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生卒年月不详)元学者。字明远,一字仲公。安仁(今属江西)人。学者称俟庵先生。年轻时仰慕古人,博览天文、地理、医学、卜筮、道家、法家、佛学、诸名家之书。后从陈苑学陆学,“夙夜省察”、“惟日孜孜究明本心”(《宋元学案·静明宝峰学案》)。从其学者满斋舍。著作有《俟庵集》。他重视道德的作用,反对申、韩法家思想和黄、老之学。对当时的道德风气衰败十分不满:“人心积衰,风俗大坏。父诈其子,夫欺其妻,……人亦失其所以为人,举安之而弗悟其非,则是兽之弗若也,不亦重可悲乎!”(《俟庵集·上陈先生书》)认为这种情况是不提倡圣贤之“正学”造成的。他“论学以省察本心为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67),推崇陆九渊“易简之学”。认为人心是道德的渊源与标准,孝友等德行都是人心之推衍。“此心苟得其正,则所谓《书》者此心之行事,《诗》者此心之咏歌,《易》者此心之变化,《春秋》者此心之是非,《礼》者此心之周旋中节。至孝友睦姻任恤,旨此心之推也。”(《俟庵集·与友人书》)他特别强调“诚”,认为道德教育必须出自诚心。因为“此心之灵不可欺”,因而“任他千思百怪,我只是一个至诚”。古今天下,教育者“惟至诚感人深”(《俟庵集·与危太朴》),强调道德修养的必要性:“理之根夫人心者,亦何尝一日泯灭,而非学则不能以自明。”(同上书,《上陈先生书》)修养要“先静其心。心静则视听言动各得其正。静心在于寡欲。”(同上书,《与友人书》)做到没有“一毫私意”,并付诸行动。他对元代传播陆九渊心学起着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