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绣工业
用机器为各式服装刺绣花纹图案或商标的工业部门,是制衣业和毛针织业的新兴辅助行业。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澳门的刺绣业是家庭经营式的,使用电动单头绣花机,生产率低,产量少。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赶不上纺织工业迅速发展的需求。1978年,澳门第一部电脑多头绣花机应运而生,刺绣工业从此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进入80年代,世界服装界开始流行在衣物绣上花纹图案,加上澳门制衣和毛针织业发展迅速,这些因素刺激澳门机绣工业迅速发展起来。1985年,全澳门有机绣厂20多家,从业人员200多人。机绣厂一般都备有电脑绣花机和电动绣花机两种,前者的优点是效率高、产量大、质量好,不过,绣花针行走的范围小,适合绣简单的小图案或商标; 电动绣花机的最大缺点是工作效率低,但绣花针行走得比较大,可以制绣比较复杂的图案。近年澳门电脑绣花的产量占80%,手工绣花的产量占20%。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受制衣和毛针织工业发展速度减缓的影响,机绣工业趋于平淡,部分刺绣厂迁往中国内地。刺绣厂使用的材料来源是: 丝线从台湾、韩国、日本、德国进口,衬底和双面胶从日本进口,电脑绣花机也从日本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