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Lǐ

现行常见姓氏。为我国第二大姓。分布很广,几遍我国各地: 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淄博、平邑,山西之太原、大同,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灌阳、田林,云南之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满、蒙、回、藏、苗、壮、彝、水、侗、畲、傣、白、佤、京、瑶、土、黎、怒、仡佬、土家、傈僳、景颇、基诺、哈尼、东乡、高山、布依、纳西、拉祜、锡伯、朝鲜、保安、裕固、鄂伦春、维吾尔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赢姓,高阳氏生大业; 大业生女华; 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因官命族,为理氏。夏商之季有理徵为翼隸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其妻契和氏携子利真逃于伊侯之墟,食李子而得全,遂改理为李氏。”
❷又注: “徐氏,邴氏、安氏、杜氏、胡氏、弘氏、郭氏、麻氏、鲜于氏、张氏、阿布氏、阿跌氏、舍利氏、董氏、罗氏、朱邪氏,并以功从唐国姓为李氏。” (按: 因功改从李氏者如: 李𪟟, 离狐人, 本姓徐名世𪟟,字懋功,初事李密,后归唐,屡建大功,赐姓李; 李粲,滑州人,本姓丙 (或作“邴”),唐高祖与之厚,授宗正卿,封应国公,赐姓李; 李抱玉,河西人,本姓安,名重璋,因安禄山反,遂改姓名为李抱玉; 李伏威,章丘人,本姓杜,因献款高祖,入朝为太子太保,赐姓李。
❸又,或为茹姓、王姓所改。《中文大字典》据《唐书》注: 李怀光,靺鞨人,本姓茹。父常徙幽州,为朔方将,赐姓李; 又,李全略,原姓王氏,名曰简,王武俊裨将,穆宗时官横海军节度使,赐姓名李全略。《姓氏词典》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亦载: “略阳(今甘肃秦安县东南)李氏,出自廪君之后; 鸡田 (在今宁夏东南境)李氏,本阿曲部落阿跌之族,至光进,赐姓李氏; 武威李氏,出自安氏; 代北李氏,出自沙陀朱耶 (按: ‘耶’,或作 ‘邪’) 氏;渤海李氏,靺鞨人茹常,为朔方部将,以战 (功) 多赐姓,更名嘉庆; 西域李氏,赐姓; 河南李氏,后魏叱李氏所改。”
❹ 《姓氏考略》 注云: “理、李古字通,老子因祖为理官,以为姓。望出陇西。”
❺又据《北史·李士谦传》 云: “赵郡李氏,为赵将武安君(李牧) 之后,李左车其先也。”
❻又据《晋书·后蜀载记》注云: “李特, 蜀賨人。” 賨人, 我国古代“古夷蛮”之一枝。
❼又: 后唐明宗,本姓邈佶烈氏,李克用养为子,继庄宗即位; 潞王本姓王氏,明宗养为子,即帝位,俱姓李; 李存孝,本姓安,名获思,克用养为子,遂冒姓李氏。
❽ 《续通志·氏族略》 载:“(唐) 太宗置松漠都督府,以契丹首领库克都督,封无极男,赐姓李; 玄宗复置都督府,以契丹大帅达年嘉哩为都督,赐姓名李秀; 贞观初,有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赐姓李; 唐末,拓跋思恭讨黄巢有功,复赐姓李氏。
❾元代有李廷,本金人富察氏,金末来中原,以李为氏。
❿明初赐元人绰罗姓名曰李贤; 观音保曰李观; 绎嘉奴曰李显忠; 阿尔实曰李从善。(11)《清通志·氏族略》载: 清代高丽族(今称朝鲜族) 亦有李氏,“散处黄河套平安道等地方。镶蓝旗包衣人。”(12)为清满族姓之富察氏、李佳氏、萨克达氏、罕楚氏、乌库里氏等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13)鲜族之李,历史上赐姓,据史载: “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改六部之名,乃赐姓。杨山部为梁部,姓李。”(14)土家族之“李”,则源於图腾崇拜,以虎为图腾,因以命族并以为姓。土家语之lǐ,实即虎意,谐汉姓“李”而为姓。(15)苗族之“李”,分布於贵州之雷山、台江。因名取姓。相传清代登记造册时,依名取姓,有名“里”者,乃田地之意,遂谐lǐ音为“李”姓。(16)佤族之李,则由“央荣”氏所改。(17)景颇族之李,为“木日”、“普贯”氏所改。(18)基诺族之李,由“吉武卜撒”所改。(19)彝族之李姓,来源颇纷,周卑普(歧路族)、斥普(梨族)、地哈勺普(鼠族)、趣巢普(侍臣族)、德普(地族)、丝古普(神名族)皆借汉姓“李”为姓。又为烈显普(用长筏渡江之家)之分族。(20)回族之李姓来源有二:其一,为林姓所改。明李贽,回族,本姓林,后改姓李。其二,从汉姓。回男伯德那娶汉女李氏,其后从母姓而为李姓。(21)土族之李,乃李克用之后。元代西宁州“诺延”(官人)李南哥率部降明,授世袭指挥使,称李土司。相传其为沙陀国(突厥)李克用之裔,因克用助唐有功,赐姓李,袭用至今。(22)裕固族之李,则由鄂盖尔氏所改,本户族名,因以为姓。后或改单音姓李、高。注(13)——(22)见《中国人的姓名》。
李姓大族,其出既久,又广收博揽,融古今众多氏族为一,人材辈出,文武皆栋梁。春秋时楚有李耳(即“老子”),道家奉为始祖;战国时赵有李牧;汉代有李广;唐代有李世民、李白;明代有李自成;当代有李四光,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

李lǐ

❶果木名。劉歆《甘泉宮賦》:“女貞鳥勃,桃李棗檍。”
❷姓。班固《幽通賦》:“養游睇而猨號兮,李虎發而石開。”李,指李廣。


李树。《召南·何彼矣》二章:“何彼矣, 华如桃李。” 毛 《传》:“,犹戎戎也。”华,古花字。《本草纲目》李时珍〔集解〕:“李,绿叶白花,树能耐久,其种近百。其子大者如杯如卵,小者如弹如樱。其味有甘、酸、苦、涩数种。其色有青、绿、紫、朱、黄、赤、缥绮、胭脂、青皮、紫灰之殊。其形有牛心、马肝、柰李、杏李、水李、离核、合核、无核、匾缝之异。”《王风·丘中有麻》三章:“丘中有李,彼留之子。”留,姓。子嗟是字。留之子,留子嗟之子。《小雅·南山有臺》三章:“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杞,枸杞。
☚ 苍蝇   尨 ☛

读音l·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良士切,上,止韵。
❶姓,中国的大姓之一。
❷木名,李树为落叶乔木,花白色,果实名李子;紫红色或黄色。

上一条: 下一条:

〔li〕 bid lid.
李树 〔li shu〕 ndut lid.
李子 〔li·zi〕 bid lid.

ㄌㄧˇ2494见「李父」、「李仔」、「李耳」、「李囝」、「李行」、「李沛」、「李果」、「李咸」、「李崽」、「李子木」、「李囝树」、「李张病」、「李麻子」

李lǐ

❶落叶小乔木,开白花。果实叫李子,多为黄色或紫红色,是常见的水果。
❷姓。
★桃李 行李
李四光(1889-1971年)原名仲揆,湖北黄冈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他创立了地质力学,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❶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花,叶子倒卵形。果实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子丨桃~丨~代桃僵丨瓜田~下丨投桃报~丨夭(yao)桃秾(nong)~丨桃~满天下。
❷姓:张冠~戴。
○行(xing)~(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

李lǐ

❶ 落叶乔木,卵形叶,果实味酸,是普通水果。
❷ 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❸ 姓。

李li

李鬼1 李子 桃李 行李 李子树 行李卷儿 李代桃僵2 李郭同舟3 瓜田李下4 张冠李戴 投桃报李 夭桃秾李5 桃李满天下

李lǐ

指李树的花,春天开: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飞。(二七·624)


李lǐ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果木部 > 喬木 > 李
李  lǐ

亦稱“嘉慶李”、“嘉慶子”。果木。薔薇科。落葉喬木。葉倒卵形。花白色。果球形,紫紅或黄緑色。果可生食或加工蜜餞。核仁、根入藥。產於我國中部及山東等地。始載於先秦典籍。《詩·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孟子·滕文公下》:“井上有李,螬食實者過半矣。”唐·白居易《嘉慶李》詩:“東都緑李萬州栽,君手封題我手開。”宋·唐慎微《證類本草·草部·李核仁》:“《食醫心鏡》:‘李,味酸,無毒’。”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一·李》:“〔釋名〕嘉慶子。”又“〔集解〕時珍曰:‘李,緑葉白花,樹能耐久,其種近百’。”參閱明·蘭茂《滇南本草·李子》。

李【同义】总目录


李嘉庆子

李lǐ

〖名词〗
姓(2)。《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李家的孩子名叫蟠的,十七岁,爱好古文。《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杨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君享年五十九岁,嘉祐某年某月甲子,安葬在真州的杨子县甘露乡某处的墓地,夫人姓李。

*li

C0EE
❶树名。李子树,落叶乔木,叶倒卵形,花白色,果实球状,黄色、紫红色或青绿色,可生食。
❷指这种树结的果实,即李子。
❸[行李]xingli出门时携带的包裹箱子等。
❹〈文〉星名(见《史记》)。
❺姓。

水果

水果

桃:桃(桃子;雪~;早~;蟠~;扁~;蹊~) 仙果 仙木 妖客 余甘尉 短命花
仙桃:宫桃 灵桃 鸭桃
梨:梨(梨子;红~;黄~;白~;沙~;安~;雪~;甜~;酥~;酸~;洋~;霜梨) 快果 蜜父 淡客玉乳 果蜜宗 文林郎 百损黄
橘:橘(橘子;橘奴;密橘;霜橘) 珠颗黄团 三十子
橘的一个品种:柑(柑子;柑橘;霜柑)霜包 霜苞
金橘:山橘 卢橘 夏橘 黄金丸 黄金弹
成熟的橘或橘皮:黄苞
橙子:橙(黄橙) 广柑 广橘 黄果 金毬 鹄壳
橘实的美称:金衣丹
香蕉:龙牙蕉
枇杷:蜡儿 蜡兄 卢橘 炎果 黄金丸
桑果:葚(桑葚) 椹(桑椹) 桑黮 桑实
杏子:杏(~仁;红~) 甜梅 艳客
李子:李(红~;郁~;嘉庆李) 嘉庆子
芒果:檨 木亡果
苹果:苹(秋~满树) 柰(柰子)
柚子:柚(香柚) 文旦 文当
石榴:榴(楉~;若榴;海~;珠榴;安石榴) 金樱 丹若 天浆 涂林阿措 村客 若留 石醋醋 锦香囊
樱桃:樱 含桃 荆桃 牛桃 李桃 莺桃 麦英 石蜜 朱茱 崖蜜
樱桃的美称:珠樱
樱桃的一种:
荔枝:荔(荔子;荔支;丹荔) 离枝 离支 侧生 红罗 白啖 红云 晚红 香囊 皴皮(皴皮生) 绛衣娘御仙花 赬虬珠 水晶丸 玉真子状元红 水浮子
桂圆:龙眼 龙目 龙珠 圆眼 比目 益智 骊珠 燕卵 鲛泪 聪明丸绣水团 荔枝奴
猕猴桃:杨桃 苌楚
葡萄:葡(葡桃) 萄(~酒) 蒲桃 蒲陶 玄玉 玄珠 月支藤
无花果:蜜果 映日果 木馒头 底珍树
传说中的仙果:云实象果
新鲜的水果:鲜货

☚ 果实名   穗子 ☛

李plum

蔷薇科李属,多年生落叶果树,小乔木或灌木。学名Prunus spp.。
种类起源与分布 李属植物有30种以上, 栽培李除中国李外有欧洲李(P.domestica L.)、美洲李(P.a-mericana March.)和加拿大李(P.nigra Ait.)。在中国栽培最多的是中国李。中国李原产中国, 是中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如早在《诗经》中载:华如桃李,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管子》(公元前685年)有: 五沃之土,宜梅李记载;《齐民要术》(公元533~543年)中关于李的品种和栽培技术, 已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可见中国栽培李已有3000年以上历史。到6世纪初,李的栽培已很普遍。
日本所栽的李是古代从中国传去,最近100年内又从日本传往欧美。美国用中国李与美洲李杂交, 育成多数种间杂种。欧洲李在欧洲栽培已有2000年历史,在世界李生产中占比重大,100多年前引入中国山东烟台栽培, 近数十年又引至河北昌黎及北戴河一带, 因其喜干燥气候, 目前在华北及新疆稍有栽培。美洲李在东北有少量栽培。
李在中国栽培广泛,各地均有分布。但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四川、广东、福建、陕西、辽宁等省栽培较多。其中著名产区有浙江嘉兴、桐乡、镇海、诸暨, 江苏南京, 安徽肖县, 河南偃师, 辽宁锦西, 福建永安、永泰等地。
1988年世界李产量约659万吨, 最多的是欧洲,其次是亚洲, 再其次是北美洲。其中以罗马尼亚、苏联、美国、南斯拉夫、中国等国为多。
特征与特性 李品种不同, 但形态特征, 结果习性等有共同特点。
形态特征 中国李树高5~10米。小枝光滑无毛,红褐色; 2年生枝为黄褐色,枝上有时有刺。叶片幼时为席卷状或对折状, 光滑无毛, 互生, 基部边缘或叶柄上常有蜜腺。花单生或2~3朵簇生,有短柄,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 花瓣和萼片均为5; 雄蕊20~30,雌蕊1, 子房无毛, 1室具2胚珠。果实为具有1个种子的核果,有缝合线, 无毛, 常被腊粉; 核两侧扁平,光滑, 稀有沟和皱纹(见图)。欧洲李小枝和叶背有短柔毛。果实多为蓝黑色。
生长结果习性 幼树生长迅速。中国李结果早,2~4年开始结果, 6~8年进入盛果期, 丰产品种单株产量可达200千克以上。在华北一带寿命可达30~40年或更长。欧洲李和美洲李仅有20~30年。根系分布较广而浅, 须根发达, 水平分布常比树冠大1~2倍。花芽侧生,为纯花芽, 有单生花芽, 也有与叶芽并生而为复芽; 顶芽为叶芽; 1个花芽开放的花数多为3朵,欧洲李和美洲李常为1~2朵。中国李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实。一般延长枝先端发2~3个发育枝或长果枝, 其下则为短枝、短果枝或花束状果枝,层性较明显。潜伏芽寿命较长, 极易萌发, 树冠特点是短枝多, 长枝少。幼树抽生发育枝和长果枝较多,虽能形成花芽,但结实力差; 至初果期, 多在骨干枝的中下部形成短果枝和少量中、长果枝, 坐果率高, 果个大; 随树龄的增长, 长、中、短果枝逐渐减少, 花束状果枝迅速增加; 进入盛果期, 以花束状果枝和短果枝为主, 欧洲李和美洲李则以中、短果枝为主, 杂交种介于两者之间。花束状果枝结果当年, 顶芽向前延伸很短, 并形成新的花束状果枝, 如此可连续结果4~6年, 当营养不良时, 有的花束状果枝结果当年不能形成花芽而成为叶丛枝, 但在条件改变时, 个别花束状果枝也能抽出较长的新梢, 转变为短果枝或中果枝。有些发枝力强的品种, 中、长果枝结果后仍能抽出新梢, 形成新的中、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 发展为小型枝组, 但结实力不如由发育枝形成的枝组高。生长旺盛的树易发生二次枝, 其中发生较早而充实的也能形成花芽。潜伏芽萌发的枝条, 能形成多年生的花束状果枝群。

1. 花枝; 2. 果枝; 3. 核


物候期 在江苏南京, 早黄李于2月下旬花芽膨大,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始花, 从始花到盛花末期仅4~5天。落果有3次: 第一次在花后7~10天, 约在4月中旬, 主要是不完全花; 第二次在第一次之后10~15天,约在4月下旬, 主要是未受精或受精不良所致,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之后2个星期,约在5月中旬,正是硬核期。落果主要是水分、养分不足引起。果实发育动态呈双S形, 同一般核果类, 6月中旬成熟, 6月上旬花芽开始分化, 7月上旬萼片形成, 8月上旬花瓣形成, 9月上旬雄蕊形成, 以后进入性细胞形成阶段。叶芽3月下旬萌发, 4月初展叶, 4月上中旬抽梢,5月上旬为生长高峰。6月上旬新梢停长, 11月中下旬落叶。根系2月下旬开始生根, 5月至6月生长最旺, 7月至8月地表温度达40℃以上时, 10厘米以上土壤中的根系停止生长或死亡; 8月下旬至9月,如气温和水分条件适宜, 也有一段生长量不大的发根过程。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李的抗寒性因种类和品种而不同。乌苏里李(P. ussuriensis Kov. et kost.)抗寒性最强, 美洲李较强, 欧洲李较弱, 中国李居中。北方的窑门李、红干核李和黄干核李等品种,可耐-35~-40℃的严寒; 但长期生长在南方的芙蓉李、槜李等,则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差。中国李对水分的适应性较强, 在干旱和潮湿地区均能生长, 欧洲李和美洲李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要求较高。李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保肥保水力较强的粘重土地为宜, 对盐碱土的适应性也较强, 在瘠薄土壤上亦能有相当产量。但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易致根群枯死或发生树脂病。土层浅且过于干燥的沙质土, 不但生长不良, 且果实近成熟时易发生日烧病。李对光照要求不如桃严格, 在阳坡和阴坡均能生长良好。
主要品种 中国李约有800多个品种。根据果皮和果肉的颜色可分为红皮李类和黄皮李类。红皮李中有黄肉和红肉, 黄皮李中只有黄肉, 尚未发现红肉。根据果实的软硬可分为水蜜李类和脆李类。欧洲李约有950多个品种,海特立克氏根据果皮颜色分为绿皮或黄皮李、黑紫或蓝皮李、微红或微红紫皮李3类。中国主要品种有: ❶槜李。又名醉李。产浙江桐乡、嘉兴、硖石、杭州等地。果实扁圆形, 平均重48克; 果皮厚,底色黄绿,彩色暗紫红; 果肉淡橙黄色, 肉质致密,经4~5天后熟, 变软, 汁液多, 具香气, 味甘美;粘核,品质极上。7月中旬成熟。
❷芙蓉李。又名浦李。产福建永安、永泰等地。果实圆形, 平均重46.8克; 果皮较厚, 淡红色; 果肉深红色, 质脆, 甜酸适度, 品质优。7月上旬成熟。丰产,宜加工或鲜食。
❸蜜李。产福建永安、永泰等地。果实扁圆形, 重21~29克; 果皮黄绿色, 缝合线红色是本品种主要特征;果肉致密,味甘美, 宜鲜食。7月中下旬成熟, 最丰产。
❹秋李。辽宁锦西地区栽培较多。果实平均重25克, 紫色, 品质良好。8月上旬成熟。丰产。
❺牛心李。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果实近心脏形, 平均重30克;果皮深红色;果肉淡黄色, 品质佳。8月上中旬成熟。抗寒力强。
此外, 中国各地其他优良品种有浙江桐乡的红美人李, 辽宁复县的大红袍李, 吉林的大黄李, 河北昌黎的五香李, 北京近郊的晚红李、小核李, 山东的郁黄李、平顶香李, 安徽肖县的肖县紫李, 福建连城的水李, 广东曲江的南善李, 贵州湄潭的青脆李, 四川江安的江安李等。欧洲李品种绿皮的有Admiral, 黄皮的有Grisborne, 红皮的有Victoria, 蓝紫皮的有Early Fovorite、Blue Rock。美洲李品种有牛心李和玉皇李等, 樱桃李有红果、黄果和黑果等品系。
栽培技术要点
繁殖 方法有嫁接、实生、分株和扦插。生产上多用嫁接繁殖。常用的砧木有李、毛桃和山桃3种。❶李砧在东北中部常用。对低洼粘重土壤适应性强,根头癌肿病少; 缺点是抗旱、耐寒力较差, 并极易发生根蘖。
❷毛桃砧南方惯用。和中国李嫁接亲合力很强,与欧洲李亲合力弱, 适宜疏松沙质或砾质土壤, 耐旱力强, 幼苗生长快, 早果丰产; 缺点是不耐低洼粘重土壤, 且易患根头癌肿病, 寿命短, 嫁接部位过高时有下粗上细现象。
❸山桃砧与中国李的多数品种亲合良好, 但与欧洲李亲合不良, 比毛桃砧耐寒力强, 适于北方地区; 缺点同毛桃砧。常用枝接和芽接, 李枝皮层较薄, 不宜用剥皮芽接, 用带木质部嵌芽接可提高成活率。李大多数品种的胚发育不良, 因此需要创造良好的层积条件, 以利胚的发育, 即将种子洗净后立即层积, 否则需将种子干藏, 而在冬季层积前浸水4~5天, 使种仁充分吸透水后再用3~5倍湿沙拌匀层积, 沙的湿度要求比层积苹果等其他种子高。
栽植 李树的栽植密度,一般可采用5米~6×3米~4米的行株距,在瘠薄山地或沙地可采用4米~5×2米~3米的行株距。李的多数品种自花不实,栽植单一品种,结实很差, 必须几个品种混栽, 提高坐果率。栽植前进行土壤深翻, 以利根系发展。李开花早,易受霜害,建园时应注意选择园地,营造防护林, 以保护李果丰收。
土壤管理 大面积李园可采用行间生草、株间清耕和灌溉的管理制度。李树喜肥,且开花结实量大,需要充足的养分, 特别是氮和钾必须满足。除早施基肥外, 要特别重视开花前和采收后两次追肥。
李树严重缺钾时, 叶缘变褐, 叶片上出现深浅不一的镶嵌式现象, 成年树宜增施钾肥辅以重修剪; 缺钙易发生裂果,喷0.3%的次氯酸钙即可防治; 缺硼新梢枯尖, 果实畸形, 果肉发生干硬的凹坑, 成年树每株施硼砂0.23千克;缺铜叶中脉失绿, 幼叶完全变黄,老叶叶脉间出现坏死斑, 每株施0.454~0.908千克的硫酸铜, 1~2年内就见效; 缺锌出现“小叶病”, 休眠期喷5%硫酸锌, 要连年喷。土壤pH值要求在6~6.5,在过酸性土中施石灰或含石灰的肥料有良好效果; 在碳酸盐土壤上每株施0.5千克硫, 可提高土壤酸度,土壤pH值过高时多施有机物有很好效果。
李园应经常保持土壤湿度在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注意萌芽前、开花后和硬核期3次灌水。果实膨大期灌水要均匀, 否则易引起裂果。采收前两周应停止灌水。
整形修剪 中国李树势较强, 枝条较开张; 欧洲李树势旺,枝条直立, 树冠较密集; 美洲李树形较矮,枝条开张度大。整形时,树冠开张的用自然开心形,树冠直立的用主干疏层形, 矮化密植树可用圆柱形或篱壁式等。一般主干高30~45厘米。结果枝修剪方法:中国李以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 成枝力较强, 修剪主要用疏剪和长放,对长50厘米左右的充实发育枝轻剪,翌春顶端抽生2~3个长果枝, 其下为花束状果枝, 形成结果枝组。冬季修剪时留先端1枝为延长枝, 并适当短剪, 其余长枝短截或疏除, 结果枝组上的花束状果枝能继续发生花束状果枝而连续结果。数年后, 先端下垂衰老,结实力下降, 可将此衰老结果枝组疏去,培养附近充实的新枝作为结果枝组; 也可对衰老结果枝组进行重剪, 促使萌发新枝培养为结果枝组。美洲李以中果枝和短果枝结果为主, 成枝力弱, 对发育枝应适当重剪培养为健壮的结果枝组。中国李潜伏芽极易萌发,春季萌芽后应进行抹芽1~2次, 6月至7月疏去密生枝,以利通风透光; 对根蘖枝一般应及早除去,以免消耗养分。为提高果品质量应进行疏果。疏果标准是果实成熟时果与果之间的距离为2.5~7.5厘米, 中国李及大果品种疏果宜重, 而对果实有自疏现象的品种或成熟期有大风的地区则疏果宜轻。
采收 果实采收期因用途而不同。鲜食用的接近完熟时采收, 制干用的在硬熟期采收, 酿造用的在充分成熟时采收。水蜜李类在完熟前3~4天采收, 并应分次采收, 脆李类在硬熟期采收。采收时应注意保护枝叶和果粉完好。李果不耐贮藏, 一般条件下可贮10天左右, 但用气调贮藏可大大延长贮藏期。气调贮藏的适宜条件是3%二氧化碳、3%氧和94%氮, 温度保持在0~1℃; 在贮藏末期应逐渐提高贮藏温度, 以免出库后水蒸气在果面凝结, 引起真菌病害。
病虫害防治 ❶李实蜂。幼虫蛀果为害。结合秋季土壤深翻将虫茧压入深层, 或在初花期喷500~1000倍辛硫磷液杀成虫。
❷红颈天牛。幼虫蛀食枝干。检查枝干, 人工捕杀幼虫或成虫。
❸李小食心虫。幼虫蛀食幼果。幼虫出蛰后入土前于地面撒50%辛硫磷200倍液杀幼虫, 或成虫期用糖醋液诱杀成虫。
❹李红点病。危害叶、果。彻底清园, 增施肥料; 叶芽萌动及果实膨大期各喷一次24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
❺李黑斑病(李叶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注意清除病源,展叶后喷24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
经济价值 李果富含碳水化合物, 味甜, 多有香气, 是一种很好的时令果品, 虽不耐贮藏运输, 但品种间成熟期相差达2个多月,可以延长鲜果供应期。果实除鲜食外, 可制干、蜜饯、糖水罐头等。每100克果肉中含水分84~90%,蛋白质0.5克,脂肪0.2~0.7克,碳水化合物8~13克, 钙17~20毫克, 磷20~32毫克,铁0.5~0.8毫克, 胡萝卜素0.07~0.11毫克, 核黄素0.01~0.02毫克, 尼克酸0.3毫克, 抗坏血酸1毫克。果实含糖7~17%,酸0.16~2.29%,单宁0.15~1.5%。李树的叶簇、花、果均有观赏价值, 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也是优良的蜜源植物。木材坚韧, 红色有花纹, 具光泽, 适于雕刻和制作家具。

李plum

Prunus spp.,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种和变种在50个以上,栽培种有中国李、欧洲李、美洲李等约14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树冠小,根系浅,常有根蘖。树冠内短枝多,易形成结果枝。叶长椭圆形至椭圆倒卵形,具锯齿,叶基边缘或叶柄上常有腺。花白色,单生或2~3花簇生,子房及果实均无毛。核果,常被蜡粉,核两侧扁平,光滑或有皱纹,稀有沟纹。2n=16,48。多用嫁接、分株等方法繁殖,适温带地区栽培。果实供生食或加工。核仁、根皮可入药。另有观赏类型。

蔷薇科落叶果树。原产中国,各地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西部地区秦岭仍有野生。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引种。分真正李亚属和美洲李亚属2个亚属。树冠广球形,花序单生或2~3朵并生,花瓣和萼片各5枚,雄蕊通常20~30枚,雌蕊1枚,核果,内有1枚种子。按照果皮颜色分黄色至橙黄色、绿色至黄绿色、红色至胭脂红色及红紫色4个品种群。中国栽培的李主要有李、杏李、欧洲李和美洲李4种。小乔木,高3~10m。叶片互生,叶片长圆倒卵形或长圆卵形。叶柄长1~2cm。花柄长1~1.5cm。果实圆形至心形,黄色、红色、淡绿至红紫色,有果粉。适应性强,耐旱抗病,生长快,丰产性强。栽培品种很多。李属植物分布世界各地,可供食用的还有乌苏里李、杏李、樱桃李,来自国外的有欧洲李,又称西洋李、美洲李、加拿大李。各种李都有栽培品种。

李liPrunus salicina

双子叶植物,蔷薇科,李亚科。落叶小乔木。叶矩圆状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密浅钝圆重锯齿,下面除脉腋间有毛外,余均光滑;叶柄近顶端有两或三腺体。花先叶放,常3朵簇生,具柄,萼筒钟状,裂片卵形,边缘有细齿,花冠白色、雄蕊多数。核果卵圆形,基部凹陷,有深沟,绿色、黄色或浅红色,光滑,核有皱纹。原产我国。此外,还引种美洲李和欧洲李。用嫁接或分株法繁殖。中国李和美洲李中多数品种自花不孕,栽培上须注意配置授粉树。果味甜,生食及制蜜饯;核仁入药,能活血祛痰,润肠利尿。

☚ 梅   杏 ☛

李1842—1899Sophus Lie

挪威数学家,李群论的创始人。与克莱茵研究球面几何时,建立连续群论,开辟了代数学新分支:李群与李代数。其工作于20世纪初才受足够重视,由嘉当等人完成了李群论。

李lǐ

❶李子树,果实为水果,称李子。
❷姓。

涂 字耆卿,南宋人。生卒年及事迹均无考。著有《文章精义》。李涂论文多宗六经,不屑屑于声律章句。对工拙繁简,源流得失的分析,清晰明辨,颇多卓见。他以“气”论文,认为“《论语》气平,《孟子》气激,《庄子》气乐,屈子气怨,《史记》气涌,《汉书》气怯。”他提出:“文字顺易,道难。”因此主张作文须有广阔胸怀,所谓“做大文章,须放胸襟如太虚始得”,这样才能放笔纵横自如。他反对作文先立意,认为倘若立的是“私意偏见”,就更不足取。他辨别唐宋一些散文大家的风格说:“韩如海,柳如渊,欧如澜,苏如潮。”等等。都可谓持论不拘门户,较为公平稳当,颇有参考价值。

☚ 朱熹   王若虚 ☛

李lǐ

《本草纲目》果部第29卷李(546)。药名。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
【别名】李实(《别录》),嘉庆子(《两京记》)。
【性味】甘酸,平,
❶《别录》:“味苦。”
❷《千金·食治》:“苦酸,微温,涩,无毒。”
❸崔禹锡《食经》:“小冷。”
❹《日用本草》:“味苦甘酸,微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肝、肾。”
【功用主治】清肝涤热,生津,利水。治虚劳骨蒸,消渴,腹水。
❶《别录》:“除痼热,调中。”
❷孟诜:“去骨节间劳热。”
❸《日华子本草》:“益气。”
❹《滇南本草》:“治风湿气滞血凝。”
❺《医林纂要》:“养肝,泻肝,破瘀。”
❻《随息居饮食谱》:“清肝涤热,活血生津。”
❼《泉州本草》:“清湿热,解邪毒,利小便,止消渴。治肝病腹水,骨蒸劳热,消渴引饮等证。”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或捣汁。

李li

地方传统水果。原名木李,因其花如梅,俗称梅李。境内分布较广。早在秦汉时期,上林苑、甘泉宫及重要驿馆离宫,均有李树栽植。有观赏和食用之分,红叶李多为美化树种,白李、紫李、朱砂李为食用主栽品种。果实有离核、合核、无核,果皮有红、紫、黄、绿,外青内白,外青内红。果实大者如杯如卵,小者如弹如樱,果味有甘、酸、苦、涩之别。

☚ 杨家河水库   李王抽水站 ☛

果木名。西汉长安上林苑植物之一。蔷薇科。落叶乔木。多用嫁接、分株等法繁殖。《西京杂记》所载上林苑果木中有:“李,十五;紫李、绿李、朱李、黄李、青绮李、青房李、同心李、车下李、含枝李、金枝李、颜渊李、羌李、燕李、蛮李、猴李。”

☚ 秦桃   棠 ☛

李lǐ

❶ {植} (李子树) plum
❷ (李子) plum
❸ (姓氏) a surname: ~ 白 Li Bai
◆李代桃僵 palm off a substitute for the real thing; have punished a wrong man; sacrifice oneself for another person; substitute one thing for another; substitute this for that; 李下瓜田 in a melon patch or under a plum tree; liable to lay oneself open to suspicion; liable to get into trouble; 李杏 plumcot; 李子 plum

plum

水果名。果圆形,紫红色,味甘可食。秦汉时李种繁多。《尔雅·释木》记有无实李、接虑李、赤李。刘歆《西京杂记》载:汉武帝修上林苑时,各地献的名果树即有:朱李,黄李、紫李、绿李、青李、绮李、青房李、车下李、颜回李、合枝李、羌李、燕李、猴李等。《汉武故事》记:方士李少君谓汉武帝“钟山之李大如瓶”。

李lǐ

代桃僵|广难封

❷ 瓜之嫌|僵代桃|桃争妍

❸ 瓜田下|桃代僵|桃红白|张冠戴|张三四|张王

❹ 避瓜防|僵桃代|满城桃|浓桃艳|投桃报

李lǐ

(7画)

【提示】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李lǐ

7画 木部 
(1) 李树,落叶乔木,叶倒卵形,花白色。果实球形,味酸甜。
(2) 这种植物的果实。

李()


英國所藏甲骨集1013,殷
李于宫。
按: 或以爲僞刻。

五祀衛鼎,殷周金文集成2832,西周中期
李慶。

萯陽鼎,近出殷周金文集録353,戰國晚期
李卿。

李瘣壺,殷周金文集成9495,戰國晚期
(李)瘣。

郾客銅量,殷周金文集成10373,戰國
龏(恭)賜少攻差(佐)李癸。

古璽彙編3611,戰國
李□。

古璽彙編2475,戰國
李康。

古陶文彙編9.54,戰國
李。

包山楚簡·文書40,戰國
九月己梄(酉)之日不(將)李羕以廷, 阩門又(有)(敗)。

新蔡葛陵楚墓·甲三220,戰國
李𫄝爲□。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67,戰國至秦
木忌,甲乙榆、丙丁棗、戊己桑、庚辛李、 壬辰(漆)。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西漢
以水財(裁)煮李實。

漢印文字徵
巨李千萬。

漢印文字徵
李□。

李孟初神祠碑,東漢
勸農賊捕掾李龍。

天發神讖碑,三國吴
李楷。

元新成妃李氏墓誌,北魏
太妃李氏,頓丘衛國人也。

宋仲墓誌,隋
春色斯□, 獨虧桃李之豔。

申穆及妻李氏墓誌,隋
大隋仁壽元年歲次辛酉十一月四日甲申與夫人李氏合葬於壺關城北三十里三垂山之東麓。

馬長和等造像記,隋
都督司兵參軍李昌。

般若臺記,唐
大唐大曆七年著作郎兼監察御史李貢造,李陽冰書。

乙速孤行儼碑,唐
辛、李、衛、霍爲其將。
《説文》: “李, 果也。 从木子聲。 , 古文。 ”
“李”本爲果木名,甲骨文、金文中的“李”字上从木,下从子,戰國文字中上所从“木”或寫作“㞢”, 或繁化。 實物文字中的“李”字常用作姓氏。 古“李”、“理”同音通用,李作爲姓氏,直接來源是商朝官名——大理。皋陶爲堯大理,因官命族爲理氏,商末改爲李氏。

☚ 柰   桃 ☛

李lǐ

战国以来的形声字。战国文字、小篆至隶楷作“李”。战国文字或作杍。从木,子声。声母演变特殊,或由于古代的复辅音。李树,落叶乔木,春天开花,白色。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食。假借组词如:行李。或作“理”。实是“吏”,官吏。本指使者。又转为“行旅”。由于轻视官吏,又指行装。近代现代一般指出行者所携带的衣箱、铺盖等物。

李★常◎常


lǐ形声,从木,子声,本义为一种落叶乔木,也指这种树木的果实,假借为姓。

隶lǐ

【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木,子声。
【释义】《说文》:“果也。”本义是一种果木李树,果实圆形,味甜可生食。《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桃、李均为果树,故常并提。《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投桃报李]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桃、李皆花繁果多,故以[桃李]喻指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 is related to木(mù,wood).It sounds like子(zǐ).
【original meaning】A kind of fruit tree.Peach and plum 's flowers and fruits are numerous,so桃李(táo lǐ)means the cultivation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