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札陵湖和鄂陵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札陵湖和鄂陵湖 札陵湖和鄂陵湖Zhalinghu he elinghu黄河上源两大淡水湖。藏语根据湖的颜色和形状,称札陵湖为“错加朗”,意为白色的长湖;称鄂陵湖为“错鄂朗”,意为青蓝色的长湖。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和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曲麻莱县境内。札陵湖居西,鄂陵湖居东。两个湖泊,我国历史文献《新唐书·吐谷浑传》、1761年清齐召南撰《水道提纲》等均有记载。札陵湖呈不对称的菱形,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1.6公里,面积542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 293.2米,蓄水量46.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8.9米,最大水深17.1米。西部较浅,水深一般只有1—2米,最浅处仅几十厘米。这是因为由西部入湖的黄河,不仅是该湖水量的主要补给者,同时也是沙量的主要输送者。由于泥沙的沉积,在河口区形成了三角洲。湖中泥沙在向东运移中,由于受湖中岛屿的分割和阻截,东部泥沙必然较西部少,故湖水呈现西浅东深格局。鄂陵湖形如金钟,南北长32.3公里,东西宽31.6公里,面积610.7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 268.7米,比札陵湖低25米,蓄水量107.6亿立方米,比札陵湖多2倍以上。湖面平均水深17.6米,最大深度在湖心偏北处,达30.7米。札陵湖和鄂陵湖两湖相距20公里,其间有多曲、勒拿曲汇入。札陵湖流域面积为8 1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31亿立方米;鄂陵湖流域面积18 48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85亿立方米(均指出湖口处)。这两湖被誉为高原上的姊妹湖。两湖由于处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气温低,固体降水多,无霜期极短,所以两湖每年10月中旬便出现岸冰,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全湖封冻,直到翌年4月下旬开始消融,冰冻其长达6个月,冰厚1米以上,人车均可履冰而行。两湖在成因类型上均为构造陷落湖。在大约距今1亿3千万年的燕山运动时期,这里已形成谷状陷落盆地。到了第三纪,由于青藏高原的继续隆升,这里再次发生断裂,以后气候变干,原来连为一体的大湖遂渐被分解。至第四纪晚更新世,在新断裂的控制下,两湖完全分离。湖中的岛屿是盆地断裂时相对上升的部分;沿湖山梁的悬崖具有构造断层遗留的清晰痕迹;崖壁的底部还有波浪淘蚀的洞穴。湖滨出现的许多小湖泊则是后来湖体下沉与泥沙冲积过程中,由湖滨砂嘴把湖湾封闭堵塞所成。现今由于气候干燥,入湖水量减少,湖面日渐收缩,这一趋势目前还在发展中,札陵湖和鄂陵湖的鱼类区系组成比较单纯,考察所见的鱼类仅有9种。其中经济鱼类主要有极边咽齿鱼和花斑裸鲤等。此外,两湖岛屿上还栖息着大量水鸟,主要种类与青海湖鸟岛相同。 ☚ 青海湖 罗布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