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
疑问代词 一、用于动词前作宾语或用于介词“乎”前作介词宾语,询问处所。 义即“哪里”。 ❶ 人曰:“往之所谓尧者果乌在哉?”(《柳河东集·舜禹之事》)——句义:人说:“过去所说的尧果真在哪里呢?” ❷ 君子乌乎取?(《柳河东集·送贾山人南游序》)——句义:君子从哪里获取? 二、用于动词前或助动词前表示反诘。义即“哪”、“哪里”、“怎么”。 ❶ 故乱世之主,乌闻至乐?(《吕氏春秋·明理》)——乌闻至乐:哪能听到最优雅的音乐?❷ 不知言之人,乌可与言?(《韩昌黎文集·五箴·言箴》)——乌可与言:哪能跟他交谈?❸ 安国毅然正色曰:“我首可得,我节不可夺。唯知竭诚死王事,王命,乌敢辱?”(《宋史·吴安国传》)——死王事:为王事而殉身。 ❹ 三纲且不知,乌足与言乎?(《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复三年》)——句义:三纲都不懂,哪里值得跟他说话呢?三纲:封建道德,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❺ 今朝廷不设谏官,御史职当言路,即谏官也,乌可坐视得失而无一言?(《元史·李元礼传》)——御史职当言路:御史就处于向皇帝进谏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