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杀线虫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杀线虫剂nematocides

用于毒杀线虫的农药。许多杀线虫剂也是杀虫剂和杀菌剂,有的也是除草剂。早期使用的氯化苦、溴甲烷、滴滴混剂就是对地下害虫、病原菌和线虫都有毒杀作用的药剂; 棉隆既能杀线虫,也能杀虫、杀菌和除草。
简史 杀线虫剂的应用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1881年法国首先用CS2处理土壤防治甜菜线虫;1919年有人发现氯化苦的杀线虫作用,1943年夏威夷菠萝研究所的昆虫专家卡特(W.Carter)发现滴滴混剂的杀线虫作用;1955年麦克拜斯(C.W.Mcbeth)等报道了二溴氯丙烷的杀线虫活性,在防治线虫上起了重要作用;1955年曼泽里(M.A.Manzelli)报道了第一个有机磷杀线虫剂除线磷(dichlorofentthion)。1962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了涕灭威,1969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草肟威,同期FMC公司开发了克百威等氨基甲酸酯类杀线虫剂。70年代至80年代许多有机磷杀线虫剂被开发出来,如拜耳公司的苯线磷、华中师范大学的甲基异柳磷等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线虫的防治上。有机磷杀线虫剂的开发,把杀线虫剂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由强熏蒸作用的药剂发展到内吸、胃毒和触杀等多种作用方式的药剂。因而使用药方法多样化,施药时间更为灵活。
品种类型 按照化学结构主要可分为4类:
卤化烃类杀线虫剂 在生产上使用较早的杀线虫剂,包括有滴滴混剂、溴甲烷、氯化苦、二溴乙烷和二溴丙烷等。这类杀线虫剂具有较高的蒸气压,多是土壤熏蒸剂,通过药剂在土壤中扩散,直接毒杀线虫。由于有对人毒性大和田间用量多等缺点,这类杀线虫剂的发展受到限制。二溴氯丙烷经动物试验有慢性毒性,故1977年在美国首先被禁用。
硫代异硫氰酸甲酯类杀线虫剂 这类杀线虫剂能释放出硫代异氰酸甲酯,即释放出氰化物离子使线虫中毒死亡。主要品种有威百亩、棉隆。
有机磷类杀线虫剂 这是一类发展较块、品种较多的杀线虫剂。线虫对这类化合物 一般较敏感;其作用机制是胆碱酯酶受到抑制而中毒死亡。不少品种有内吸作用,有的则表现为触杀作用,共同特点是杀线虫谱较广,并且在土壤中很少有残留,是目前较理想的杀线虫剂。主要品种有苯线磷、丙线磷、除线磷、丰索磷、胺线磷、克线丹和甲基异柳磷等。


氨基甲酸酯类杀线虫剂 在生产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杀线虫剂,主要有涕灭威、克百威。均为高毒、广谱性杀线虫剂,也是重要的内吸杀虫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损害神经活动,减少线虫迁移、侵染和取食植物,从而可减少线虫的繁殖和危害。

杀线虫剂nematocide

用于土壤或植物以杀死植物寄生线虫或减少线虫的虫口数,从而保护植物不受线虫为害的化学药剂。植物线虫病害的化学防治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以二硫化碳等化学药物用于土壤,试图抑制根瘤线虫,但未能获得满意的结果。1943年凯特(Cater)发现D-D混剂是现代杀线虫剂的开端,随后二溴乙烯等不饱和卤代烃等杀线虫剂陆续被开发。1956年除线磷(dichlofenthian)作为第一个有机磷土壤杀线虫剂出现。
作用机理 杀线虫剂的作用机理与杀虫剂相同。卤代烃具有强的脂溶性,容易渗透线虫体壁和卵壳,通过烷基化或氧化反应破坏虫体呼吸作用,导致线虫麻痹瘫痪而死。有机硫杀线虫剂威百亩、棉隆在土壤中通过分解产生异硫氰酸酯、甲基胺、甲醛、硫化氢等,其中异硫氰酸酯(—N—C=S)是一种很强的生物毒性基团,可以使线虫体细胞中含—SH和—NH2的酶失去活性,从而使线虫致死。有机磷杀线虫剂对线虫胆碱酯酶具抑制作用,使神经传递受阻而导致线虫死亡。氨基甲酸酯类的梯灭威进入植物体内后,在酶的作用下形成亚砜和砜的代谢产物,它们都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其中砜的代谢物对线虫的活性高于亚砜的化合物。
应用 具有熏蒸作用的杀线虫剂,因对植物具毒害,只能在种植前使用,以专门的器具注入土壤,全面施用(苗床)或沟施、穴施。为促使其挥发和在土壤中的扩散,最适宜的土壤温度为21~27℃,土壤湿度5%~25%。用药与播种(种植)的间隙期视季节而定,一般15~20天。触杀性的杀线虫剂可以在种植前、种植时进行土壤处理,丙线磷、克线磷可用于浸根、浸鳞茎。杀线威、克线磷可作叶面喷洒。
毒性 具熏蒸作用的卤代烃、有机硫等杀线虫剂对人畜毒性低,而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线虫剂对人畜毒性大,如梯灭威的原药对大鼠口服致死中量为0.93毫克/公斤,属于剧毒。呋喃丹的口服毒性大而经皮毒性低。这类杀线虫剂有的在土壤中能维持较长的残效,如克线磷药效维持达几个月,梯灭威在土壤中也不易分解,连续多年使用影响地下水的质量。另外早期使用的二溴氯丙烷对试验动物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在工厂生产中可引起男性不育。
种类 杀线虫剂的品种约30余种,常用的仅10余种(见表),其中具熏蒸作用的土壤杀线虫剂用量已日趋减少,而代之以触杀性和具内吸作用的杀线虫剂。

主要杀线虫剂

(续)

杀线虫剂nematocide

用于防治植物寄生性线虫病的化学药剂。根据线虫的传播和危害方式不同,杀线虫剂有土壤处理、种苗处理和茎叶喷洒之分。以作为土壤处理的杀线虫剂为多。这类土壤处理的杀线虫剂往往还兼有杀土壤真菌和土居昆虫作用。按化学成分来分,有不饱和卤代烃如氯化苦、D-D混剂、二溴氯丙烷等;有机硫杀线虫剂如棉隆、威百亩、杀线酯等;有机磷杀线虫剂如克线磷、除线磷等,氨基甲酸酯类杀线虫剂如梯灭威、呋喃丹等。另外一种有机氮杀虫剂——巴丹亦可作种子处理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

杀线虫剂

用来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农药。如呋喃丹、克线丹。1940年美国W.卡特滴—滴混剂的杀线虫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国、日本等国以有机磷杀虫剂防治滑刀属线虫。70年代后研制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线虫剂。根据化学组成主要分为4类:卤代烃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异硫氢酸酯类。施用方法有土壤处理、表面喷雾、空间熏蒸3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