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定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定国1621—1662

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南明抗清将领。字宁宇,陕西延安人(一作榆林人)。十岁即参加张献忠起义军,与孙可望、艾能奇、刘文秀等同为献忠养子。大西政权建立,封安西将军,与孙可望等并称四将军。献忠死后,他与孙可望等先入贵州,后进云南,联明抗清。永历六年(1652年)进军广西,大破清军,克桂林,迫使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受明封为西宁王。同年九月进入湖南,在衡州(今衡阳)设伏击杀清帅敬谨亲王尼堪。永历七年,因孙可望图谋袭击,他被迫退往广西。永历十年击败孙可望的进攻,与白文选护永历帝入云南,受封为晋王。永历十一年与刘文秀、白文选联兵大败孙可望,平定叛乱。永历十三年,清兵进入云南,逼昆明,他护永历帝西去。不久,在永昌磨盘山(高黎贡山南段)设伏等待吴三桂军,明大理寺卿卢桂生间道出降,尽泄机密,仅歼清军数千,所部亦损失颇多。此后三年间,他率军在中缅边境作战,多次迎找入缅之永历帝,未获成功。康熙元年(1662年)病逝于军中。其子李嗣兴率余部降清。

李定国

优秀的共产党员、模范党支部书记、伟大的共产
主义战士李定国同志永垂不朽。中共湖南省
委举行追悼会哀悼李定国同志
 新湖南报1963年7月27日
高尚的风格光辉的榜样——悼念和学习李定国
同志(社论)
 新湖南报1963年7月27日
农业英雄李定国
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开展学习李定国运动的决定
(1963年8月6日)
卢心铭光明日报1963年8月10日
新湖南报1963年8月21日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李定国中共湖南省委工作
组等
新湖南报1963年8月21日
向李定国同志学习(社论) 新湖南报1963年8月21日
李定国的故事
学习李定国的革命精神大力加强民兵思想建设
学习李定国,做一个好的共产党员
李定国传
朱德范等
何能彬
郭 森
郭味家
新湖南报1963年8月22日—10月12日
新湖南报1963年8月24日
新湖南报1963年10月6日
湖南文学1963年9期

李定国1621—1662

明清之际农民起义军著名将领。字宁宇(又作鸿远、一人、一纯、霖宇、大绥),初名李如靖,别号小尉迟。绥德(今属陕西省)人(又作云南人、江西人、延安人)。崇祯三年(1630年),参加起义军,从张献忠活动,为其养子。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张献忠在成都建立政权时,为安西将军,监十六营,与刘文秀、艾能奇、孙可望合称四将军。三年,张献忠死后,南下云、贵联明抗清。九年进军广西、湖南,消灭清定南王孔有德、敬谨亲王尼堪,东进江西,南下广东,威名大振。十四年与刘文秀一起粉碎孙可望叛乱,初封为晋王。十五年护送永历帝朱由榔向云南转移。康熙元年(1662年)六月十一日病逝于云南。

李定国1621—1662

明清之际农民起义领袖。字宁宇。陕西榆林人(一作延安人)。十岁参加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在大西军中有“骁将”之称。献忠死后, 与孙可望等四将军于南明永历元年(1647)率部进入云南,坚持确立联明抗清方针。领导义军转战滇、黔、桂、粤境。六年退回云南,受封为西宁王。十年受封为晋王。十二年清军攻入云南,奉永历帝西走永昌。十三年在滇西磨盘山(在高黎贡山南段,当今腾冲、龙陵间)设伏,因叛徒告密未能成功。后退至孟连、孟艮一带,仅剩几千人马,仍坚持作战于境内外。亲率将士与边疆人民开荒种地,作持久抗战准备。病逝于西双版纳勐腊。自入滇后,其军队由汉、彝、傣、佤等多民族组成。善于使用傣族特有的象战法。军纪严明, 采取平等方式对待少数民族, 因而受各族群众支持爱戴。死后,勐腊等地有祀奉他的“汉王庙”。景线、勐腊均有其墓。

李定国1621—1662

明末农民军将领。字鸿远、宁宇,延安(今陕西延安市)人,一说榆林人。张献忠养子,能征善战,在建立大西农民政权中立下功勋。张献忠死后,与孙可望率大西农民军余部入贵州、云南,组织农业生产,安定社会秩序,团结少数民族,建立西南抗清基地。顺治四年(1647)与孙可望等共称王,建立政权,遣使到永历朝廷,商洽联合抗清。九年,大西军北伐,他率东路直趋桂林,打败清军,逼得孔有德自焚,收复广西。湖南衡州战役,又设伏斩清敬谨亲王尼堪,震动清廷,一度扭转西南抗清战局。但渐被孙可望嫉妒,险遭谋害,致使放弃湖南,折入两广。因郑成功军屡误约期,未能会师攻粤;加之瘟疫流行,连续失利。后被永历朝廷封为晋王。十四年,击败孙可望进攻,继续坚持抗清,保护桂王政权,但西南军事虚实尽为孙可望出卖,故屡遭失败。次年,退出昆明,十九年,得知朱由榔被绞死,遂悲愤而死。

李定国1621—1662

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将领。字宁宇,陕西榆林(一说延安)人。张献忠部将。献忠死后,与孙可望等转入云贵,联明抗清。永历六年(1652年)入广西,克桂林,又入湖南。衡州(今衡阳)一役,斩清帅尼堪。因遭孙可望妒忌,退入广西,再退驻云南,被南明永历帝封为晋王。后因孙可望降清,尽告西南虚实,清军大举南攻。永历十三年(1659年)他于滇西磨盘山设伏,因叛徒泄漏未果。后艰苦转战于西南边疆,终于病死军中。

李定国1621~1662

明末农民军将领。字宁宇,陕西榆林人,一说延安人。10岁参加张献忠部农民军,作战勇敢,成长为张献忠四将军之一。张献忠死后,与孙可望等率军移屯云、贵,联明抗清。在云南受永历帝封为晋王。永历十三年(1659年),他在滇西磨盘山(高黎贡山南段,位于腾冲、龙陵之间)设伏,因叛徒泄密,未能歼灭清军。此后他仍在边境艰苦转战,后病死军中。

李定国1621~1662

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领袖之一。字宁宇,又字鸿远陕西榆林人张献忠义子。随张献忠转战于秦、晋、豫、楚等地,作战勇猛,喜读兵法、《资治通鉴》等书,在军中以宽慈著名。大西政权建立后,被封为安西将军。三年(1647年),张献忠战死,李定国率残部南下。九年(1652年),连克桂林、永州、衡阳、威震西南地区。十三年(1656年),迎南明永历帝入滇,被封为晋王,实际执掌永历朝政权。但由于用人不当,导致军心涣散。十六年(1659年),清军围剿,加之大西军另一将领孙可望已降清而大败。永历帝逃入缅甸。十七年(1660年),率军入缅救永历帝,未果。康熙元年(1662年),闻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悲愤而死。

李定国1621—1662

明末农民军杰出将领。字宁宇。陕西榆林人(或作延安人)。十岁参加张献忠部农民军。献忠死后,与孙可望等移屯云、贵,联明抗清。永历六年(公元1652年),进军广西,攻克桂林,孔有德穷蹙自杀。同年入湖南,斩清帅尼堪于衡州 (今衡阳),威名大震。因孙可望忌其威名,预谋杀害,被迫退往广西。后再退屯云南,受明永历帝封为晋王。孙可望叛变降清后,清军尽知西南虚实,乃大举入滇。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他在滇西磨盘山(在高黎贡山南段,当今腾冲、龙陵间)设伏, 因叛徒泄密,未能歼灭清军。后病死军中。

李定国1621—1662

明清之际农民起义军将领。字宁宇, 又字鸿远。陕西榆林人(一说延安人)。崇祯初参加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大西政权建立,授安西将军,监十六营, 为献忠部下四大将之一。献忠牺牲后,与孙可望等移屯云贵,联明抗清。永历六年(1652)东征广西,清将定南王孔有德穷蹙自杀。继败清兵于湖南,斩清帅尼堪。永历十年(1656),又以戡定孙可望叛乱功,进封晋王,遂为支持永历后期的柱石。次年孙可望叛变降清,导清军大举入滇。十三年(1659),清军攻占昆明,他护永历帝避退滇西,后辗转缅甸。康熙元年(1662),病死于军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