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纲《喜迁莺真宗幸澶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纲《喜迁莺真宗幸澶渊》《喜迁莺 真宗幸澶渊》·李纲
李纲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零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州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此词或为李纲任钦宗朝知枢密院事时所作。全词通过咏怀“澶渊之盟”的史实,流露出对前代圣主贤臣的仰慕,表达了“以战求和,和方可久”的思想。 上片写真宗幸澶渊的缘由。“边城寒早”,以自然气候的突变,比喻战事的突起。接下四句写辽军的入侵。以“恣”、“骄”状“虏”,极写敌军的气焰之盛。“远牧甘泉丰草”,点明辽军掠夺的目的。契丹是游牧民族,故以“牧草”代指侵略。“甘泉”,汉代宫名,此借指宋朝。“坐使”,顿使。“云扰”,像云起一样纷乱。“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写最高决策者们束手无策。“坤维”,指西南方。“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当时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陈尧叟(蜀人)主张迁都成都。最后三句写寇准力排众议,坚请真宗御驾亲征,推出主题。一个“叱”字,传神地塑造出了寇准砥柱中流的高大形象,“赖”字则浸透了作者由衷的赞许和钦佩。 下片写真宗幸澶渊的情景和意义。首六句极力摹状真宗出征时的气派。先作渲染,用“缥缈” (此处作“浩浩荡荡”解)总赞一句,再抓住几个细节进行具体描绘。“銮辂”,皇帝的车驾。“霓旌”、“龙旆”,皇帝出行时的仪仗。“日照金戈,云随黄伞”,战士的铠甲武器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皇帝的黄罗伞盖上飘浮着朵朵祥云。“径”字写出了行动的坚决,“清晓”写出了行军的快速。“箭发狄酋难保”,指辽军名将挞览被宋将张环射死事。最后三句写宋、辽盟约的签订。“虏情慑,誓书来”,看似平平叙事,却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誓书来”是因为“虏情慑”,则寇准的力挽狂澜,真宗的远途跋涉,都在这里得到了落实。 李纲《喜迁莺真宗幸澶渊》《喜迁莺 真宗幸澶渊》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②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③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④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⑤ 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⑥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⑦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⑧虏情詟,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⑨ 【注释】 ①真宗:宋真宗赵恒(968—1022),997—1022年在位。幸:皇帝亲临。澶(chan蝉)渊:澶渊郡,即澶州的别名,今河南濮阳一带。按《宋史》真宗纪及寇准传,景德元年(1004),辽国萧太后与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真宗勉强听从宰相寇准之议,亲往澶州督师。宋军见帝渡黄河,士气大振,于澶城下与辽军激战,斩获甚多,后又射杀辽大将萧挞览。辽人见取胜无望,乃请和,双方遂订立“澶渊之盟”。此词即咏其事。②恣(zi自):放肆。甘泉: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十四万骑深入汉境,前哨骑兵曾至甘泉。此处用喻辽人入侵。③铁马嘶风:语本唐赵嘏《寄卢中丞》诗:“路横秋色马嘶风。”又宋时彦《青门饮》词:“胡马嘶风。”铁马,披有铁甲的战马。嘶(si斯),马鸣。毡裘:北方少数民族的衣服,毛毡所制。凌雪:冒雪。坐使:致使。云拢:纷乱如云。④庙堂折冲:语本《吕氏春秋·召类》:“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乎千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谓乎?”庙堂,朝廷。折冲,使敌军的战车后撤,即退敌之意。冲,一种战车。坤维:西南方。《易·坤卦》为西南之卦,故称。江表:江南。表,外。自中原观之,江南地区在长江之外。⑤赖:幸亏、靠。寇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真宗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力挽:竭力挽回。亲行天讨:语本《后汉书·光武帝纪》:“递行天讨。”行,从事。天讨,正义的征战。据《宋史·寇准传》,辽人进犯,朝廷无计退敌。参知政事王钦若为江南人,请帝驾幸东南方的金陵(今南京);陈尧叟为蜀人,请帝驾幸西南方的成都。帝问寇准,准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请帝御驾亲征澶州,以上五句纪此事。⑥銮(luan栾)辂(lu路):皇帝的车驾。霓旌龙旆:饰有云霓、龙等图案的旌旗,皇帝的仪仗之一。旌、旆(pei配),泛称旗帜。⑦金戈:谓禁卫军的精美兵器。黄伞:皇帝的黄罗伞盖。大河:黄河。⑧六军:周制,千五百人为一军,天子有六军。后用指皇家直属部队。万姓:老百姓。狄酋: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头目。此指辽军大将萧挞览。⑨詟 (zhe折):恐惧。誓书:盟约文书。为表明诚意,取信于对方,文书中必起誓,故称。《宋史·寇准传》载,真宗渡河登澶州北城门楼,远近军民望见御用伞盖,踊跃欢呼。宋、辽两军相持十馀日,挞览出马督战,被宋军弩箭射中前额而死。辽人遂奉书来请和,自此双方各保疆界,百馀年间相安无事。下片即引此。 【译文】 北方的边城,寒冬来得早。骄横的辽国强盗,肆意入境侵扰。铁骑在朔风中嘶叫,雪洒辽军的战袍,致使我北方地区,乱纷纷鸡飞狗咬。朝廷无计退敌,欲往南方逃跑。多亏寇相国力主御驾亲征,把畏敌的议论统统驳倒。车驾迤逦上路,霓旌龙旗围绕。大军直指澶州,哪怕关山杳杳。彩云跟着皇帝的黄伞,旭日把禁军的金戈照耀。队伍直渡过黄河,时间是清冷的拂晓。看见君王驾到,军民欢呼舞蹈。辽将出马督战,箭下性命难保。敌人心惊肉跳,忙来请求和好。双方立誓订盟,从此互不相扰。 【总案】 宋真宗为人优柔怯懦,其御驾亲征澶渊之举,实因宰相寇准坚请力促,不得已而成行,在对辽作战取得局部胜利的好形势下,犹以许给辽人岁币银绢三十万的沉重代价与之议和,本不值得称道。然而他毕竟算是亲临过民族反侵略战争的前线,又系当今皇上的祖辈,有一定的榜样作用和价值,故词人也将他捧出来讴歌一番,以对钦宗进行“正面教育”,激发他的抗金勇气和信心。以上二篇,虽只根据有关史传平铺直叙,演绎而成,但剪裁得当,详略皆宜,形象鲜明,气韵生动。粗糙之失,固毋庸为之讳言;而粗犷之美,亦论者所莫之能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