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1444—1511)明昆山人。字天昭,一字天章,号遽安。朱夏次子,王永和孙女赘婿。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弘治二年(1489 年)荐入都察院理刑,三年授云南道监察御史。出按两广军籍,巡按福建,持平不苛,屡平冤狱。十二年迁湖广副使,清理隐占屯田,民服其明信。十五年改云南副使,致仕归居苏州吴趋里。与王鏊友。居官廉能不攀附权门,葬于苏州阳抱山先茔。先后治《诗经》《春秋》《易》。著有《宋石稿涉览》《比事臆见杂录》等。 朱文又称阳文,玺印中刻铸成凸状的印文,因钤印出的印文为朱红色而得名。 白文;朱文○白文bái wén(名)印章上的阴文,印出的是红地白字,故名。 ●朱文zhū wén(名)印章上的阳文,印出的是白地红字,故名。 朱文←→白文zhū wén ← → bái wén朱文:印章上的阳文。 白文:印章上的阴文。 【例】 汉魏印章多白文,自唐以来多用朱文。(详见清·倪涛: 《六艺之一录·印文》) 朱文指用阳文印章钤印的红色印文。 刻的文字 刻的文字契(契文;殷~)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 龟骨文 殷墟文 刻在陶器上的文字:陶文 山崖上刻的文字、佛象等:摩崖 崖画 刻或铸的凸出的文字:阳文 印章上的阳文:朱文 刻或铸的凹下的文字:阴文 阴字 阴刻的文字:雌字 印章上的阴文:白文 用朱笔写在碑上待刻的文字:书丹 ☚ 文字1 字 ☛ 朱文印章镌刻成凸状的印文。也称凸文、阳文。确切应指以朱红印色钤盖出印文的笔画,即白地红字。从出土资料看,朱文印从春秋战国时期已广泛应用于官私玺印,距今已有2500余年。 朱文zhu wencharacters on a seal carved in relief 朱文characters on a seal carved in reli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