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朴素辩证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朴素辩证法古代原始的、自发的辩证法。它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猜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万物都由“逻各斯”而产生。中国古代老子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继”,“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它带有直观性、笼统性、猜测性。 朴素辩证法 朴素辩证法古代人们自发产生的原始辩证法。古代人们以直观猜测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事物都包含着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和斗争,因而形成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如中国古代的 《周易》 上说: “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上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承、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等。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也认为: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统一物由两个对立面组成”。它在把握整个宇宙的一般性质上是正确的,但由于受社会历史发展限制及缺乏科学基础,只是直观猜测地描述整个世界的轮廓,不了解世界总体联系的各个细节,也就不能清楚地看出世界的总体画面,因而是不完备的、朴素的辩证法理论。 ☚ 主观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 ☛ 朴素辩证法 朴素辩证法古代一种自发的、原始的辩证法思想。辩证法的最初表现形态。在古代的中国和希腊,都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一切皆流,无物常往”,“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永远不断地更新”(《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3页)。这是对运动绝对性的天才猜测。中国古代《周易》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庄子·天下》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等。这些都包含有事物无限可分、统一物由对立面组成、对立面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等丰富辩证法思想。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还把运动区分为性质变化和状态变化两大类,并具体分为六种形式。由于历史的局限,古代朴素辩证法对事物的运动变化只能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从总体上作一般性的描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肤浅、笼统,对世界的各部分及其相互联系了解甚少,具有直观、粗浅、朴素性质,必然被尔后的形而上学所代替。 ☚ 机械唯物主义 存在先于本质 ☛ 朴素辩证法naive dialectic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