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嘉图·大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嘉图·大卫

李嘉图·大卫1772-1823lijatu dawei,David Ricardo

19世纪初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出身于犹太族家庭,父亲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12岁到荷兰的商业学校学习,14岁回国,协助其父进行业务活动。1814年退出交易所,致力于学术研究。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发表于1817年。该书一发表,就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他本人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他建立了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他直接继承了斯密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并作了重要的发展。他认为价值决定于生产所耗费的劳动,这种劳动不仅指投在商品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而且还包括从生产资料转移过来的间接物化劳动。他还第一个提出了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研究了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他承认利润是商品价值超过工资的余额,地租是利润派生的,是商品价值超过工资加平均利润的余额。从而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关系在分配领域中的表现。此外,李嘉图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中的比较成本学说等。
李嘉图的理论体系的根本缺陷是他不懂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永恒的自然的制度。他的劳动价值论和分配论也有不少错误。特别是他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没有区分开劳动和劳动力,从而不能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资本和劳动的交换,不能说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等问题。但总的来看,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在资产阶级限界内达到了最高峰,对于后来经济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 斯密·亚当   空想社会主义 ☛
李嘉图·大卫

李嘉图·大卫1772~1823Ricardo,Davi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和杰出代表。出身于英格兰伦敦的一个犹太富商的家庭。幼年就学于伦敦,11岁时被送往荷兰阿姆斯特丹犹太教义学校学习。14岁返回伦敦后就跟随其父亲从事证券买卖;1793年便独自经营证券交易,并在4年后就成为年轻的富翁。这一期间,他已经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数学、物理学和地质学的研究。1799年接触到斯密 (A. Smith) 的 《国富论》( “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 之后,就转向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就当时人们所关心的重大实践问题——粮食价格、贫困原因、税收、币值不稳等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马尔萨斯 (T. R. Malthus) 等人进行激烈的争论。1814年退出商界并专心致志于经济学研究。1815年2月发表了 《论谷物低价格对资本利润的影响》 ( “Essay on the Influence of a Low Price of Corn on the Profits of Stock”) 一文,批判马尔萨斯为谷物法进行辩护的各种论据,初步论述了他在地租、利润和工资问题上的观点。在他的朋友詹姆斯·穆勒的建议和支持下,他以此文为基础,写成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1817)。经济学家麦克库洛赫 (J. R. Mc Culloch) 发表书评,对此书给予高度赞扬,使它得以畅销。从此,李嘉图就成了英国经济学界的权威。他有不少朋友、老师都是经济学家,他经常与他们通信,有时集中在他家讨论经济问题。在这种联系的基础上,他们于1820年创立了政治经济学协会,并逐渐形成了 “李嘉图学派”。1819年,他当选为爱尔兰波塔林顿下院议员,并用其余生全力参与下院活动。就其社会政治观点来说,他是一个资产阶级激进分子,要求实行选举改革,主张言论、结社和集会自由,反对宗教专制。
李嘉图把收入分配问题作为其研究的重点,认为确立支配这种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他的分配理论是以其价值论为基础的。他力图通过对交换价值之决定的分析,发现剩余产品的根源,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社会各阶级作出分类,对有关剩余产品的生产、积累和分配方面的各种政策作出分类。在其价值论中,他提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生产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价值量与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重要观点。在分配理论上,他认为,工资不过是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工资的多少决定于工人及其家庭用以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商品包含的劳动量; 而利润和地租不外是对商品交换价值超过工资的剩余部分的分割; 工资与利润、利润与地租都是处于一种彼消此长的相互对立关系之中。就这样,他明确地揭示并说明了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
在阐明上述分配过程中,李嘉图设计了一种模型,证明经济增长过程会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而最后终止。这个模型的核心是他最引人注目的理论贡献——地租规律,即把一定量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不同肥沃程度和距离的土地会产生不等量的利润,而不同的地租便是土地的自然生产力不同的结果。他接受马尔萨斯关于人口的观点,认为以生存工资雇佣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当人口增长时,就需要更多的粮食用以维持生计。这就意味着,人们将逐渐开垦和耕种较贫瘠的土地,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为了租到较好的土地而竞争的结果,佃户就必须向地主支付级差地租。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和粮食需求的扩大,人们将被迫耕种更劣等的土地,并支出更大的生产成本,于是农产品价格上涨。这种动态化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地租加工资将耗尽边际土地的产品,超额利润不断被地主所夺走,资产者的平均利润将因为产品价格上涨所引起的货币工资的提高而下降。当利润率一旦下降到仅能够补偿生产中不可避免的最低风险时,资本积累率将会为零。李嘉图虽然承认技术的进步会起到减缓边际收益递减的作用,但始终坚信生产率的提高难以逆转人口增加和利润下降的 “悲惨前景”。李嘉图认为,当时的英国要避免经济增长“静止状态” 的惟一出路就是从国外进口廉价粮食。由此,他反对“谷物法”,并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论证自由贸易有利于所有的贸易国。这是他的又一重大理论贡献。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些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上都居于绝对优势,它也不必对所有这些商品都进行生产,只应该生产最大优势的商品; 反之,如果它在某些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上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也不必停止所有这些商品的生产,只应停止生产最大劣势的商品。这样,两国各自只生产比较成本有利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彼此都可以得到好处,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的。
虽然李嘉图的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一些矛盾,但是他的抽象演绎分析方法对后来的经济学,尤其是英国经济学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把收入分配问题列为研究重点,也吸引了整个19世纪绝大多数英国经济学家。特别地,他以边际方法所阐述的地租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仍然是当代经济学经典理论的组成部分。

☚ 边沁·杰里米   西斯蒙第·让·沙尔·列奥纳尔·西蒙·德 ☛
000005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