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赵金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赵金龙 赵金龙?—1832瑶族。江华锦田人。因不满官吏、奸商的重剥,清道光十一年十二月 (1832年1月),他在江华宣布起义,头裹红巾,自称大朝王。起义很快发展到宁远、桂阳、新田等县,众至数千人。清廷调常德提督海陵阿、宝庆协副马韬率兵3000前去镇压。宁远池塘墟一役,清军全军覆没。起义军乘胜攻占新田县城,击毙知县王鼎铭。常宁、桂阳瑶,新田、宁远、蓝田瑶,广东连州瑶等纷纷响应,起义军声势浩大。清廷急派两广总督李鸿宾、湖广总督卢绅等率5省兵力 “围剿”,并以户部尚书禧恩为钦差大臣,抵湖南统一指挥。由于寡不敌众,十二年四月,退守洋泉镇,他力战牺牲,起义失败。各地瑶民起义相继被镇压。 ☚ 严如熤 陶澍 ☛ 赵金龙?—1832清代江华瑶民起义首领。祖籍湖南新田县人,世代靠租垦荒山度日,后为生活所迫,迁至江华县锦田。平日行侠仗义,交游甚广,颇孚众望。道光十一年(1831),朝廷下令“山田升科”,激起瑶民强烈不满,与常宁县瑶人赵福才等合谋举义,利用宗教活动作掩护,在湘、粤、桂边界秘密组织反清队伍,并派人到广东连州筹办硝药、铁砂制造枪炮,联络友军。是年十二月在江华河口发动武装起义。自称“金龙王”,率义军攻城池,杀官吏,惩办土豪劣绅,使地方官府一片恐慌,纷纷弃城逃窜。湖广总督卢坤调集两湖官军围剿。率义军在武水瑶山重挫官军,缴获大批军械,卢坤被降职。十二年二月,指挥义军埋伏在池塘圩四周高山,再次击败来犯清军,杀湖南提督海凌阿和宝庆协副将马韬等,“金龙出大洞,海马(海凌阿和马韬)归池塘”成了瑶族人民广为流传的歌谣。先后攻占湖南蓝山、宁远、常宁、兴宁、桂阳、武冈、江华及广东乳源、连南和广西富川,贺县等地区,义军扩展至万余人,所向披靡,使清廷大为震惊。三月,朝廷征集两湖、两广和贵州5省兵力,命户部尚书禧恩亲临督剿。率义军据守常宁县洋泉镇,与强大官军浴血奋战四昼夜,因孤立无援,弹尽粮绝,壮烈牺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