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子语类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朱子语类评 哲学评著。一卷。清颜元撰。成书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后。(撰者事迹参见“《颜李丛书》”条) 该书摘录《朱子语类》中第一百一十三卷至第一百二十一卷中“训门人”中条目,先列朱子语,后附己出语,逐条加以批驳。其文风特点是犀利直率,嘲讽多于说理,甚或直斥。 结合朱嘉原书,评说也主要是谈求知、读书之事。朱熹原书似确有矛盾之处,一面说只要熟看、熟读圣贤之书,别无他法。故颜元以为这其实是将圣人之方法坏尽,而尧、舜、孔子是不讲“熟看”、“熟读”的。另一方面,朱熹又在另处批评他人只求文字之工,用了许多功夫,费了许多精神,甚为可惜。颜元反议道,恰恰是你朱子舍生尽死,在思、读、讲、著四字上做工夫,全忘了圣人的三事、六府、六德、六行、六艺等“实学”,“千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堆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为之,可谓迷魂第一、洪涛水母矣。”颜元以为自宋以来,将天下人引入烂纸堆中,以致耗尽胸气的,正是朱熹。虽然朱熹在“语录”中也说“下学上达”,但颜元以为其理论体系的宗旨及实际的效果则恰恰是相反,朱子自己“断无老来下学之理,今顾以此段加于他人。”既如此,以致于“宋家全无立国分毫规模,宋人全无立身致用分毫本领,只不挈家走者便出色;而纸笔口头间辄敢藐视汉唐,大言道统,真伪儒也,贼儒也。可杀!可杀!”而其根源,颜元又将其归之于崇释。朱子虽在文中对释家不以为意,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正统儒门,但颜元以为宋儒“主敬”而废“六艺”,是“假儒门,虚字面,做释氏工夫”。宋儒的“半日静坐”是半禅,“半日读书”是半日汉儒,怎谈得上是地道的真儒呢?“朱子凡到辟禅肯綮处,便谈禅有殊味,只因其本来有禅根,后乃混儒于释,又援释入儒也。”这样的看法确是一针见血的。 该书通见本有《颜李丛书》本。一九八七年中华书局据此参以《朱子语类》校点,收入《颜元集》中。 朱子语类评清初颜元著。一卷。为作者晚年之作。1923年收入《颜李丛书》。书中通过摘引批驳《朱子语类》,阐发了“三物之学,时习之功”的德育思想。指斥朱熹之学实为“砒霜”,教人只“在思、读、讲、著四字上做工夫,全忘却尧舜三事、六府,周礼六德、六行、六艺”,所为无异是“率天下入故纸堆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而使人“永无生气、生机”;或把人引入利禄之途,“自欺以欺世,自误以误世”。并由此指出读朱子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明确提出医治此病症的根本途径是教人习行“三事”(正德、利用、厚生)、“三物”(六德、六行、六艺)。“尧舜之世,道不外‘六府’、‘三事’,学不外‘和其事’,‘修其府’。周、孔之宗,道不外‘三物’、‘四教’,孔之‘文’即周之‘艺’;行即周之‘六行’;忠、信即总括周之“六德’也。此外无道,学即学此,习即习此,时习即时时习此也。” 朱子语类评 朱子语类评清代批评程朱理学的著作。清颜元(生平见《四存篇》条)著。成书于作者晚年,摘引《朱子语类》,逐条加以批判。 ☚ 四书正误 大学辨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