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舜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舜臣1545—1598

朝鲜海军名将,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英雄。字汝楷,生于京畿道开丰的地方官家庭。曾任全罗道井邑县县丞。1592年初,任全罗左道水使,改制龟船(船似伏龟)战舰,增强了水师战斗力。年中在玉浦、闲山岛、釜山等海面大败日本侵略军,击沉敌船三百余艘,因功升任全罗、庆尚、忠清三道水军统制使。后因被谗,一度下狱。1597年8月,日本丰臣秀吉再次发动侵朝战争时,重被任命为统制使。9月在鸣梁击败日本大舰队,歼敌四千余人。次年7月与援朝的中国水师会合,屡败日军。不久,趁丰臣秀吉病死、日本撤军之机,率部奋勇追击。11月,在东南鹭梁海面上与明朝老将邓子龙协同作战,击沉日船四百五十多艘,歼敌一万余名,他在激烈海战中壮烈牺牲。死后溢忠武,遗著辑成《李忠武公全集》十五卷。

李舜臣

 朝鲜爱国名将。字汝谐。祖籍京畿道开丰,生于汉城。1591年任全罗左水军节制使。创制新式铁甲战舰龟船,加强海防。1592年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后,他率领舰队会同全罗、庆尚水军多次打败日军。因功升为全罗、庆尚、忠清三道水军统制使。后受党争诛连,遭陷害,被革职下狱。1597年,日军再次侵略朝鲜,因水师作战失利,几乎全部被歼,李舜臣重新被起用。1598年,他与陈璘、邓子龙率领的明朝水师会合,屡败日军。同年11月,与日军在朝鲜半岛东南海面上进行决战。战斗中,李舜臣击毙日军大将,打退包围陈璘的日舰。邓子龙的战船起火,他又赶去营救。这次海战共击沉敌舰450艘,毙敌1.5万人。李舜臣和邓子龙都在这次战役中壮烈牺牲。谥忠武。遗著辑成《李忠武公全集》15卷。

李舜臣

朝鲜军事家。水军统领。1545年4月28日生于汉城(今首尔),1576年武科及第。1598年12月16日阵亡。壬辰战争(1592~1598)中的英雄。1591年任水军统制使。1592年初日本丰臣秀吉派兵侵朝前夕,破格升为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创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装甲战舰——龟船。1592年大败日军。后一度受诬告被捕入狱。1597年9月复职,率12只战船的水师大败拥有300余艘战船的日本舰队。1598年击沉日本舰船200艘。1950年,朝鲜制定了李舜臣勋章和奖章,授予荣立战功的海军官兵。

李舜臣

李舜臣1545-1598Li Shunchen

朝鲜民族英雄。字汝谐, 号忠武, 汉城人, 武科及第。1591年任全罗道左水使, 改进龟船, 加强海防, 积极准备迎击日本的侵略。1592年日军登陆釜山, 长驱直入。当此民族危亡之际, 李舜臣决心抗敌, 以雪国耻。他率领的水师, 主动出击,连战皆捷,粉碎敌人水陆并进的计划。次年因功封资宪大夫, 统制全罗、庆尚、忠清三道水师, 在闲山岛设大本营。旋被解职, 由昏庸无能之辈继任。1597年初, 日军再次发动进攻,重点放在海上,闲山岛陷落。朝鲜政府不得不重新起用李舜臣为水军统制使,但仅剩12艘战船、120余名战士。李舜臣激励将士, 奋勇杀敌。他利用鸣梁海峡有利地形, 暗设两道铁索, 使敌舰能进不能出 (退潮时), 以巧制胜。9月 16日以12艘战船击毁敌舰300多艘, 歼敌4000余人, 创下以少胜多的杰出战例。1598年, 明朝派陈璘和邓子龙率水师来援。11月 18日,朝、中联合舰队在露梁海面(庆尚南道南海郡)击沉敌舰400多艘,歼敌万余, 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明军七旬老将邓子龙的战船起火, 李舜臣驶舟来救, 左胸中弹。他把战旗交给侄儿代施号令, 并嘱不许声张。朝、中名将李舜臣和邓子龙不幸壮烈牺牲。壬辰卫国战争以朝鲜的最后胜利告终。舜臣谥忠武, 著有《李忠武公全集》。

☚ 李朝   日本古代史 ☛

李舜臣1545—1598

朝鲜李朝爱国将领。1591任全罗左水军节制使,创新式铁甲战舰龟船。次年与全罗、尚庆水师多次打败侵朝日军。后受党争株连革职下狱。1597年日军再次侵朝,出狱复职。1598年会同中国明朝援军重创日军后中弹牺牲。

李舜臣1545~1598

朝鲜将领。字汝谐,号德水。京畿道开丰(今属汉城)人。1592年,任全罗左道水军统制使,操练水军,改建龟船。同年4月壬辰卫国战争爆发,率全罗道水师迎击日军入侵舰队。击毁日军舰船40余艘。继后,打破日军水陆并进侵朝计划。因功晋三道(全罗、庆尚、忠清)水军统制使。后因同僚忌功、受党争株连及日本离间,受诬革职下狱,幸免于死,白衣从军。1597年日军再度水陆并进侵朝,朝鲜水军在漆川岛、固城海战中几乎全军覆没。李舜臣复被起用,重整水军。同年9月以12艘战舰击败300余艘舰船组成的日本舰队,取得鸣梁大捷。1598年11月在露梁海战中,与援朝明军水师提督陈璘共同指挥联合舰队,击毁日舰船300余艘、俘100余艘,击毙日军1.5万人。李舜臣在此役中阵亡,后谥忠武。遗著辑成《李忠武公全集》。

李舜臣

李舜臣

明朝学者。字懋钦。乐安(今博兴)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为吏部员外郎,以议大礼廷杖。起江西提学佥事,迁南司业太仆卿。性简直,壮岁谢归。读汉儒注疏,认为多有不切原旨之处,因而著《易卦辱言》、《尚书说》、《毛诗问言》、《春秋三传考例》等,加以补正。后又著《五经字义》、《六经直音》、《古文考》等,在训诂和音韵学方面亦有成就。

☚ 李焕章   李燮如 ☛

李舜臣1499~1559Li Shunchen

scholar,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

李舜臣

字子思。宋隆州井研(四川井研)人。通古今;推迹兴废,慨然有志于天下。绍兴末,张浚出师北伐,上言:“乘舆不出,无以定计,宜徙幸武昌。”著《江东胜后之鉴》十篇呈宋高宗。大略谓六朝不肯乘机争天下,宜为今日之鉴。乾道二年(1166)举进士,屡陈抗金之议。知德兴县时,常至县学讲学,邑人皆称“蜀先生”。子心传、道传、性传,皆为宋代学者名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