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策略性贸易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策略性贸易论

阐述在寡头垄断的条件下,通过政府干预等外力的作用,加强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该理论最初由加拿大经济学家斯潘塞(Spencer,Barbara, 1945— )、布朗德(Bran-der, James, 1953— )等提出,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Krugman,Paul, 1953— )等又作了进一步发展。在经济学理论中,典型的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上只存在几个大厂商的市场结构,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协议或其他形式的勾结。各厂商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必须在确定自己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时充分考虑到对方或其他企业对此产量和价格的反应。假定有两个国家各有一家厂商在世界上处于寡头垄断的地位,它们生产同样的产品,实力相当,难分高下。现在第三国市场向它们开放,两个厂商究竟谁能够占领该市场,很难事先确定。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厂商所采取的竞争策略。假定两个厂商采取的竞争手段均是价格。根据可能的不同的定价策略以及对定价策略的反应,可以得到双方的收益矩阵。显然,由于两个厂商势均力敌,要想将竞争对手赶出该市场是很困难的事情。要想战胜对手,除非有某种外力的帮助。例如,如果其中一国政府对本国的寡头厂商提供资助或补贴,那么该厂商就有条件将竞争对手赶出第三国市场。同样,如果这种资助能够迫使竞争对手转产其他产品,那么被资助的寡头厂商将独占该产品的市场。这种借助外力作用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贸易方式被称为“策略性贸易”。如果这种外力来自政府的政策,且政府有意识地鼓励出口,这也称为“策略性贸易”。策略性贸易理论的意义是:(1) 阐明了在寡头垄断条件下国际贸易的方式;(2) 从理论上阐述了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刺激本国出口的基本动力;(3) 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分离。根据比较利益理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决定于各国的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但是在两国势均力敌的条件下很难确定哪个国家居优势地位。策略性贸易理论指出:在这种情况下,获得外力帮助的企业将能够占据优势地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