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延年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延年歌 李延年歌汉诗篇名。李延年作。始载于《汉书·外戚传》。《玉台新咏》卷一辑录。《乐府诗集》收入卷八四《杂歌谣辞》。李延年是西汉的著名音乐家,汉武帝爱妃李夫人之兄,“性知音,善歌舞”,颇受武帝赏识。并因其妹而贵幸,官至协律都尉。此歌是他“侍上起舞”时所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诗以其妹李夫人为原型,勾勒了一位绝代佳人的形象。用“倾国”、“倾城”的夸张手法,赞颂佳人之美,新颖别致,极富艺术感染力,而李夫人也即由此而得幸。全诗为节律流畅的五言体,对其后文人五言诗的创作有较大的影响。 ☚ 柏梁诗 黄鹄歌 ☛ 李延年歌[汉]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杂歌谣辞》。《汉书·外戚传》 (上)记载: “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按即此歌,故删节)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唐,颜师古注曰: “非不希惜城与国也,但以佳人难得,爱悦之深,不觉倾覆也。”这大概就是汉武帝称“善”的原因之一吧。 全诗共六句,句句精警,千古传颂,遂为成典,文人学士,争相引用,以滋翰墨,润饰篇章。本诗前两句,不从正面着笔去描写“佳人”的色姿,而从“北方”之广阔背景和“绝代”之人生跨度,烘托其卓然“独立”,无与伦比的丽态艳容。但是,诗人对这样的“绝代佳人”并无赞美玩赏之意,而是为下文蓄势壮笔。三、四两句,翻滚逆接,写出“一顾”、“再顾”,即一而再,再而三的一味玩赏“绝代佳人”,沉缅女色,不问国政,会导致倾覆城池,颠覆国家的危险。夏桀之宠妹喜,商纣之迷妲己,周幽之恋褒姒,都是前车之鉴,但是,可悲的则是这些昏君,身死国亡而不自醒悟。最后两句,乘胜猛击,从灵魂深处,挖掘出这些亡国丧躯之君,“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的贪色丑恶心理活动。“宁不知”,即怎么不知道。这些昏君怎么能不知道迷恋女色、荒废政事会导致“倾城”、 “倾国”的严重恶果呢?他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这些历史教训,但是, “一顾” “再顾”于“绝代佳人”之中,他们就不能自拔了。到底是“女子祸国”,还是“君昏祸国”,李延年在这首诗歌结尾,态度暧昧,秣棱两可,这大概与汉武帝亲自在场聆听的关系致为重要,所以,他只好含混其词,于“佳人”“昏君”之间,各打五十大板,让他与她去平分秋色吧。 作家创作的动机,往往伴随着语言的演变,经常出现反向趋势,后人对李延年这首诗中“倾城”、倾国”的理解正是这种特殊规律的一个例证。 “倾城”与“倾国”在汉代以前是同义词,其源出于《诗经·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郑玄《笺》曰:“哲为多谋虑也;城,犹国也。丈夫,阳也,阳动,故多谋虑则成国;妇人,阴也,阴静,故多谋虑乃乱国。 ”可是,后来人们反用来作为称誉美女之词,南朝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 :“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 “真可谓倾城倾国,无对无双者也。”唐玄宗《好时光》 :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武平一《妾簿命》:“常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武元衡《赠佳人》:“步摇金翠玉搔头,倾城倾国胜莫愁。”元·王实甫《西厢记》:“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城倾国貌。”明·梁辰鱼《浣纱记·泛湖》:“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人。”清·唐孙华《维扬舟中作》:“空谷未闻倾国貌,褰帷都怀倚门妆。”另外,还有沿用本义的,如李商隐《马嵬》:“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黄庭坚《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雪后书怀》:“燕颔封侯空有相,蛾眉倾国自难昏”。诸如此类,还可以举出很多,可见《李延年歌》对后世影响之巨大。 李延年歌 题解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赏读 这是一首赞颂美女的诗。第一、二句总写佳人美丽非凡,容貌是北方之冠,当代天下绝无仅有。极言其人之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三、四句通过佳人的一个动作,写其美貌动人之处,一顾、二顾反复强调,当她秋波顾盼之时,全城、全国之人,无不为之心动倾倒。五、六句则寄语暗示,皇帝啊,你不知道像这样倾城倾国的绝代佳人只能有一个吗,你为什么不早早召见她呢? 全诗六句,只有第五句是八字,其余全是五言。第五句的“宁不知”三字显见是插入的衬字,留有歌唱的痕迹,因此这首诗已可看作是初具规模的五言诗。由于这首诗是赞颂自己妹妹容貌之美,在描写时极力夸张、铺排,又寄寓深情,所以将其风华绝代、秋波盈盈的绝代风貌写得呼之欲出。并且由于当时作者的处境和身份地位,都热切盼望武帝能召见其妹来改变自己,所以在诗中蕴含有莫大的祈盼。正因为如此,才会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使武帝听后立即为其所动,召见诗中所绘之人。 这首诗在表现人物手法有其独到之处,影响极为深远。诗中语言也常为历代文人所引用,而倾城倾国已成为美人的代称了。 李延年歌 李延年歌汉李延年作。《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 “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上叹息曰:‘善! 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唐颜师古曰:“非不希惜城与国也,但以佳人难得,爱悦之深,不觉倾覆。”清沈德潜《古诗源》肯定此歌“写情自深”,同时又说:“古来破家亡国,何必皆庸愚主耶。”这是由汉武帝宠李夫人所发的感慨,褒贬一目了然。 ☚ 长门赋 细君公主歌 ☛ 李延年歌 李延年歌汉李延年作。《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 “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上叹息曰:‘善! 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唐颜师古曰:“非不希惜城与国也,但以佳人难得,爱悦之深,不觉倾覆。”清沈德潜《古诗源》肯定此歌“写情自深”,同时又说:“古来破家亡国,何必皆庸愚主耶。”这是由汉武帝宠李夫人所发的感慨,褒贬一目了然。 ☚ 长门赋 细君公主歌 ☛ 李延年歌西汉歌曲。李延年作。据《汉书·外戚传》记载,中山(今河北定县)人李延年,出身于乐人之家,“性知音,善歌舞。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汉武帝时因犯法受腐刑,入宫为太监。一日,在宫中为武帝作舞,演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听此歌感叹不已,惊问:“世岂有此人乎?”武帝之姊平阳公主随即回答李延年之妹便美妙如此。武帝乃令召见,果然“妙丽善舞”,从而得幸,李延年也因此受到汉武帝赏识,担任了乐府的协律都尉。可见此曲如不美妙精绝,是不会打动汉武帝的,此亦反映出李延年卓越的音乐才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