪他江上春风,吹入异乡今夜。

兰膏微闪,有红粉、翠娥无价。

叹年年、游子飘零,愁见碧绡图画。


1

(词)清·李良年

曲栏春已谢。

又绿刺钩连,数茎开乍。

过雨晨妆,看香肩初并,薄寒亭榭。

联袂难分,还只绕、蔷薇旧架。

采摘谁怜,一段闲愁,低徊自写。

小鸟呼名曾借。

任衔了红巾,啁啾不下。

湘水三妃,更杨家五队,嫣然相亚。

睡起残脂,点石上、青苔如画。

自顾无媒,不愿东风催嫁。


1

(词)清·李良年

雁归时,看使星移处,宫树晓莺流。

杏酪清明,兰尊上巳,风物旧数扬州。

羡旌旆、锦坊南去,芳草外、偏映竹西楼。

千里笙歌,三分烟月,一叶扁舟。

况有论诗宾从,解挥毫落纸,啸傲沧洲。

红药无双,清泉第五,为君题遍春游。

凭仗桃花流水,寄与乡愁(案下阕残字据《梅里词绪》补。)。

李良年

李良年1635—1694

字武曾(一作符曾),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少与朱彝尊齐名。康熙间以国子生召试博学鸿词。徐乾学在洞庭西山开《一统志》局,聘任分修。长于词。以吴文英、张炎为宗,多在字句声律方面用功夫。与朱彝尊、李符、沈皞日、沈岸登、龚翔麟号“浙西六家”, 为浙西词派重要词人。有《秋锦山房集》。

☚ 宋荦   钮琇 ☛
李良年

李良年1635—1694

字武曾,一作符曾,号秋锦,初名法远,小字阿京,人呼李十九,年三十始改今名。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父李寅,明国子监博士,后客死广东韶州,家道败落。良年与兄李斯年、弟李符,并有文名,人称“三李”。后至京师,诗文得龚鼎孳、汪琬称赏,并与朱彝尊结忘年交。康熙十年(1671)入黔,客巡抚曹申吉幕,“三藩”乱将作,辞归。康熙十七年应荐,以虞兆璜名赴博学鸿词试,报罢。入凤阳府幕,久归,筑“秋锦山房”著书授徒,弟子颇众。后两至福州督府,参划军事。寻应徐乾学之请,助修《一统志》。三十年,归,遂不再出。良年工诗文词,著有《秋锦山房集》,含词二卷。事具《清史稿》列传、朱彝尊撰《征士李君行状》。《秋锦山房词》二卷,七十首,刻入《浙西六家词》中,多为早期作品,后期所作散见于各选本。朱彝尊称良年“于词不喜北宋,爱姜尧章、吴君特诸家”(《征士李君行状》)。陈廷焯云:“别乎其年、竹垞外,自成高手。”(《云韶集》)

☚ 陈维岳   李天馥 ☛
李良年

李良年1635—1694

字武曾,初更名卢兆潢,字法远,号秋锦。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少家贫,努力向学,十岁能诗,与其兄绳远、弟符并称,言诗者目为“三李”。与朱彝尊交好,以诗学互相切磋。北游京师,为公卿贵人所推重。曾从曹申吉游贵州。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儒科试,落第,遂归。后曾游福建、苏州。康熙三十年,于乡筑秋锦山房,亲自筹划,南曰观槿,东曰剩舫,北曰息游草堂,坐卧其中,弟子著录者日众,遂未再出。良年擅长填词,与朱彝尊共创浙西词派,为“浙西六家”之一。其诗如其自言:“盖矜慎有馀,而排宕不足矣。出游万里,不废吟咏,要其所作,不过山川临眺、友朋赠答之语。盖田野之士所宜言止此。若夫有为而为,予则非其人也。”(转引自《清诗纪事初编》)是知江南屡遭文字狱后,一般士大夫惧祸,不敢指摘时事,只于格律句法上下功夫。但其诗中也有一些涉及时事与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如:《闻罢海贩纪事》写清廷之海禁政策;《出都下口占》组诗赞扬明遗民对博学鸿儒考试的抵制;《水车行》、《苦旱词》、《告灾行》写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清统治者对此漠不关心。诗清峭洒落,格律深稳,工于炼字造句,只是取径较狭,缺少变化。著有《秋锦山房集》二十二卷,《外集》三卷。《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七一并有传。朱彝尊为撰行状。

☚ 曹申吉   赵俞 ☛
李良年

李良年1635—1694

初名法远,又名光满,年30更名良年,字武曾,号秋锦,秀水(今属浙江)人。少有隽才,与朱彝尊交厚,并称“朱李”。喜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后至京师,举试博学鸿儒,不遇。徐乾学开志局于洞庭西山,聘主分修。工诗词,在浙江时,即与朱彝尊共作古文,沿波溯源论次之,其文章长于议论,深得汪琬推重,颇有时誉。著有《秋锦山房集》。

☚ 王士祯   宋起凤 ☛

李良年1635~1694Li Liangnian

litterateur of the Qing Dynasty. Works: A Collection of Qiujing Mountain House,etc.

李良年1635—1694

清诗人。字武曾,号秋锦。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少时与兄绳远、弟符齐名,称“三李”;又与朱彝尊齐名,称“朱李”。康熙中,以国子监生召试鸿博,未成。徐乾学开志局于洞庭西山,聘为主讲。著有《秋锦山房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