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卓吾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卓吾墓

 

(明)于奕正

此翁千古在, 疑佛又疑魔①。
 未效鸿冥去②,其如龙亢何③?
 书焚焚不尽④,老苦苦无多。
 潞水年年啸⑤,长留君浩歌。
 

【题解】
 李卓吾(1527—1602)名贽,明代思想家,因持反对礼教的异端思想入狱自杀,其墓在通县北门。此诗赞扬了李贽反权威的战斗精神,表达了对李贽的崇敬之情。
 【作者】
 于奕正(1594—1636),明代文学家。初名继鲁,字司直,直隶宛平(今属北京)人。平生好古,崇祯五年时编《天下金石志》,八年又与刘侗合编《帝京景物略》,后客死南京。诗学竟陵,有《朴草诗》。
 【注释】
 ①此句言李贽不信神佛权威的思想。②鸿冥:即“鸿飞冥冥”之省。意为鸿雁飞向又高又远的空际,喻远走高飞,全身避害。唐李白《唐汉东紫阳先生碑铭》: “代业黄老,门清儒素,皆龙脱世网,鸿冥高云。”③龙亢:《周易·乾卦》:“上九,亢龙有悔。”唐孔颖达疏:“上九,亢阳之至,大而极盛,故曰亢龙,此自然之象。”后因以“龙亢”指一种亢阳、刚烈之气。唐白居易《哭刘敦质》诗: “龙亢彼无悔,蠖屈此不伸。”④此句言李贽的《焚书》、《续焚书》等著作虽遭禁被焚,却仍然广为流传。⑤潞水:即潮白河,为北运河上游,在通县境内,因东汉路县故城在此而得名。⑥浩歌:放声高歌。《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李卓吾墓

明思想家、文史家回族※李贽(字卓吾)墓。李贽因反对封建礼教和假道学,被诬告,避居通州(今北京通县)。万历三十年(1602)春,复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下狱。三月十五日,自刎而亡。其友马经纶遵遗嘱,按回族习俗,安葬于通州北门外马氏庄迎福寺侧,墓前立有焦竑书“李卓吾先生墓”碑,碑阴刻有詹珍光书《李卓吾碑记》和《吊李卓吾先生墓二首》。1954年该墓迁至城北大悲村,1983年又移至城北公园西畔。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