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本草经集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本草经集注

本草类著作。梁陶弘景(456—536)撰。七卷。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 (今江苏镇江) 人。自幼好学,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医术、本草均有研究,为南北朝时期著名医药学家。尚撰有 《效验方》 、《药总诀》等书,又增补葛洪《肘后备方》,称 《补阙肘后百一方》。本书为 《神农本草经》较早注本,由 《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两书综合编辑而成,载药物七百三十种。卷一为序录,卷二为玉石,卷三、四、五为木部,卷六为虫兽,卷七为果菜米谷及有名无用诸药。改进以前药物三品分类法,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无用等类。对药物性味、产地、采集、形态、鉴别炮制,以及应用等均有补充与说明。并提出“诸病通用药”,在临床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我国后世药学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原书早佚,主要内容保存在《证类本草》与《本草纲目》等书中。有西陲古方技书残卷汇编影钞敦煌卷子本,一九五五年上海群联出版社铅印本。渡边幸三《陶弘景“诸病通用药”文献学的考察》(《中华医史杂志》1954.4.12),尚志钧《“本草经集注”对于药物炮炙和配制的贡献》(《哈尔滨中医》1961.3.3),可供参考。

本草经集注

药物学著作。七卷。梁·陶弘景约撰于5世纪末。本书是《神农本草经》较早注本的一种。书中补充了原书“序例”部分,并创用了“诸病通用药”的体例,便于药物检索。在药物方面辑录了原书及《名医别录》(为《本经》以后名医新增的药物),各365种,共730种。在三品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书中对药物的产地、采用、炮制以及具体临床应用等,均有较多新的补充和说明,但其中也宣扬了一些道家的服食丹药等方面的内容。原书早佚,其主要内容仍保存于《证类本草》等书。此外又有在敦煌出土的唐以前写本残卷1种,但仅存其序例部分。1955年群联出版社曾据此出版影印本。

本草经集注

书名。梁·陶弘景(隐居)撰。约成于5世纪末。7卷。本书是从陶氏自己所撰的《名医别录》中选出药物365种,附入《神农本草》中而成。是《神农本草经》较早的一种注释本。分为玉、石、草、木、果、菜、有名未用6类。

《本草经集注》

南朝陶弘景编注。本书将汉代流传下来的《神农本草经》作了较大的增补,全书收载药物730种,比原书多出1倍。书中叙述药物的性能、形状、产地,还介绍了采药时间及药物制造的方法,并定出各药用量的规格。他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医疗属性的分类法,把700多种药分为7大类。这种分类法成为后来药物分类的标准,在1000多年的时间内一直沿用和不断充实。

本草经集注

039 本草经集注

见34060陶弘景。

☚ 髹饰录   梦溪笔谈 ☛

本草经集注běncǎojīnɡjízhù

本草著作。7卷。梁·陶弘景撰。约撰于5 世纪末, 这是《神农本草经》较早的注本。书中除补充药物总论的序例部分外, 还将原《本经》未有的条文插入各条项下, 即所谓“集注”;更将《本经》未载的365 种药物附于集注之后, 即所谓“别录”。该书在药物分类法方面亦有所改进, 计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与有名未用7 类。对于药物的产地、采制与功效等都有较多的补充和发挥。原书已佚, 佚文收载于《证类本草》等书中。

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系本草学著作。7卷。梁·陶弘景撰于公元500年前后。该书是当时较全面地整理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书中共收药物730种,分别辑自《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各365种)。用朱字表示《本经》药,墨字表示《别录》药。
全书分为序例(序录)和本文两部分。序例部分,首先将《本经》中的药物总论文字予以解释和补充,其次较详细地记述了采药、制药方法,诸病通用药例,凡药不易入汤酒者,药有相制使者(有关配伍宜忌)等。本文部分,分述各种药物,全书首次将《本经》中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方法按照药物在自然界中的属性改为六类,即玉石类、草类、木类、虫兽类、果菜类、米食类(以上共551种),此外尚有179种药物(绝大多数是《名医别录》的药物),由于陶氏当时已不详其品种,故称之为“有名无实”(或“有名未用”)类,总计七类。记述药物的方法首先是用红字(朱书)和墨字(墨书)分别书写《本经》和《别录》原文,其次是各药项下用小字记出陶氏注文(在后代本草中在这类注文前均记以“陶隐居云”字样),注文中除广泛参考文献及有关药物调查的各种资料外,还提出陶氏本人见解,编例比较严谨,是南北朝时代药物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成书后约一百五十年左右,唐朝政府纂修《新修本草》时即系在本书基础上进一步加以修订、增补而成。此后历代重要的本草学如《蜀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很重视此书,其佚文也被辗转保存于这些文献中,而其完整的原书则因之早佚。本书在隋唐时期的写本,现只存两种残卷。其一出土于敦煌,只存全部卷一“序例”部分,曾于1915年影印入《吉石庵丛书》中,书名题:《开元写本本草集注序录残卷》,1955年上海群联出版社再次影印。其二出土于吐鲁蕃,只存残片一块,仅有燕屎等4种药物的残文,1933年日人黑田沅次曾撰文考证。1960年尚志钧辑成《本草经集注》,有油印本流传。

☚ 神农本草经   雷公炮炙论 ☛
000136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