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乌头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乌头汤

【方源】:

《金匮》卷上。

【组成】:

麻黄 芍药 黄耆 甘草(炙)各三两 川乌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用法】:

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功用】:

《成方便读》:逐湿,行痹,助阳。

【主治】:

历节,痛痹,脚气,雷头风。

❶ 《金匮》:历节不可屈伸,疼痛,及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❷ 《保命歌括》:少阴寒湿病。
❸ 《增补内经拾遗》:痛痹。
❹ 《眼科锦囊》:雷头风。

【方论选录】:

❶ 《金匮要略心典》: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寒湿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病在筋节,又非如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者。故以黄耆之补、白芍之收、甘草之缓牵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如卫瓘监钟、邓入蜀,使其成功而不及于乱,乃制方之要妙也。
❷ 《成方切用》:历节病即行痹之属也。乃湿从下受,挟风流注,故或足肿而必发热,且更不可屈伸而疼痛,故以甘、芍和阴,麻黄、黄耆通肌肉之阳气,而借川乌之迅发,以行其痹著。
❸ 《退思集类方歌注》:方中余四味用水煮,乌头用蜜煎,蜜煎则乌头之性出,而乌头之气不散,正取其气味俱全,而雄入之势更壮,非徒以蜜能解乌头之毒之谓也,故以乌头名方。细剖其义,耆、芍、甘草牵制麻黄之表散,白蜜牵制乌头以温经,无非欲使寒湿之邪,从关节徐徐而解耳。

【临证举例】:

慢性关节炎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0;2∶35):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其中属中医风痹7例、寒痹16例、湿痹5例、热痹2例,取得较好疗效。除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配合西药激素,余均不经选择地用乌头汤(制川乌60克、麻黄30克、白芍30克、黄耆30克、甘草30克)加味治疗。风痹,加羌活、独活、防风;寒痹,加附片、干姜、桂枝;湿痹,加苡仁、苍术、泽泻;热痹,加石膏、黄柏、生地。煎服,日一剂,六日为一疗程。观察1~2个疗程,痊愈(关节疼痛、肿胀、麻木诸症消失,屈伸自如,恢复正常劳动半年以上者)20例;显效(诸症消失,能参加正常劳动,但半年之内有复发倾向,仍需间断服药以巩固疗效者)7例;进步(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减轻,但恢复正常劳动仍有困难者)2例;无效(诸症无明显改善者)1例。其中痊愈、显效均为风湿性关节炎;进步、无效皆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