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葡萄糖测定
临床常用测定血中葡萄糖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还原法: 一般都采用 Folin-吴宪法。葡萄糖的醛基有还原性,在热碱溶液中可将二价铜还原成氧化低铜,后者再与磷钼酸作用,将六价钼还原成含三价钼的钼蓝,与同样处理的葡萄糖标准液比色,即可求得其含量。本法正常值空腹静脉血血清为80~120mg/dl。就血浆中水分(94%)较红细胞中的水分(72%)为多来看,全血的测定值应较血清或血浆低。但由于红细胞中还原型的谷胱甘肽量大,可使全血测定值较血浆或血清高,二者抵消,故血浆或血清的正常值与全血近似。全血比起血清或血浆来,红细胞对本测定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用血清或血浆比用全血所测得值的波动小。空腹动脉血和毛细血管血分别较静脉血的血糖值高10mg/dl和4mg/dl。在此法中起还原作用的不仅有葡萄糖,还有其它糖类、谷胱甘肽、葡萄糖醛酸、核糖、尿酸、维生素C、肌酐和肌酸等,故实际上此法测定的是血液中还原物质的总量,较血中葡萄糖实际量约高10~20%。由于血液中非糖还原物质的浓度较为恒定,故对所测血糖含量的变化,并无太大影响。
缩合法: 此法对检出葡萄糖有较高的特异性,不受葡萄糖以外其他物质的影响,故测得的是真正葡萄糖值(真糖值)。其原理是葡萄糖在热醋酸溶液中可与邻甲苯胺缩合成蓝绿色的Schiff碱,颜色深浅与葡萄糖量成正比。测定时分别向被检血清或血清的无蛋白滤液和葡萄糖标准液中加邻甲苯胺显色剂显色,然后对比其光密度,即可算出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空腹血清中葡萄糖正常值为70~100mg/dl。
酶学法: 其原理是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分解为葡萄糖酸及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生成新生态氧,可使邻联甲苯胺显蓝色。葡萄糖氧化酶对葡萄糖有高度专一性,故测得的是真糖值。生理情况下如饱餐、大量摄取糖和精神刺激可使血中葡萄糖暂时升高。糖尿病时,组织对糖的利用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和皮质醇增多症时,糖原分解加快,都可使血中葡萄糖增加;在颅内病变、窒息和全身麻醉也可使血中葡萄糖升高。胰腺炎和胰腺恶性肿瘤时,血葡萄糖也可增加。生理性血中葡萄糖过低,见于妊娠后期、哺乳期、禁食等。胰岛细胞瘤时由于血中葡萄糖利用和转为糖原较快,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时糖异生减弱和肠道吸收糖减弱,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糖原分解及肠道吸收糖减少,严重肝病时因糖原贮存减少及应用胰岛素治疗过量等都可使血中葡萄糖含量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