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绍良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朱绍良1891—1963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生于福建福州。 朱绍良
朱绍良
朱绍良 福建闽侯人。字一民、益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加入同盟会。1917年起,历任黔军参谋长、代总司令、广州大本营高级参谋。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师参谋长、武昌行营参谋长。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任总司令部参谋长、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军政厅厅长、第八师师长、第二军军长。1931年任江西绥靖公署主任,旋调任豫鄂皖边区“剿匪”总指挥,参加“围剿”红军。曾当选国民党第三至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33年改任甘肃绥靖公署主任兼省政府主席。1936年西安事变时被扣,获释后任西北“剿匪”第一路总指挥。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委会管理部长、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淞沪抗战。旋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积极推行蒋介石反共政策,围困陕甘宁边区。1944年兼新疆省政府主席。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国民政府主席重庆行辕主任、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政府主席。所部被歼后,只身去台湾。1963年12月25日在台北病死。 朱绍良1890—1963江苏人。曾参加辛亥革命。历任贵州靖国军参谋长、重庆警备司令、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军务局长、甘宁青三省绥靖主任兼甘肃省主席、第八战区司令长官兼甘肃省主席。多次授命赴新疆视事。吴忠信入疆前,代行省主席职务。 朱绍良1891~1963国民党军将领。字一民。1891年生于福建福州。曾任国民党军第9集团军总司令、第8战区司令长官。 朱绍良1890—1963原名宝瑛,字一民。江苏武进人。1910年留学日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预科班振武学校就读。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回国后参加武昌起义。1913年参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逃往日本,在日本士官学校完成学业,1916年回国。在黔军任团长、师参谋长、重庆警备司令。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师参谋长。1928年以后历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军务局局长、江西绥靖主任。1931年,曾以第三军团总指挥身份率部参加对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围剿”。1933年转任甘肃省政府主席及甘肃、宁夏、青海三省绥靖主任,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期间,曾出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上海八一三抗战,并代表国民政府和新疆地方实力派盛世才谈判成功,苏联势力撤出新疆,使国民政府实际控制了新疆地区。随后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新疆省代主席、重庆绥靖主任、福建省主席兼绥靖主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等职。1949年8月退往台湾。次年任台湾国民党当局“总统府”战略顾问,后改任“总统府”国策顾问。1953年应聘为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委员。1963年12月25日在台北病故。 朱绍良 朱绍良原名宝瑛,字一民,又作益民、逸民,原籍江苏武进,1891年10月28日生于福建福州。曾先后入福建陆军小学、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学习。1910年被选派赴日留学,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预科振武学堂。此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之际回国参加革命活动。1912年在上海沪军都督府任参谋。同年冬回福州,任教于福建陆军小学。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赴日,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一期炮兵科学习。1917年归国后随何应钦投黔军参加护国运动,先在讲武学校任教,后任黔军第一师团长及师参谋长、黔军司令部参谋长。同年12同随黔军进驻重庆,任重庆卫戍司令官。后一度代理黔军司令之职。1923年去广州,任广东大元帅府大本营高级参谋。1926年北伐开始时任第十师参谋长,先后参加过汀泗桥、贺胜桥等著名战役。1927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武昌行营参谋长,3月任第九军军长。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又被委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7月6日特任军事委员会委员。8月蒋介石下野后,朱也离职。1928年蒋介石复职后,朱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军政厅厅长,后改任办公厅主任。1928年7月23日任第一集团军整理委员会委员。军队编遣之后任第八师师长。1929年蒋桂战争中任蒋方第二军军长兼第八师师长。1930年中原大战时任右翼军总指挥。战事结束后率部参加第一、二、三次“围剿”中央红军,并任第六路总指挥。1931年12月3日派任驻赣特派绥靖公署主任。1932年7月16日特派为太湖 “剿匪” 总司令,后任湘鄂赣边区 “剿匪”总指挥,第四次 “围剿” 中央红军。1933年5月派任甘肃省政府主席兼民政厅厅长,不久任甘肃绥靖公署主任,后还兼任西北干部训练团主任。1935年4月3日任陆军二级上将。同年先后任西北“剿匪”第三路总司令及第一路总司令,指挥部队追堵长征红军及围攻陕北红军。1936年12月参加蒋介石在西安召集的军事会议,西安事变时被扣押。事后仍任西北 “剿匪”第一路总指挥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开始后,率部开赴淞沪前线抗击日军,任军事委员会管理部部长兼第三战区及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日军占领南京上海后,仍回甘肃任省政府主席及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1939年11月14日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统辖甘宁青三省。1941年4月兼任陕甘宁边区总司令,指挥领导的军队在中国共产党根据地边缘制造摩擦。1942年3月,兼任军令部西安办公厅主任。1943年春,指挥甘肃军队,镇压“甘南民变”。1942年曾参与收服新疆盛世才。1944年8月兼代新疆省政府主席。1946年4月第八战区撤销后,离开西北去重庆,任参谋本部副总参谋长兼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并负责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事宜。1947年3月,被推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5月27日任国民政府主席重庆行辕主任。1948年8月5日特任重庆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1月18日蒋介石下野前,特派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福州绥靖公署主任,20日任福建省政府委员,任内主要负责向台湾撤退的后勤事宜。8月18日去台湾。在台湾期间曾任台湾当局 “总统府” 战略顾问及国策顾问、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委员。在中国国民党内先后当选为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六届及党团合并后的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63年12月25日因脑溢血死于台北。后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 朱凯生 朱建人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