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方膺竹石图立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方膺竹石图立幅清代书画,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画心纵140、横66.3厘米,纸本,水墨画几竿新篁枝壮叶劲,摇曳生姿,饱含雨露,傲然挺立于危石之旁。枝叶偃仰有致,繁而不乱,笔势纵横,墨有浓淡,神态劲挺而萧洒,充满生机。笔法简练流畅,立意清新纯朴,体现了作者高深的艺术造诣。右旁行书七绝:“渭水千竿翠欲迷,此中通达甚灵犀。如何不供轩辕殿,鸾凤空山舞月低。”并署“乾隆十六年(1751)嘉平月写于合肥五柳轩,晴江李方膺“款。下钤“虬仲”、“胸无成竹”篆书朱、白文印。李方膺 (1695—1754),字虬仲,号晴江,江苏南通人,因父荫授官山东安乐县令,因性格梗直,被诬罢官,寄居南京,以卖画为生,常往来扬州。善画松竹梅兰,尤作风竹有特色。画梅铁干铜皮,刚强不屈,笔意在青藤、竹憨之间,为《杨州八家》之一。此图为作者五十七岁所作。以竹比喻刚正不阿的气质,象征高尚的情操和坚贞的品格。表现风中之竹,虽不是李氏的创举,但他所画的风竹,却在笔墨间流露激情,以竹比喻自身,而风是用来寓意当时政治上的恶势力,借以抒发胸中意志表达愤慨。此图笔墨放纵中仍有法度,堪称为佳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