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本末倒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异 本末倒置 置:放。把树根树梢倒过来放。即把事物的主次位置放颠倒了。比喻把主要的与次要的、本质的与非本质的弄颠倒了。在句中多作定语和谓语。作定语时,中心语常用“说法”、“结论”、“提法”等。作谓语或宾语时,主语多指一种理论,一种说法。 例 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从资产阶级唯心论的立场观点出发的一种说法。(臧克家《“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那时,我好像是个专职干部,这件事放下来,又抓另一件事,学习倒成了“副业”,真有点本末倒置。(杜闻贞《一个幸运知识分子的坎坷》第二章) 舍本逐末 舍:舍弃。逐:追求。语本《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原指弃农桑而事工商。后泛指做事不从根本的、主要的问题下手,而在细枝末节上用功夫。在句中多作状语、定语、谓语。作定语时,中心语常是“办法”、“方法”、“措施”、“做法”等。作谓语时,主语多指一个事件、一种做法。 例 如果艺术表现的若干事物没有若干程度上的普遍性、代表性,搜集那样的事物来描写,只是舍本逐末罢了。(秦牧《艺海拾贝·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人生在世,要想长寿,首先应着眼于心,不着眼于心而着眼于身,实乃舍本逐末之举。(屈超耘《心健与身健》) 亦作“舍本求末”。 例 时髦很容易变成华而不实的点缀,或者衍化为舍本求末的趋时心态,有时还沦为可恶的伪装。(叶洪军《审视时髦》) 同 都有“轻重倒置、主次不分”的意思。 辨 “舍本逐末”的“舍”不读shè。“末”和“未”形近,容易写错。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本末倒置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比喻把事物的轻重主次颠倒了。蒋子龙《开拓者》:“他不在产品上下功夫,却乞求于行政命令,真是~!” 〔近义〕舍本逐末 轻重倒置 〔反义〕主次分明 〔辨析〕“本末倒置”指把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弄颠倒了,并不舍弃一方;“舍本逐末”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含有舍弃主要方面之意。 〔连用〕顾此失彼 急功近利 〔俗语〕木橛头做笆桩——本末倒置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本末倒置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本末倒置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不然。苟无岁, 何有民? 苟无民, 何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故事】: 战国时, 齐王派使臣出访赵国。这个使臣来到赵国后, 拜见了赵威后, 呈上了齐王的书信。赵威后接受国书, 还没拆开, 就向齐使问道:“你们齐国年成好吗? 百姓好吗? 国王好吗?”齐国的使臣听了,心里很不高兴。他对赵威王说:“我是奉敝国国王之命, 特来访问贵国的。现在您同我一见面,先问我们年成如何, 百姓怎样, 而后再问国王, 这岂不是先贱后贵, 贵贱颠倒吗?”赵威后听了淡然一笑, 然后严肃地说:“你说错了。如果没有好年成, 哪里会有百姓的好日子?如果没有百姓, 哪里会有国王?所以,我才这样问。难道要我舍本问末、 ![]() 【意思】: 把树根和树梢颠倒过来。本:树根, 比喻事物的根本; 末: 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 置: 放置。比喻主次颠倒。 【古例】: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 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曲波《林海雪原》十二章:“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 该详者而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本末倒置;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 把主要的和次要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弄颠倒了。(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例〉只抓应试教育,不管素质和能力,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方法。 【轻重倒置】qīnɡ zhònɡ dào zhì 颠倒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主要的和次要的方面。〈例〉我对他轻重倒置的做法不理解。 辨析 都是直陈性成语;都有主次不分的意思;都用作贬义;都常作谓语、定语。 “本末倒置”颠倒的是主要的和次要的关系,涉及的范围较窄。“轻重倒置”不仅颠倒了事物的轻重,还颠倒了事物的主次,涉及的范围较宽。 提示
本末倒置běnmò-dàozhì树根和树梢倒过来放。比喻把事物的主次弄颠倒了。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金·佚名《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同)舍本逐末 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主次分明○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把主要的和次要的弄颠倒了:你把太多精力放在一些生活琐事上,纯粹是~| 学业和个人爱好并不矛盾,只要不是~,二者反而相辅相成|在枝节问题上做文章,实在是~。 ●主次分明zhǔ cì fēn míng主要的和次要的分得很清楚:做事须~,方能提高效率|处理复杂的工作,尤其要~|设计者采用电脑合成的手法,使画面~,富有立体效果。 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树根和树梢颠倒。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颠倒了。本、末:树根和树梢,比喻事物的根本和细枝末节。 ☚ 背本趋末 本末源流 ☛ 主次颠倒 主次颠倒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倒果为因 ☚ 主次 先、后 ☛ 本末倒置běn mò dǎo zhìattend to the superf icial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confuse (/reverse)cause and effect;make the sauce better than the fish;put first things last; put last things first; put (/se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put the nonessentials before the essentials; put the plough before the oxen;put the incidental before the foundamental;take the root for the branch 本末倒置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put the non-essential (or incidental)before the fundamental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本末:主要和次要。形容把事物的主、次搞颠倒了。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take the branch for the root, confuse cause and effect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解义】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本末倒置《辞源》源云:金·缺名《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金石萃编·一五八》)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比喻主要和次要的位置颠倒了。“本末”,比喻事物的根本和枝节。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本:树根。末:树梢。比喻把根本和枝节、主要和次要弄颠倒了。宋·朱熹《答吕伯恭》:“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释义】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位置。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比喻把事物的轻重主次颠倒了。蒋子龙《开拓者》:“他不在产品上下功夫,却乞求于行政命令,真是~!” 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关系本末倒置格式 比喻式。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本:树根。末:树梢。比喻把根本和枝节、主要和次要弄颠倒了。 本末倒置běnmò-dàozhì本:树根。末:树梢。指颠倒事物的主次轻重。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树根树梢颠倒放置。比喻把主次弄颠倒了。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比喻把根本和枝节、主要和次要搞颠倒了。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解义】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本: 树根。末: 树梢。树根和树梢颠倒放置。比喻颠倒主次轻重的位置。曲波《林海雪原》:“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而你又简而不详。~,批评你还不愿意?” 本末倒置ben mo dao zhi本:树根。末:树梢。置:放置。比喻把事物的主次轻重弄颠倒了。 本末倒置 顾此失彼běn mò dào zhì;gù cǐ shī bǐ置:放置;彼:那个。指做事颠倒主次,无法照顾到全面。曹扬国《人到中年想什么》:“特别是一个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如何处理好公私关系?不能~,应该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凡事都要出以公心,不为亲情损害人民,不让小家损害大家。” 黑白颠倒 本末倒置hēi bái diān dǎo;běn mò dào zhì黑白:喻是非。指故意颠倒是非善恶和主次。顾笑言《李宗仁归来·前言》:“这场人妖易位,~的大混乱,其本质就是矛头直指革命堡垒的核心和支柱。至于革命的朋友和同路人,就更不能幸免。” 本末倒置běnmò-dàozhì本:树根。末:树梢。置:放置。倒置:倒过来放。把树根和树梢倒放过来。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弄颠倒了。 11R2【本末倒置】běn mò dǎo zhì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本末:树根和树梢,比喻事物的根本和细枝末节。置:放置。 本末倒置běnmò-dàozhì〔主谓〕 树根和树梢倒放。比喻颠倒了事物的轻重主次。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3章:“今~若此,其危及国家统一之基础,又何怪焉。” 本末倒置;轻重失宜 本末倒置;轻重失宜běn mò dào zhì;qīng zhòng shī yí【上】本:根,指事物的根本。末:梢端,指事物的枝节。置:放。比喻弄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本质与非本质等关系。曲波《林海雪原》:“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 ☚ 抱薪救焚;扇火止沸 持蠡测海;以管窥天 ☛ 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本:树根。末:树梢。置:安放。本末:比喻事物的根本和枝末。比喻把事物的主次位置安放颠倒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