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石李 石(1930— ) 王生洪主编 上海高等教育系统教授录(续)第687页 共3首 (词)宋· 红软榴花脸晕,绿愁杨柳眉疏。 日长院宇闲消遣,荔子赌樗蒲。 莹雪凉衣乍浴,裁冰素扇新书。 绣香熏被梅烟润,枕簟碧纱厨。 (词)宋· 绣阁和烟飞絮,粉墙映日吹红。 花花柳柳成阴处,休恨五更风。 絮点铺排绿水,红香收拾黄蜂。 留春尽道能留得,长在酒杯中。 (词)宋· 鸾镜愁添眉黛,罗裙瘦减腰肢。 一回见了一回病,弹指误佳期。 醉里懵腾泪洗,梦中著摸魂飞。 一春多少闲风雨,亭院落花时。 共2首 (词)宋· 桥上水光浮雪。 桥下柳阴遮月。 梦里去寻香,露冷五更时节。 蝴蝶。 蝴蝶。 飞过闲红千叶。 (词)宋· 忆被金樽劝倒。 灯下红香围绕。 别后有谁怜,一任春残莺老。 烦恼。 烦恼。 肠断绿杨芳草。 共2首 (词)宋· 裹帽撚吟须。 我是蓬莱旧酒徒。 除了茅君谁是伴,麻姑。 洞里仙浆不用沽。 弱水渺江湖。 醉里笙歌醉里扶。 纵饮菊潭餐菊蕊,茱萸。 医得人间瘦也无。 (词)宋· 十月小春天。 红叶红花半雨烟。 点滴红酥真耐冷,争先。 夺取梅魂斗雪妍。 坐待晓莺迁。 织女机头蜀锦川。 枝上绿毛幺凤子,飞仙。 乞与双双作被眠。 共1首 (词)宋· 西去征鸿东去水。 几重别恨千山里。 梦绕绿窗书半纸。 何处是。 桃花溪畔人千里。 瘦玉倚香愁黛翠。 劝人须要人先醉。 问道明朝行也未。 犹自记。 灯前背立偷弹泪。 共2首 (词)宋· 红映栏干绿映阶。 闲闷闲愁,独自徘徊。 天涯消息几时归,别后无书有梦来。 后院棠梨昨夜开。 雨急风忙次第催。 罗衣消瘦却春寒,莫管红英,一任苍苔。 (词)宋· 百濯香残恨未消。 万绪千丝,莲藕芭蕉。 临岐犹自说前时,轻剪乌云解翠翘。 雨意重来风已飘。 南陌行人折柳条。 此间无计可留连,枕上今宵。 马上明朝。 共1首 (词)宋· 潋滟云霞,空濛雾雨,长堤柳色如茵。 问西湖何似,粉面初匀。 尽道软红香土,东华风月俱新。 旧游如梦,尘缘未断,几度逢春。 蓬莱阁上,风流二老,相携把酒论文。 最好是、四娘桃李,约近东邻。 别后使君须鬓,十分白了三分。 是人笑道,醉中文字,更要红裙。 共1首 (词)宋· 烟雨池塘,绿影乍添春涨。 凤楼高、珠帘捲上。 金柔玉困,舞腰肢相向。 似玉人、瘦时模样。 离亭别后,试问阳关谁唱。 对青春、翻成怅望。 重门静院,度香风屏障。 吐飞花、伴人来往。 共3首 (词)宋· 凌波庭院藕香残。 银烛夜生寒。 两点眉尖新恨,别来谁画遥山。 南楼皓月,一般瘦影,两处凭栏。 莫似桃花溪畔,乱随流水人间。 (词)宋· 绿杨庭院觉深沉。 曾听一莺吟。 今夜却成容易,双莲步步摇金。 歌声暂驻,颦眉又去,无计重寻。 应恨玉郎殢酒,教人守到更深。 (词)宋· 飘飘仙袂缕黄金。 相对弄清音。 几度教人误听,当窗绿暗红深。 一声梦破,槐阴转午,别院深沉。 试问绿杨南陌,何如紫椹西林。 共3首 (词)宋· 花深红。花浅红。 桃杏浅深花不同。年年吹暖风。 莺语中。燕语中。 唤起碧窗春睡浓。日高花影重。 (词)宋· 红藕丝。 白藕丝。 艾虎衫裁金缕衣。 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 鬼在心头符怎知。 相思十二时。 (词)宋· 花飞飞。絮飞飞。 三月江南烟雨时。楼台春树迷。 双莺儿。双燕儿。 桥北桥南相对啼。行人犹未归。 共4首 (词)宋· 腰束素,鬓垂鸦。 无情笑面醉犹遮。 扇儿扇,瞥见些。 双凤小,玉钗斜。 芙蓉衫子藕花纱。 戴一枝,薝卜花。 (词)宋· 斟别酒,问东君。 一年一度一回新。 看百花,飘舞茵。 斟别酒,问行人。 莫将别泪裛罗巾。 早归来,依旧春。 (词)宋· 红粉里,绛金裳。 一卮仙酒艳晨妆。 醉温柔,别有乡。 清暑殿,藕风凉。 鸡头擘破误君王。 泣梨花,春梦长。 (词)宋· 心自小,玉钗头。 月娥飞下白蘋洲。 水中仙,月下游。 江汉佩,洞庭舟。 香名薄幸寄青楼。 问何如,打泊浮。 共4首 (词)宋·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 倚阑闻唤小红声。 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 粉墙东畔小桥横。 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词)宋· 八曲阑干垂手处,烛光花影疏疏。 一尊共饮记当初。 綵毫浓点,双带要人书。 日暮不来朱户隔,碧云高挂蟾蜍。 琴心密约总成虚。 醉中言语,醒后忆人无。 (词)宋· 有宅一区家四壁,年年花柳深村。 父兄随处宴鸡豚。 折腰归去,何苦傍侯门。 拟射九乌留白日,假饶立到黄昏。 卧龙老矣及三分。 不如把手,堂上宴芳尊。 (词)宋· 九九之年逢降庆,生年生日同时。 金花紫诰鬓银丝。 乞身香火地,日戏老莱衣。 浑舍集成千岁会,子孙三世庭闱。 共将春酒祝金卮。 蟠桃三月暮,莫怪看花迟。 共1首 (词)宋· 花树树。吹碎胭脂红雨。 将谓郎来推绣户。暖风摇竹坞。 睡起栏干凝伫。漠漠红楼飞絮。 划踏袜儿垂手处。隔溪莺对语。 共1首 (词)宋· 向吴天万里、一叶归舟。 岁月尽悠悠。 有清歌一曲,醉中自笑,酒醒还愁。 几度春莺啭午,塞雁横秋。 渔笛蓑衣底,依旧勾收。 多谢飞来双鹤,□水边林下,伴我遨游。 笑老莱晨昏,色笑为亲留。 有向来、素琴三尺,枕一编、周易在床头。 君知否,家山梦寐,浑胜瀛洲。 共4首 (词)宋· 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 谁与捲珠帘,人在花间住。 明年花发时,燕语人何处。 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 (词)宋· 荷花人面红,月影波心见。 扇子倒拈来,敲落红香片。 窗下剪灯花,今日眉深浅。 留得镜中看,蹙破春山远。 (词)宋· 小桃小杏红,和雨和烟瘦。 不是点燕脂,素面偏宜酒。 也是惯伤春,可惜闲时候。 正要画眉人,与作双蛾斗。 (词)宋· 新花上苑枝,枝上娇莺语。 日日抱花心,啄破胭脂雨。 莺飞莺去时,谁与花为主。 守等却飞来,再见花开处。 共1首 (词)宋· 江草抽心,江云弄碧,江波依旧东流。 别筵初散,行客上兰舟。 休唱阳关旧曲,青青柳、无限轻柔。 应争记,三年乐事,珠翠拥鳌头。 离愁。 知几许,花梢著雨,红泪难收。 看烟火吴天,万里悠悠。 一望珠宫绛阙,蓬莱路、应在皇州。 仍回首,蜀山万点,明月满南楼。 共2首 (词)宋· 辘轳轭轭门前井。 不道隔窗人睡醒。 柔弦无力玉琴寒,残麝彻心金鸭冷。 一莺啼破帘栊静。 红日渐高槐转影。 起来情绪寄游丝,飞绊翠翘风不定。 (词)宋· 一春闲却花时候。 小阁幽窗长独守。 晴云南浦梦还空,初月西楼眉也皱。 马嘶何日门前柳。 脉脉盈盈相见后。 心头有事不难知,面上看谁真个瘦。 共1首 (词)宋· 一脉分溪浅绿,数枝约岸欹红。 小船横系碧芦丛。 似我江湖春梦。 晒网渔归别浦,举头雁度晴空。 短蓑独宿月明中。 醉笛一声风弄。 李石/艺林铭 ☚ 端砚铭 李石 ☛ 李石 李石李石,字知幾,资阳(今属四川)人。本名知幾,改名石,而以知幾为字。举进士。宋绍兴末以荐任太学博士,黜成都学官。乾道中再入为郎,后历知合州、黎州、眉州,皆以论罢。终于成都转运判官。其文以闳肆见长,其诗纵横跌宕。有《方舟易学》、《方舟集》。 ☚ 李石 艺林铭 ☛ 李石 李石1108—1181?字知幾,号方舟,资州盘石(今属四川)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为成都户掾。历除太学录。二十九年,以赵逵荐,任太学博士(《宋诗纪事》卷五四谓“乾道中,以荐任太学博士”,误)。罢为成都学官,累官知黎州。乾道中,召为都官郎中,为言者论罢。久之,起知眉州,除成都路转运判官。淳熙初,放罢。卒于淳熙八年(1181)后。蜀人号为方舟先生。《宋史翼》有传。事迹另见所著《方舟集》卷一○《自序》。其门人编《方舟集》七十卷,已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四卷。《彊村丛书》有《方舟诗馀》一卷。杨慎《词品》卷四称石“文章盛传,词亦风致”。 ☚ 关注 康与之 ☛ 李石 李石1108—?字知幾,自号方舟子,学者称方舟先生。资阳(今属四川)人。九岁举童子。登进士乙科,为成都户掾。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起居郎赵逵奉诏以学识高明、志节高果举之。绍兴二十八年,除太学录。绍兴二十九年,除博士,旋罢为成都学官。闽越之士万里而来,刻石题诸生名几千人。孝宗乾道三年(1167),为成都倅。召为都官郎中,旋复论去。起守眉州。授成都路转运判官,到官十日罢。淳熙八年,方议除官,不久卒。有《方舟集》二十四卷,其中诗五卷。陆游盛赞其诗之笔力似“八月秋涛”(《剑南诗稿》卷三八《感旧》),谓其被摧压以死。并谓其“风流似贺季真”,“乃千载士”(同上卷七○《怀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石之“文字渊源,出于苏氏,故所作以闳肆见长。……诸体诗纵横跌宕,亦与眉山门径为近”;盖石少时从苏轼之孙符游,故濡染有自。其代表作有《次张益州芝草十二韵》。其《彭州送花》“市上芳菲小洛阳,谁家细马走红妆,名花未恨东风老,只恨先生两鬓霜”,格调清新,意味盎然,所长不仅在闳肆。集中似此者亦间见。 ☚ 朱皇后 黄公度 ☛ 李石 字子坚,辽阳人,贞懿皇后弟,先世仕辽,为宰相。父雏讹只,桂州观察使。李石敦厚寡言,而器识过人。天会二年(1137),授世袭谋克,为行军猛安,睿宗时为右副元帅。八年,任礼宾副使,转洛苑副使。天眷元年(1138),置行台省于汴,石为汴京(今河南开封市)都巡检使,历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少尹、汴京马军副都指挥使,累官景州刺史。世宗留守东京(今辽宁辽阳市)石留东京巡察城中。后石劝世宗先除存福,后举事,世宗从之。大定元年(1161),石以定策功为户部尚书。不久,拜参知政事。三年,石遇事罢为御史大夫。久之,封道国公。六年,上幸西京,石与少詹事乌古论三合守卫中都宫阙。七年,拜司徒,兼太子太师,御史大夫如故。十年,进拜太尉、尚书令。进封平原郡王。不久,以太保致仕,进封广平郡王。十六年,病死。 李石783~845中国唐代兽医专家。字中玉,唐宗室襄邑恭王神符五世孙。甘肃省陇西人。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擢进士,从凉国公李厅历四镇, 为从事; 继为郑滑行军司马。829年调京先后任侍郎、给事中、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等职。新旧《唐书》有传。据《陕西经籍志》记载, 著名的《司牧安骥集》一书系他所编撰。此书兽医学术体系完整, 自唐至明为学习兽医人员必读的典籍, 对中兽医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李石?—1176金将领、大臣。字子坚,辽阳(今属辽宁)人。先世为辽宰相。天会二年(1125年),授世袭谋克,为行军猛安。八年,由礼宾副使,转洛苑副使。天眷元年(1138年),为汴京都巡检使,历大名少尹、汴京马军副都指挥使,累官景州刺史。后得知海陵王忌妒宗室,讬疾还乡里。助世宗即帝位。大定元年(1161年),以定策有功为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劝世宗“直赴中都,据腹心以号令天下”。三年,罢为御史大夫,封道国公。六年,世宗巡幸西京,石留守卫中都宫殿。七年,拜司徒,兼太子太师、御史大夫。十年,进拜太尉、尚书令。以太保辞官,进封平原郡王。为世宗朝定策功臣。 李石辽乾统七年(1107)丁亥科状元。累迁至翰林学士。保大四年(1124),平州留守张瑴召与定议,杀左企弓等抗金。后改名安弼,奉张瑴命往燕山见宋将王安中,以平州附宋。宋命为徽猷阁待制。 李石783~845唐代兽医学家。字中玉,陇西(今甘肃东,唐为郡)人,唐宗室襄邑恭王神符5世孙。元和十三年(818)进士,从凉国公李厅历四镇为从事,继为郑滑行军司马,公元829年起又历任侍郎,给事中、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等职。新旧《唐书》均有传。据《宋史·艺文志》和《陕西经籍志》记载,著名的兽医古籍《司牧安骥集》系他编撰。该书理法方药、针灸火烙俱备。为唐宋元明800年间习兽医者必读的典籍。李石对传统中兽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贡献。(见《司牧安骥集》) 李石?~1176金代将领、大臣。字子坚,辽阳(今属辽宁)人。官至太尉、尚书令。以太保辞官,封平原郡王。 李石 李石字中玉,陇西人。唐宗室。元和十三年(818年)进士,官至宰相。机警有方略,精吏术。初在李听部下,迁郑滑行军司马,进户部侍郎、判度支。入朝奏事,应对明辩。深得文宗识赏,以本官同平章事。“甘露之变”(835年)中,宰相李训等被宦官势力所杀,株连者千余人。江西、河南两道观察使议以120名兵额充当宰相侍从,石上奏议:宰相上辅佐皇帝,下领导众官,如果忠正无私,即使遇到盗贼也无妨;若是不正当,心怀偏诈,就是有护卫,谁也可以杀你。臣等愿以赤心主持朝政,报答圣恩。获准免议。文宗每召问事,多采纳其言。又奏准咸阳令韩辽请开“兴成渠”旧漕运道,免除车运之役,使牛力归耕,惠利关中。在相位,收宦官威权,为仇士良所恨。开成三年(838年),出为荆南节度使,封陇西郡开国伯,历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太子少保,年62卒。赠尚书右仆射。 ☚ 牛僧孺 李朝威 ☛ 李石1108~about 1181Li Shiman of letters,painter and calligrapher of the Song Dynasty.Works:On Ghost and God,A Collection of Square Boat,etc. 李石?—1176金大臣。字子坚,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人。渤海族。李氏。金世宗母、睿宗完颜宗辅贞懿皇后弟,辽桂州观察使雏讹只子。世仕辽,金初降金。天会二年(1124),授世袭谋克,为行军猛安。八年,授礼宾副使,转洛苑副使。熙宗(1136—1149在位)朝历汴京(今开封)都巡检使、大名少尹、汴京马军副都指挥使、景州刺史。海陵王时,为兴中少尹,见海陵忌宗室,乃托疾还乡里。佐金世宗即帝位。大定元年(1161),以定策功为户部尚书,寻为参知政事。劝世宗由东京(今辽阳)直赴中都(今北京市),以号令天下。三年,罢为御史大夫,后封道国公。七年(1167),拜司徒、兼太子太师,御史大夫如故。十年,升太尉、尚书令,进封平原郡王。以太保致仕,进封广平郡王。卒,谥襄简。 李石1108—?南宋学者。字知几,号方舟。资阳(今属四川)人。绍兴进士乙科。为成都户掾。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太学录。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荐为太学博士。因他直情径行,不附权贵,罢为成都学官,为彭州副职,知黎州。入为都官员外郎。复出知合州、眉州,除成都路转运判官。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放罢,出主石室,闽越之士不远千里而来,刻石者众多。有《方舟集》,从《永乐大典》辑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