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木香流气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木香流气饮

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半夏(汤洗)二两,陈皮(去白)二斤,厚朴(去粗皮,姜汁炒)、青皮(去白)、甘草、炒香附、紫苏叶各一斤,人参、赤茯苓(去黑皮)、木瓜、石菖蒲、白术、白芷、麦门冬各四两,草果仁、肉桂(去粗皮)、煨莪术、大腹皮、丁香皮、槟榔、木香、藿香叶各六两,木通(去节)八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三斤,大枣二枚,水煎热服。功能调顺荣卫,通流血脉,快利三焦,安和五脏。治气滞痞满不通,胸膈膨胀,口苦咽干,呕吐少食,肩背腹胁走疰刺痛;及喘急痰嗽,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及忧思太过,怔忡郁积,脚气风热,聚结肿痛,喘满胀急。
❷《外科正宗》卷三方。川芎、当归、紫苏、桔梗、青皮、陈皮、乌药、黄芪、枳实、茯苓、防风、半夏、白芍药各一钱,甘草节、大腹皮、木香、槟榔、泽泻、枳壳各五分。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食远服。治流注瘰疬,及郁结为肿,或血气凝滞,遍身走注作痛,或心胸痞闷,嗌咽不利,胁腹膨胀,呕吐不食,上气喘急,咳嗽痰盛,或四肢面目浮肿。若病在下者,加牛膝一钱。

木香流气饮 《摄生众妙方》卷六

【组方药物】 半夏60克(汤浸7次,焙) 香附子(去毛) 甘草(炙) 蓬术(煨) 紫苏(去梗) 大腹皮 白芷 陈皮(去白) 丁香皮 肉桂 厚朴(去皮,姜炒) 藿香叶 槟榔 木香 草果仁 天门冬(去心) 赤茯苓 干木瓜 白术 人参(去芦) 石菖蒲
【制剂用法】 上药21味为粗末,每次12克,加生姜3片,大枣1个,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
【主要功效】 行气健脾,化湿消滞。
【适应病证】 诸气痞塞不通,胸膈膨胀,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口苦咽干,大小便秘结。


木香流气饮 《外科正宗》卷三

【组方药物】 川芎 当归 紫苏 桔梗 青皮 陈皮 乌药 黄芪 枳实 茯苓 防风 半夏 白芍各3克 甘草节 大腹皮 木香 槟榔 泽泻 枳壳各1.5克 牛膝(下部)3克
【制剂用法】 上药20味,用水6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400毫升,去滓。食远温服。
【主要功效】 行气化瘀,消痰散结。
【适应病证】 气血凝滞,致患流注、瘰疬,或遍身走注作痛,或心胸痞闷,咽嗌不利,胁腹膨胀,呕吐不食,上气喘息,咳嗽痰盛,或四肢面目浮肿者。

木香流气饮mùxiānɡliúqìyǐn

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半夏二两, 陈皮、姜厚朴、青皮、甘草、香附、紫苏叶各一斤, 人参、赤茯苓、木瓜、石菖蒲、白术、白芷、麦冬各四两, 草果仁、肉桂、莪术、大腹皮、丁香皮、槟榔、木香、藿香叶各六两, 木通八两。为粗末, 每服三钱, 加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水煎服。治气滞痞满不通, 胸膈膨胀, 口苦咽干, 呕吐少食, 肩背腹胁刺痛,喘急痰嗽, 面目虚浮, 四肢肿满, 大便秘结, 小便赤涩。
❷ 《外科正宗》方。川芎、当归、紫苏、桔梗、陈皮、青皮、乌药、黄芪、枳实、茯苓、防风、半夏、白芍各一钱, 甘草节、大腹皮、木香、槟榔、泽泻、枳壳各五分, 加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 水煎, 食远服。治流注瘰疬, 及郁结为肿; 或血气凝滞, 遍身走注作痛; 或心胸痞闷, 嗌咽不利, 胁腹膨胀, 呕吐不食, 上气喘急,咳嗽痰盛; 或四肢面目浮肿。病在下者, 加牛膝一钱。

木香流气饮

木香流气饮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由陈皮(去白)二斤,青皮(去白)、紫苏叶(去枝梗)、甘草(爁)、厚朴(去粗皮,姜汁制)、香附(炒,去毛)各一斤,人参(去芦)、赤茯苓(去黑皮)、干木瓜、石菖蒲(刮去毛)、白术(去芦)、川白芷、麦门冬各四两,草果仁、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蓬莪术(煨切)、大腹皮、丁香、槟榔、木香(不见火)、藿香叶各六两,木通(去节)八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组成。锉为散,每次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七分,去渣热服。功能行气调中,健脾化痰。主治诸气痞滞不通,胸膈胀满,口苦咽干,呕吐少食,肩背走注刺痛,及喘急痰嗽,面目虚浮,四肢肿重,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本方所治证属气滞营卫失调,脾不健运,或痰浊壅肺,肺失清肃所致。故当从理气散痞,益脾祛痰立法。方中木香、香附理气宽中,以调肝脾; 陈皮、半夏、草果仁燥湿化痰,行气和胃; 青皮疏肝破气; 厚朴降逆平喘; 丁香、肉桂温中散寒,暖肾纳气; 人参、白术补中益脾; 麦冬养阴益胃; 石菖蒲化湿除痰; 莪术活血行气; 紫苏、藿香叶、白芷宣散肺气,以平喘咳; 木通、大腹皮、槟榔、赤茯苓利水渗湿,以消肿满; 木瓜祛湿舒筋; 甘草调和诸药。各药合用,共奏利气机,化痰浊,调营卫,消肿满之功。本方适用于气滞不通,痰浊内阻,营卫失调之证。临床常以胸脘胀满,呕吐少食,或痰喘气逆,水道不利等为辨证要点。流气饮子(《全生指迷方》卷三) 紫苏叶、青皮、当归(洗)、芍药、乌药、茯苓、桔梗、半夏(汤洗七遍,焙干为末,姜汁和,阴干)、黄芪、枳实(麸炒,去穰)、防风各半两,甘草(炙)、橘皮(洗)各三分,木香一分,川芎三分,连皮大腹皮(锉,姜汁浸一宿,焙)一两。上药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一个,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功能理气和血,化湿畅中。主治气晕郁滞,血虚气弱,湿浊内阻,脘腹痞满,呕恶气逆,舌淡,脉虚大而涩者。
十全流气饮(《外科正宗》卷三) 陈皮、赤茯苓、乌药、川芎、当归、白芍各一钱,香附八分,青皮六分,甘草五分,木香三分。姜三片、枣二枚、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功能疏肝理脾,散结消肿。主治忧郁伤肝,思虑伤脾,致气结积聚,变生瘿瘤等。
增损流气饮(《张氏医通》卷十三) 半夏、赤茯苓、陈皮各一钱,甘草(炙)五分,苏叶、香附、槟榔、木香、大腹皮、枳壳、桔梗各七分,人参一钱半,肉桂、厚朴(姜制)各八分,生姜七片,红枣二枚。水煎,热服。功能行气散满,利湿消肿。主治诸气郁滞,胸脘痞满,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

☚ 聚香饮子   神香散 ☛
000042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