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星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朱星1911—1982江苏宜兴人 朱星
朱星1911——字星元,江蘇宜興人,1911年(清宣統三年) 生。10歲入教會學校,讀拉丁文和法文。後在上海震旦大學、無鍚國學專修學校學習。1933年,在上海美國教會所辦學校consaga couege中國學生部任國文教員期間,曾從馬相伯學文法學。1935年經馬相伯薦,赴法國教會所辦天津工商學院女子文學系任教。1946年赴北平大學任教。1949年1月,赴河北天津師範學院中文系任語言學教授。後曾任該學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務長、副院長,天津市語文學會副理事長,天津市科學聯合會社會科學部副主任委員等職。1956年赴北京,任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語言學教授、副院長及河北師範學院副院長。1979年調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工作。1980年12月,又奉調赴天津師範學院,任副院長,並任中國語言學會、中國音韵學研究會理事。著有《周易經文考釋》、《注釋學芻議》、《漢語的簡說法》、《試談漢語語義學》、《新訓詁學》等。 朱星(?—1535)明太仓人。字兆文。诸生。朱默父。家贫好义,赡族济急不遗余力。学精于《易》,教授弟子称名师。著有《周易通解》《四书通解》《漫稿》等。 朱星 朱星1911——1982曾任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师院副院长,天津市学术委员会常委及语言文学组组长等职。所著《金瓶梅考证》一书及一系列论文,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批《金瓶梅》研究之花。 ☚ 吴晗 姚灵犀 ☛ 朱星1911~1982年字星元。江苏宜兴人。曾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无锡国学专科学校。1933年后,先后在天津工商学院、北洋大学任教。1949年以后,历任河北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中文系副主任、副教务长、副院长,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副院长,河北师范学院副院长,天津师范学院副院长。朱星在语言学的研究上,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古今汉语语法、词汇、修辞、文字、音韵、训诂以及普通语言学、语言学史等各个方面,著述十分丰富,共计专著十余部,论文近20篇。 朱星 朱星1911—1982字星元。江苏省宜兴人。曾从马相伯学文法学。1946年任教于北洋大学。1949年起先后任河北天津师范学院语言学教授、河北北京师范学院语言学教授、天津师范学院教授、副院长等职。毕生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对古今汉语语法及汉语语法史都有所涉猎。1959年著《古代汉语概论》,1980年主编《古代汉语》,两书都以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古汉语语法知识。所著《汉语语法学的若干问题》,分24节讲授了语法学的基本知识,提出了自己对汉语语法问题的看法。如汉语语法特点方面,认为汉语的特点是词无形态变化,名词前不用冠词,量词语气词较多,语序重要,批驳了“汉语语法最灵活的观点”。词类问题上提出了“本类、兼类”说,认为句子成分和词类有固定关系,这种固定关系是正式关系,用在正式关系中的词类称本类本性,用在变式关系中的词类是兼类兼性和变类变性。对汉语的单句复句句型进行了分析,将汉语的句型分语法学句型和修辞学句型两大类,这是对汉语句型分类的一种新尝试,很有积极意义。这些理论和观点,反映了他在语法研究上新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他在汉语词汇、修辞、文字、音韵、训诂及普通语言学等方面也有研究,且著述颇丰。 ☚ 高名凯 孙德宣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