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延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延年1904—1974

山东广饶人
曾任徐州“剿匪”副总司令,兼第九绥靖区司令官,京沪杭警备副司令,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六兵团司令官等职。后去台湾。
字:吉甫

李延年

敬悼李延年将军丁力之*山东文献1975年1卷1期,*传记文学
1975年26卷6期,*革命人物志第16
集第51页
李延年(1904-1974)郭易堂*传记文学1975年27卷3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2册第53页
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及其部分毕业生简
介:李延年(1904-1974)
郭公和人物1984年4期
李延年王家鼎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21辑第
44页
李延年 *革命人物志第16集第49页
李延年轶事片断刘殿桂济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第41页

李延年1904——1974

字吉甫,山東廣饒人,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 生。幼年就讀村立小學。繼入高等小學,畢業後,於1918年考入濟南山東公立商業專門學校。1924年春,赴廣州考入黄浦軍校第 一期。畢業後歷充排、連、營、團、旅長。1931年任警衛第二師副師長。1932年任第八十八師副師長,第九師中將師長兼徐州警備司令。1934年任閩南綏靖司令,第三十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1945年5月,任國民黨第六届中央監察委員。抗戰勝利後,任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山東挺進軍總司令; 同年12月,任徐州綏靖公署副主任。1948年8月,任徐州“剿匪”副總司令,兼第九綏靖區司令官。1949年4月,任京滬杭警備副司令,兼第二兵團司令官。1949年5月,任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兼第六兵團司令官; 9月在福建平潭島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敗,後去臺灣,以“擅自撤退罪”被判刑十年。1974年11月17日在臺北病逝。終年70歲。

李延年

李延年?—约前87

汉音乐家。中山(今河北唐县东北)人。与父母兄弟皆为乐工,曾受腐刑,任职狗监。其妹善舞,得幸于汉武帝,称李夫人,生昌邑王,延年遂为协律都尉。李夫人死后,整个家族被诛灭。善歌唱、作曲,并组织乐队。曾为司马相如等所作《汉郊祀歌》配乐,又根据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创作二十八首军乐。《古今乐录》: “横吹,胡乐也。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长安,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之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

☚ 高渐离   京房 ☛
李延年

李延年

汉代倡优。西汉武帝时人,生卒年不详。中山(郡治今河北定县)人。父母兄弟均为倡优。其妹亦以倡进,得幸于上,号李夫人。延年善歌,又善创造新声。武帝时,在乐府中任协律都尉,甚得武帝宠幸,时“与上卧起”。李夫人卒,爱弛,被诛。见《汉书·李延年传》。

☚ 优旃   郭舍人 ☛
李延年

李延年?—约前90年

汉代宫廷音乐家。中山(今河北省定县)人。出身倡家,善作曲及歌、舞。汉武帝时入宫受腐刑,在宫中养狗。其妹善舞,得幸于汉武帝,号李夫人,生昌邑哀王。因其妹得宠,使他显贵起来;更由于他本人的音乐才能出众,当汉武帝整饬乐府时,就命他担任了乐府的协律都尉。其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因军功封侯。李夫人亡,李延年受其弟李季奸乱后宫的牵累,曾被收监;公元前90年,李广利降匈奴,全家被灭族。
李延年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宫廷音乐家,《史记》上说他“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他曾为当时的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等所写的十九首郊祀歌词作曲。他既能体会武帝对音乐的要求,也能深入理解这些难懂的“尔雅之文”。他还根据张骞从西域带回的《摩柯兜勒》,制作了二十八首新曲调,作为仪仗使用的军乐。这些乐曲流传甚久,直到数百年后的晋代尚能演奏其中的《黄鹄》、《陇头》、《出关》、《入关》等十首。这种将西域音调改编为新曲的创作实践,不仅体现了当时作曲技术的水平,也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

☚ 高渐离   京房 ☛

李延年

李延年?—前90

生年、字号均不详,中山(今河北定县)人。李延年出身倡优之家,父母兄弟皆为乐人。其坐法腐刑,给事狗监中。李延年自己亦善歌舞,武帝甚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无不感动。其尝于武帝前歌“北方有佳人”一诗,欲把妹妹引荐给武帝,武帝闻之叹息:“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因言李延年有妹,武帝果然召见,并封为夫人,号李夫人。李延年亦由是贵,为协律都尉。后其弟与中人乱,出入骄恣,及李夫人卒,爱亦驰,征和三年(前90)被族诛。李延年所作诗为新声曲,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北方有佳人”一诗,今存,见于《汉书·外戚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入。是诗诗题习称《李延年歌》,这首诗的影响极为深远,诗中的语言常为后人引用。全诗以五言为主,是初具规模的五言诗,在诗体发展方面有一定地位。

☚ 东方朔   韦孟 ☛

李延年

借指以善歌得宠之人。唐梁锽《戏赠歌者》诗: “若逢汉武帝,还是李延年。”
●《汉书·李延年传》: “延年善歌,为新变声。是时上方兴天地诸祠,欲造乐,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诗,为之新声曲……延年由是贵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绶,而与上卧起。” 李延年,汉武帝时为宫中乐工,因善歌而受宠。

李延年

105 李延年

西汉乐官。中山 (今河北定县)人。父母兄弟多为乐工;妹善舞,得幸于汉武帝,号李夫人;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延年性知音,善歌。初受腐刑,在宫中养狗。后为武帝所赏识,任为协律都尉,掌管乐府。曾为司马相如等数十人所撰诗赋配曲,作《郊祀歌》十九章; 自度《北方有佳人》歌曲一首; 改编 《薤露》、《蒿里》等民歌若干。并以张骞从西域传来之《摩诃兜勒》一曲为素材,创横吹曲《新声二十八解》,用于军中。《史记》中说他“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李夫人死,广利降匈奴,弟季奸乱后宫,延年及全家被诛。

☚ 秦青   李隆基 ☛
李延年

李延年?—前87

汉代音乐家,中山 (今河北定县)人。汉武帝时为宫中乐官。他的父母兄弟大多做过乐工。他的妹妹能歌善舞,深得汉武帝的宠爱,号称李夫人。李延年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又善于独创新声。他每有新作,都能使听者受到感动。在宫中,他因妹妹李夫人受宠,再加上自己有卓越的音乐才能,被武帝任命为协律都尉,主持乐府,获得武帝的恩宠。他曾为诗人司马相如等很多人撰写的诗赋谱曲,并创作了《郊祀歌》十九章。他还把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乐曲《摩诃兜勒》 改写成汉代流行的横吹曲 《新声二十八解》。

☚ 伯牙   京房 ☛

李延年1900~1974

国民党军将领。山东广饶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党军队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2兵团司令。1949年去台湾。

李延年

李延年

西汉武帝时的著名音乐家,中山人,父母兄弟皆世为乐工。李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受到汉武帝的重视,任其为协律都尉。时汉武帝方兴天地诸祠,急需祭祀音乐,李延年承武帝旨意, 为司马相如等人所作的诗颂配以管弦,完成了郊祀歌的创作。他还曾根据张骞从西域带回的乐曲 《摩诃兜勒》作新声二十八解,使西域音乐开始流传于长安并同内地音乐相融合。李夫人死后,李延年渐被汉武帝疏远,因其弟李季犯罪,于公元前87年全家被诛。

☚ 李夫人   枚皋 ☛

李延年生卒年无考

汉代宫廷艺术家。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出身于民间歌舞世家,知音律,善作曲,擅长歌舞。汉武帝初年因犯法受宫刑,入宫为太监,职掌养狗驯狗等事。后其妹因“妙丽善舞”(《汉书·外戚传》)而得汉武帝宠幸,号为李夫人,并生子昌邑王刘髆,李氏家族从此显贵。其兄李广利擢为贰师将军,因军功封侯。李延年也因其杰出的音乐才能,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担任了乐府的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绶。此职品秩较高,却不见载于《汉书·百官公卿表》,有汉一代,也未有他人复任此职,可能是汉武帝专为李延年所设。当时他颇受汉武帝赏识,时与过从。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元鼎五年、六年(前112—111),大规模祭祀天地,曾命司马相如等文人创作了十九首郊祀歌词,其乐曲就是由李延年谱写。张骞开辟西域交通后,曾传回西域胡曲《摩诃兜勒》二曲,李延年则依据其曲调风格,新创作了28首乐曲,曲调奇妙,与中原汉族乐曲的风格大为迥异,被称为“新声二十八解”,作为仪仗使用的军乐。这些乐曲东汉时仍沿袭流行。魏晋以后传存不全,西晋尚能奏知的还有《黄鹄》、《陇头》、《入关》、《出关》、《入塞》、《折杨柳》等十曲。这些都显示了李延年卓越的音乐才能。此外,汉武帝时,是汉代乐府的鼎盛时期,无论在搜集整理各地的民间乐歌,还是为宫廷朝会、军礼、饮宴、祭祀创制乐曲,组织排演各种音乐游艺活动,都体现了汉代音乐的高度发展。李延年对此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自从李夫人死后,又因其弟李季奸乱后宫、骄恣不法而被牵累,李延年一度曾收监处罚。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其兄李广利率兵北击匈奴,结果兵败投降,李氏家族受牵连而被全部处死,李延年此时也未能幸免。

李延年? ~前87

西汉音乐家。中山 (今河北定县)人。家人皆善歌舞。初因犯法受腐刑。后其妹得幸于武帝,号李夫人,生昌邑王,他亦因之贵幸,官至协律都尉。其弟与中人乱,出入骄恣,及李夫人死,武帝令诛其兄弟宗族,他亦被杀。平生能歌善舞,好创新声,曾为 《汉郊祀歌》十九章配乐。

李延年?—约前87

西汉杰出音乐家。中山(今河北定县)人。擅长歌舞,又善创造新声。在乐府中任协律都尉,为《汉郊祀歌》十九章配乐。又仿张骞由西域传入的胡曲《摩诃兜勒》,作“新声”二十八章,用于军中,称“横吹曲”。

李延年

李延年

字吉甫,又名益寿,山东广饶人。1904年3月11日生于广饶县二区大王桥镇。1919年考入山东公立商业专门学校。1924年春南下广州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后曾入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受训。历任军校教导团见习官、排长。1925年2月参加第一次东征,因功晋升连长。同年参加平定刘杨叛乱。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不久,任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第三营营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2月晋任第二师第五团团长。1928年4月参加第二期北伐,5月11日升任第二师副师长。1928年7月任第九师第二十六旅旅长,率部参加讨伐桂系,讨伐石友三和蒋冯阎之战。1931年任陆海空总司令部攻城旅旅长。1931年6月任警卫第二师副师长。1932年任第八十八师副师长。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同年5月任第二军第九师师长。7月移防徐州兼任徐州警备司令。1933年率部参加对中央红军的第四、五次 “围剿” 及镇压“福建人民政府”。1935年4月9日任中将。1935年任驻闽绥靖第三区(泉州)司令官兼第九师师长。不久又任驻闽绥靖第四区(福州)司令官。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了上海淞沪会战。1937年11月任第二军军长兼第九师师长。1938年3月至5月参加了徐州会战。1938年8月5日任第十一军团军团长兼第二军军长。相继参加了武汉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在1939年昆仑关之役中,因所部遭惨败,而受降级处分。1940年5月任第六战区长江上游江防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1942年6月25日任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翌年任总司令。1944年任豫西前敌总指挥,指挥潼关之战。1945年6月26日升任第十一战区副司令官兼山东挺进军总司令及山东省政府委员兼军务厅厅长,负责山东地区的受降和接收工作。同年选任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946年任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兼淮海指挥部指挥官。7月率部参加了苏中战役。1947年3月任汤恩伯第一兵团副司令官,同年秋任第二兵团司令官兼陆军总司令部福州司令部副司令。1948年8月派任徐州 “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九绥靖区及第二兵团司令官,率部参加济南战役。后以第六兵团司令兼蚌埠指挥所主任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任京沪杭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兼第六兵团司令官。4月任金华指挥所主任,5月后改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福建平潭岛后去台湾。后因“平潭岛撤退”被判刑十年。出狱后一直隐居。1974年11月17日在台湾病故。

☚ 李先庚   李向阳 ☛
000033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