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前收缩premature beat
是自窦房结以外提前发出的激动,又称为期外收缩*、早搏,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可能由一个异位起搏点发出,也可来自不同的节律点。根据异位节律点部位的不同,可将期前收缩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及室性三种,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为常见,房性者次之,交界性的比较少见。即使发生在心室,也可来自不同心室或同一心室的不同部位,这就是多源性或多灶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可以是偶然发生的,也可以是有规律地发生,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期前收缩,便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根据其提早的程度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这对于原来的基本的窦房结激动的产生及传导,随提早的程度而有不同的影响,可引起各种心律上的改变。期前收缩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也见于异常的神经体液状态如缺氧、电解质紊乱等,更多的期前收缩见于心脏正常的健康人。期前收缩的发生机制为:
❶激动折返;
❷异位兴奋灶;
❸并行心律;
❹触发活动。偶发的期前收缩在不少患者并不引起任何症状,只有在体格检查或心电图检查时才被发现,但多数病人则感到心悸、心脏跳动、胸闷。期前收缩是很常见的,自从临床上广泛使用动态心电图连续观察24h的心电图后,可以证明几乎90%左右的正常各年龄组受检查者均可见到偶发性期前收缩,但年长者较年轻人多见,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慢性疾患者多于正常人。期前收缩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但也可能是严重心律失常的先兆。因此对于期前收缩的诊断、临床意义以及进行恰如其分的处理,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