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若
连词 表示转折,叙完一事后,转论他事。 义即“至于〔说到〕”。 ❶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 (《孟子·离娄下》)——句义:所以君子有终生的忧虑,没有突然的忧伤。至于忧虑的事却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 舜成为天下的楷模,名声可流传到后世,我却还未免是一个村夫,这倒是可忧虑的。由:通“犹”,仍,还。 ❷ 或曰:“用兵之法,杀人如杀草,使钱如使水。”余曰:“军无赏,士不往;军无财,士不来。使钱如使水,可也;乃若杀人如杀草,则非至论。”(《鹤林玉露·用兵》)——或:有人。 至论:至当之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