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煜《清平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煜《清平乐》《清平乐》·李煜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首词是李煜被俘之后所写词作中较为著名的一首。上片着重写“愁”。“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开篇直切主旨,紧接两句,具体说愁如落梅。表面是平静客观的描写,实际乃愁极无言的哀诉——情语以景语出之,尤为令人痛矣! “拂了一身还满”,是词人的即景之词,却又是他此时心绪的极好的外现:这台阶下犹如纷乱的雪片的落梅岂不正如自己缭乱的意绪? “景”与“境”同“情”与“意”十分自然地在一组形象中得到融合统一。 下片更突进一层表现对离人的思念。“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显然是就远方之人而言。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远在他乡的被羁者,望见雁阵就自然会想到亲人的书信,而“音信无凭”却使他深深失望了。“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仍然是从被思者的角度而言。他把春草与离恨联系起来,把前者视作后者的象征物,而且赋予前者与后者之间空间距离上的关系:离别距离愈远,春草就长得更多更旺,离愁也就更深更切。 李煜《清平乐》《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①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②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③ 【注释】 ①落梅:白梅花花期较晚,故春半方落。②路遥归梦难成:此句较沈约《别范安成》“梦中不识路”语更曲意更深。③“离恨”两句:《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等,为此二句所本。 【译文】 分别以来春光已经过半,触目所见无不使人寸寸柔肠欲断。台阶下的落梅如雪飞纷乱,拂过了还把人的一身沾满。 雁飞来了,可音信还是无凭;路途遥远,梦中归去也难成。离恨难消,正如连绵春草;越是走得远,春草越是更多地生。 【集评】 明·卓人月、徐士俊:“末二句从杜诗‘江草唤愁生’句来。”(《古今词统》卷五) 近代·俞陛云:“六一词之‘行人更在青山外’,东坡诗之‘但见乌帽出复没’,皆言极目征人,直至天尽处,与此词春草句,俱善状离情之深挚者。”(《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现代·俞平伯:“于愁则喻春水,于恨则喻春草,颇似重复,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长句一气直下,‘更行更远还生’,以短语一波三折,句法之变换,直与春水春草之姿态韵味融成一片,外体物情,内抒心象,岂独妙肖,谓之入神可也。虽同一无尽,而千里长江,滔滔一往,绵绵芳草,寸接天涯,其所以无尽则不尽同也。”(《论诗词曲杂著》) 现代·唐圭璋:“此首即景生情,妙在无一字一句之雕琢,纯是自然流露,半神秀绝。”(《唐宋词简释》) 【总案】 这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佳篇,传诵很广。此词脱尽铅华,不假雕饰,运用白描和比兴手法,仅就落梅、鸿雁、春草三种鲜明的意象落笔,或寓情于景,或情景相生,或以景喻情,把人类最普遍、最抽象的离愁别恨这种思想情感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具有很高的艺术概括力和强烈的感染力。“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后主集中的名句。由远眺春草,联想到离愁别恨。春草无处不有,离愁别恨绵绵不尽;春草无处不生,离愁别恨浩渺无穷。譬喻新颖巧妙,很能启发读者极为广阔的联想。宋·欧阳修〔踏莎行〕中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八六子〕中的“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等,都从此词化出,足见影响之深远。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这是一首抒写离恨的词。一个人只身远去他乡,看着春天一天天地过去,转眼已是“别来春半”。心怀别情的人,看春天的景色,触目生愁,愁肠欲断。这时阶下的梅花,好象很知道人心愁苦,它的花片纷飞,落如白雪,向人身上洒落,以致拂了之后旋即落满。这落梅是惜春的,春半才落去;它同情人的愁苦,所以落向人身,而不愿委于尘土。李煜笔下的落花,成了具有灵性的通情之物,正因它如此关情,而最终又抱恨委落,所以就不能不使人“触目愁肠断”了。 落花助愁情,本已不胜其愁,但还更有牵动愁肠之事: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人离故国,远距家乡,别离亲眷,在欲归不得、求见不能时,最盼望能实现两件事:一是音书畅通,二是归梦可望。可是过去的这半春,好象是雁已失信,归路变远,因自“别来”以后,雁不为传书,归梦也做不成了。这别来无信、别来无梦的日子,比触目之愁更难以令人忍受,心中已被这离愁别恨所注满,拂之不去,触目生多。看满山遍野、荒原古道,到处是萋萋春草,它们象充满心头的怅恨,不论走到多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它们的生长之势。诗人好象意识到,只要今后还能看到有春草在生长,自身的离恨是难能免除了。 这首词把心怀愁肠的人放在触目是愁的氛围里,使之目接花草生愁,心盼雁信成愁,夜求归梦成愁,由景而情,由愁而恨,实际是愁恨难却, “拂了一身还满”, “更行更远还生”。词情意味极其深长,读后使人叹咏不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