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善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善兰1811—1882近代数学家。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补诸生,幼习训诂词章,十岁热心攻研《九章算术》。后在上海学研中国古代算经及西方传来的微积分学、动力学等。曾入曾国藩安庆营中,同治七年(1868年)由郭嵩焘荐入同文馆任算学总教习,获三品卿衔。曾和英人伟烈亚力、艾约瑟等共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后九卷(补明末徐光启译本)、罗密士的《代微积拾遗》十八卷、侯失勒的《谈天》十八卷,又译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未完成),还译有解析几何、微积分学著作。其于1864年所著《方圆阐幽》,已独立达到微积分初步概念。在天文学方面,宣传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物理学方面则介绍了牛顿的古典力学。他在宣扬近代自然科学时,贯彻了自发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对为《地球图说》作序中宣扬唯心主义认识论的阮元进行了抵制和批驳。其著作辑为《则古昔斋算学十四种》。 李善兰中国清代数学家,近代科学的先驱。浙江省海宁市人。生于1811年,卒于1882年。幼年即爱好数学,后来所学逐渐深入,并与当时的数学家戴煦等人相互切磋。于1845年,发表了“尖锥求积术”,并以求圆的面积为例说明其应用。1852~1859年与英国传教士、汉学家伟烈亚力相约续成徐光启、利玛窦未能译完的《几何原本》后9卷。1867年在南京出版《则古昔斋斋算学》,内容包括自己的撰著、历年累积的数学笔记共计13种24卷。1872年又撰《考数根法》1卷(即判定一个自然数是否为素数的方法)。1868年到北京,任同文馆算学总教习。1858年(清咸丰八年)和韦廉臣等合作编译的《植物学》一书,上海墨海书馆出版,该书是根据英国植物学家詹林德(J.Lindley,1799~1865)所著《植物学纲要》一书中的重要篇章编译,全书8卷,约35000字,有插图200多幅。这本书是介绍西方近代植物科学到中国的第一部著作。李善兰熟悉中国古代植物记述知识,又有足够的创译才能,准确的移植西方植物术语为中文科技术语,他创译的如花器官构造术语:萼、花瓣、心皮、子房、胎座、胚、胚乳等,分类学上的伞形科、石榴科、菊科、唇形科、蔷薇科、豆科等沿用至今。 李善兰 051 李善兰1810—1882数学家、翻译家。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1850年以后,与英国的传烈亚力合译了《几何原本》后9卷,完成了徐光启未竟之业。创造了诸如“代数”、“微分”、“积分”与数学名词术语。《代数学》(13卷)是中国第1部符号代数学读本。《谈天》(18卷)正确介绍了哥白尼学说。与英国人艾约瑟合译的《重学》,即力学的一部分。将牛顿三大定律首次介绍到中国。此外尚译有《植物学》、《数理》、《圆锥曲线说》 (3卷)。著有《则古昔算学》13种24卷。 ☚ 徐光启 徐寿 ☛ 李善兰 168 李善兰1811—1882清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翻译家。中国近代科学事业的先驱、近代数学教育的鼻祖。字竞芳,号秋纫,浙江海宁人。自幼酷爱数学,天资聪颖。10岁读《九章算术》,无师自通。15岁习《几何原本》前6卷,尽解其意。其后又研习 《测圆海镜》、《勾股割圆术》等。先后结识数学家顾观光、张文虎、汪曰桢、戴煦、罗士琳等,相互切磋学术,其数学造诣日臻精深。1845年发表具有积分思想的研究成果——尖锥术。1852年至1859年到上海墨海书馆与传教士伟烈亚力 (A. Wylie)等合作翻译出版西方近代科学著作。使解析几何、微积分、牛顿力学、哥白尼日心说、近代植物学等传入中国。在无先例为参照的情况下,创译“代数”、“函数”、“方程式”、“微分”、“积分”、“细胞”、“植物”等科学名词,贴切恰当,沿用至今。对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有开创性的贡献。1860年与徐寿、华衡芳等积极参与洋务运动中的科技学术活动。1868年被荐任北京同文馆天文算学总教习。从事数学教育十余年。审定《同文馆算学课艺》等数学教材,培养一批数学人才。其数学研究“仰承汉唐,荟萃中外”,在圆锥曲线论、级数、数论等多方面都有所建树,自成一家,达中国传统数学相应领域之顶峰。其著作在当时“业畴人者,莫不家备一编,奉为圭臬”,影响颇大。尖锥术、垛积术、素数论为其三大数学成就。(参见尖锥术、垛积比类、考数根法诸条)。主要著作有: 《则古昔斋算学》、《考数根法》、《垛积比类》等。译著有:《几何原本》后9卷、《代数学》13卷、《代微积拾级》、《曲线说》3卷、《谈天》18卷、《植物学》8卷、《圆锥曲线论》3卷、《重学》13卷。 ☚ 戴煦 邹伯奇 ☛ 李善兰 095 李善兰清末数学家、翻译家。与人合译《谈天》18卷,全面介绍当时天文学各方面的成就与发现,如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使西方近代天文学第一次系统传入我国。著有《麟德术解》,是对唐代李淳凤编的《麟德历》的研究成果。 ☚ 王贞仪 邹伯奇 ☛ 李善兰 李善兰1811-1882Li Shanlan中国近代数学家。字壬叔, 号秋纫。浙江海宁人。10岁通《九章算术》,15岁通 《几何原本》。又读过 《测圆海镜》、《勾股割圆》等著作,对数学有浓厚兴趣,决心毕生致力于此。后又结识当时国内外一些数学学者, 经常在一起钻研探讨古今数学问题, 眼界更为开阔, 对数学研究日益加深。陆续写出 《四元解》、《元圆阐幽》、《垛积比类》、《对数探源》、《对数尖锥变解法》、《级数回术》、《考数根法》等著作。其中, 《方圆阐幽》能独立地达到微积分的初步概念,《考数根法》得出了一些关于二项定理系数的恒等式和判定素数的定理。1852年(咸丰二年),到上海,亲身目睹了中华民族为西方列强欺辱的情景, 同时也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到西方学术。从而认识到, 中国如欲独立富强, 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 遂着手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他花费四年心血, 克服重重困难, 与伟烈亚力合作译出 《欧几里得原本》 (即 《几何原本》) 后九卷, 名 《读几何原本》。又与他人合作, 译出 《代数学》、《微积拾级》、《重学》 (力学)、《谈天》 (天文学)、《数理》、《植物学》等书,作了开创性的工作。1863年(同治二年)入曾国藩的幕府, 与容闳、华蘅芳、徐寿等同处。重印了所有著作,最著者有《则古昔斋算学十四种》。1869年, 被任命为同文馆数学总教习, 培养不少人才, 清政府赐给他总理衙门章京、户部郎中、三品卿衔。1882年 (光绪八年) 病逝。 ☚ 严复 徐寿 ☛ 李善兰 李善兰1811—1882Li Shanlan晚清数学家.浙江海宁人. 幼年自学 《九章算术》,及长自学利玛窦、徐光启合译的 《几何原本》前6卷. 后来在数学、天文方面已有较深造诣,并和江浙一带的数学家建立了广泛联系. 到1845年,他已完成了 《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等几部重要数学著作,以中国传统的垛积术和极限思想为基础,创立了一种属于微积分初期阶段工作的 “尖锥术”. 此后,他又写成《垛积比类》一书,对中国古代的垛积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并导出了一批富有独创性的结果. 1852年他到上海,不久就开始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后9卷 (1857),1859年,他们翻译了 《代微积拾级》 18卷,这是传入中国的第一部西方高等数学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当时制定的数学译名有不少延用到现在. 李善兰与伟烈亚力以及另外两名英国人艾约瑟、韦廉臣还翻译了 《代数学》、《圆锥曲线说》、《谈天》、《重学》、《植物学》等一批西方科学著作,开辟了中国研究与发展自然科学的一个新时期.晚年,任北京同文馆算学总教习,培养了不少数学人才,在此期间还写出了数论专著《考数根法》(1872),在素数论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 他的一生为中国近代科学及科学教育事业的开创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徐光启 华罗庚 ☛ 李善兰 李善兰1811—1882Lishanlan中国数学家。晚清浙江海宁人。9岁读 《九章算术》, 引起对数学的兴趣, 14岁自学 《几何原本》前6卷。30岁以后在数学、天文学方面造诣渐深,到1845年已完成《方圆阐幽》、《孤矢启秘》、《对数探源》等几部重要数学著作,以中国传统的垛积术和极限思想为基础, 创立了一种属于微积分萌芽状态工作的“尖锥术”,以此为基础导出了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此后又写成《垛积比类》,对中国古代垛积术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与推广。导出一批富有独创性的成果, 其中有在现代组合数学中颇为重要的李善兰恒等式。1857年他与英国传教士合译并且出版 《几何原本》后九卷,1859年出版了 《代微积拾级》,是译成中文的第一部西方近代数学著作,随即翻译出版了《代数学》、《圆锥曲线说》、《谈天》、《重学》、《植物学》等一批西方科学著作,开辟了中国科学史上的一个新时期。晚年担任京师同文馆算学总教习, 培养了一批数学人才, 在此期间还写出了高水平的素数论专著 《考数根法》1872。 ☚ 梅文鼎 姜立夫 ☛ 李善兰1811—1882近代数学家、翻译家。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1868年起任同文馆算学总教习直至逝世。曾合译及独译《几何原本》(后九卷)、《重学》、《谈天》等著作,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撰有《则古昔斋算学》十三种二十四卷。在尖锥求积术、素数的判别定理等方面多有研究,其“李善兰恒等式”为世界学者公认。 李善兰 李善兰李善兰 (1811—1882),中国数学家。字壬叔,号秋纫,清代浙江海宁人。“方年十龄,读书家塾,架上有古九章,窃取阅之,以为可不学而能,从此遂好算”。1852年到上海,在英人开设的 “墨海书馆” 从事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翻译工作。1861年,与徐寿、华蘅芳 (1833—1902) 等同入曾国藩幕府。1868年到北京,在同文馆任天文数学方面的总教习。李善兰是中国近代最有成就的数学家。创造了许多数学名词和术语,如 “代数”、“微分”、“积分” 等,这些名词一直沿用至今。数学中的许多符号,如 “=”、“+”、 “ ☚ 查理·达尔文 焦耳 ☛ 李善兰 李善兰李善兰 (1811—1882),中国数学家,字壬叔,号秋纫,清代浙江海宁人。“方年十龄,读书家塾,架上有古九章,窃取阅之,以为可不学而能,从此遂好算”。1852年到上海,在英人开设的 “墨海书馆”从事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翻译工作。1861年,与徐寿、华蘅芳 (1833—1902)等同入曾国藩幕府。1868年到北京,在同文馆任天文数学方面的总教习。 ☚ 查理·达尔文 焦耳 ☛ 李善兰1811—1882清末数学家。字壬叔,号秋纫,原名心兰,字竞芳。浙江海宁人。少时从陈奂治经学,于数学用心极深。十岁能演《九章算术》。十五岁通《几何原本》前六卷。三十八岁时撰成《对数探源》、《弧矢启秘》、《方圆阐幽》、《四元解》、《麟德术解》等书。他发明的“尖锥求积术”是中国数学史的一个创举。咸丰三年(1852)在上海结识英人伟烈亚力,遂合译《几何原本》后九卷、 《代微积拾级》、 《谈天》。同时又与艾约瑟合译力学专著《重学》,与廉韦臣合译《植物学》。同治七年(1868),任京师同文馆算学总教习。生前将全部数学著作辑为《则古昔斋算学》,由曾国藩资助刊刻出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