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朝医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朝医学

朝医学

朝医学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及传统医药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结合本民族防病治病经验,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形式,以辨象论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特的医学科学体系。
以四象医学为特色的朝医学,产生于19世纪末。1894年朝鲜医学家李济马,在总结前人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和理论,著有《东医寿世保元》一书,创造性地阐述了四象医学的理论和临床。从此,东方传统医药界里出现了崭新的四象医学理论。近百年来,四象医学理论,经过朝鲜民族医学家们的共同努力,得到逐步完善,特别是传入延边之后,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中国朝鲜民族医药学的重要内容,丰富了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
《东医寿世保元》和《格致稿》是李济马留下的不朽著作,为朝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奠定了基础。朝医四象医学的产生,正如李济马所说:“余生于医药经验五六千载后,因前人之述偶得四象人脏腑性理……余所论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以人物名目而论之也”。朝医学理论基本点也如李济马所论“太少阴阳之脏局短长,阴阳之变也”。他所说之“脏腑性理”就是他阐述的“温热凉寒”四气,“胃脘、胃、小肠、大肠”四腑,“肺、脾、肝、肾”四脏,“津、膏、油、液”四海,“肺、脾、肝、肾、四党与”之间相互关系的脏象理论。
李济马还强调了脏局阴阳盛衰与喜怒哀乐情志间的关系,指出:“五脏之心,中央之太极”“五脏之肺脾肝肾,四维之四象”“太阳人哀性远散而怒情促急,哀性远散则气注肺而肺益盛,怒情促急则气激肝而肝益削;少阳人怒性宏抱而哀情促急,怒性宏抱则气注脾而脾益盛,哀情促急则气激肾而肾益削;太阴人喜性扩张而乐情促急,喜性扩张则气注肝而肝益盛,乐情促急则气激肺而肺益削;少阴人乐性深确而喜情促急,乐性深确则气注肾而肾益盛,喜情促急则气激脾而脾益削”。并且强调情志的病理病机作用,认为“心之爱恶所欲、喜怒哀乐偏着者为病”,即喜怒哀乐之性是顺动之气,各与肺脾肝肾之气相合而起益脏作用,但喜怒哀乐之情促急或逆动则其相应部位的脏器受损伤。他认为“哀怒之气上升,喜乐之气下降,上升之气过多则下焦伤,下降之气过多则上焦伤”“上升之气逆动而并于上则肝肾伤”“下降之气逆动而并于下则肺脾伤”“太阳人哀心深着则伤表气,怒气暴发则伤里气;少阳人怒性伤口,膀胱气,哀情伤肾,大肠气;少阴人乐性伤目,膂气,喜情伤脾,胃气;太阴人喜性伤耳,脑项气,乐情伤肺,胃脘气。”
李济马在他的“四象人辨象论”中创立了心身结合的四象人辨象原则和标准。对于体形,他说“太阳人体形气像脑顀之气势盛壮,而腰围之立势弧弱;太阴人体形气像腰围之立势盛壮,而脑顀之起势弧弱;少阳人体形气像胸襟之包势盛壮,而膀胱之坐势弧弱;少阴人体形气像膀胱之坐势盛壮,而胸襟之包势孤弱。”对于性格和能力,李济马说:“太阳人性质长于疏通,而材干能于交遇;少阳人性质长于刚武,而才干能于事务;太阴人性质长于成就,而才干能于居处;少阴人性质长于端重,而才干能于党与”。对于情志他说:太阳之“性气恒欲进而不欲退”“情气恒欲为雄而不欲为雌”;少阳之“性气恒欲举而不欲措”“情气恒欲外胜而不欲内守”;太阴之“性气恒欲静而不欲动”“情气恒欲内守而不欲外胜”;少阴之“性气恒欲处而不欲出”“情气恒欲为雌而不欲为雄”这就是朝医学系统理论的实质。
朝医学临床实践是李济马着重研究张仲景伤寒六条(经)病证与四象人的关系,从而提出了“病证关于人”的独特理论,指出:“六条病证中三阴病证,皆少阴人病证也;少阳病证即少阳人病证也;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则少阳人、少阴人、太阴人病证均有之而少阴人病证居多也。”并且详细论述了四象人的伤寒病局限病论,即少阴人肾受热表热病和胃受寒里寒病;少阳人脾受寒表寒病和胃受热里热病;太阴人胃脘受寒表寒病和肝受热里热病;太阳人外感腰脊病和内触小肠病。他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同时总结出太阳人方剂2方,少阴人方剂66方,太阴人方剂37方,少阳人方剂36方,从而形成了朝医学“辨象论治”,“同病异象异治”,“异病同象同治”的原则,用以治疗各种疾病。
在上述理论指导下,李济马在“广济说”中创立了预防保健思想,他反复强调四象人精神心理因素对预防保健的影响和作用,指出:“太阳人恒戒暴怒深哀,少阳人恒戒暴哀深怒,太阴人恒戒浪乐深喜,少阴人恒戒浪喜深乐,如此则必无不寿。”
综上所述,李济马于19世纪末已基本上完成了他所说前世医家“略得外形”而“未尽精究”的朝医学理论和临床。
朝医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李济马创立之朝医学理论,尽管受到来自各方的反对和非难,但是,由于它的科学性,加之门徒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朝医学理论逐步得到完善,临床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尤其是《东医四象新编》和《东医四象诊疗医典》两部四象医书的问世,对朝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新编》一书是张风永于1928年继《东医寿世保元》之后的一部发展朝医学基础理论和药物方剂,临床医学的重要著作。《东医四象诊疗医典》则是杏坡于1940年以《东医寿世保元》和《东医四象新编》为基础写成的朝医临床医学著作,进一步发展和充实了朝医学的理论和经验,主要表现在发展了朝医学阴阳论。《东医四象诊疗医典》根据《东医寿世保元》提出的脏局阴阳变化理论,具体阐明了四象人的阴阳变化程度,提出:“太阴人过偏于阴之人,即纯阴中含有阳者;少阴人少偏于阴之人,即阳中偏阴者;太阳人过偏于阳之人,即纯阳中含有阴者;少阳人少偏于阳之人,即阴中偏阳者。”
进一步发展了辨象论即诊断学。《东医四象新编》在《东医寿世保元》辨象论的基础上,把四象人的形貌定为太阳人“龙之性”,少阳人“马之性”,太阴人“牛之性”,少阴人“驴子性”。《东医四象诊疗医典》辨象论对辨象方法条理化。从外部状态(脏器功能),心理状态(心情、性情特征),素质和局限症,易感证等几个方面,具体地提出了辨象原则和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朝医学辨象论。
发展了朝医药物方剂学。《东医四象新编》在《东医寿世保元》方剂学的基础上,按照朝医学理论原则,提出了药物归象(分类)原则,做了药物归象即“四象人要药”,太阴人药物规定111种,如鹿茸、龙眼肉、龙骨、牛黄、麝香、熊胆、麦门冬、柏子仁、莲子、薏苡仁等;少阴人药物规定72种,如人参、附子、肉桂、砂仁、桂枝、赤白何首乌、白术、当归等;少阳人药物规定83种,如熟地黄、生地黄、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山茱萸、牡丹皮、羌活、独活等。方剂数量比《东医寿世保元》增加,如太阴人方剂增加25个方,少阴人方剂增加43个方,少阳人方剂增加54个方。《东医四象诊疗医典》在《东医四象新编》药物方剂学的基础上制定了良好基础。另外还提出了药不符象反应,如太阴人药葛根对少阳人引起口逆,对少阴人引起呃气;少阴人药物桂枝,对太阴人引起阳毒升;少阳人药物甘遂,对太阴人引起胸燥烦痛,至少阴人引起口渴泄泻等。
发展了朝医临床学。《东医四象新编》在整理《东医寿世保元》伤寒四象诊治经验,把它更加条理化的同时,还根据自己的医疗经验创立了内伤杂病。妇科、小儿科等朝医临床学,病种达217种,其中外感病42种,内伤杂病130种,妇科11种,儿科34种。《东医四象诊疗医典》在《东医四象新编》临床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了病因病机,临症治则等临床内容,使朝医临床学更加完善。朝医学家李济马从事《东医寿世保元》写作并创立朝医学理论的整个时期,都处于朝鲜族大批人口向中国(包括延边)迁入的动乱年代。因此朝医学已于19世纪末就以手抄方式传到延边,流传于民间。以后,朝医学作为民族文化之一,《东医寿世保元》《东医四象新编》和《东医四象诊疗医典》等朝医经典著作陆续传入。随着朝医学书籍的传入及民族医药人员的逐步增多,朝医学在延边开始普及。著名四象医学家金良洙等,曾经印制并发行《东医寿世保元》和《东医四象诊疗医典》;在龙井东西医学讲习班里设置四象医学课,延吉汉医讲习班主讲,民族医学家李常和、金明旭也撰写了“四象论”等论著;使朝医学得到普及与提高。
朝医学队伍及流派的形成和发展,随着朝医学的普及,朝医学队伍也形成起来,名医不断涌现,逐步地形成了以金良洙为代表的延吉医学派,以金九翊为代表的和龙四象医学派和郑基仁为代表的铜佛四象医学派。金良洙以正统四象医学理论家著称,曾在延吉开办“四象堂”,从事四象医学理论和临床研究及普及教育工作。他在理论上主张以阴阳盛衰为主要内容的辨象论治观点。金九翊是在和龙一带从事四象医学理论,临床研究的著名四象医学家,生前培养10余名学徒,在理论上主张以寒热盛衰为主要内容的辨象论治观点,认为每个象都有热多型和寒多型,四象人中热盛者为少阳人,寒盛者为少阴人。他所著《四象临海指南》,主要论述了四象辨象论和温凉药物药性以及四象方剂学。郑基仁是唯一在世的四象医学临床家,在理论上主张以现代血型为主要内容的辨象论治观点。这些四象医学家学术流派的学术观点,现仍在不断发展中。
朝医学基础理论的阐释。朝医学临床家金昊天毕生从事四象医学理论研究,对《东医寿世保元》的“性命论”、“四端论”、“扩充论”、“脏腑论”和“医源论”等朝医学基础理论以图解形式作了释义,进一步普及和提高四象医学基础理论。
辨象论的进一步发展。著名朝医李常和在所写的《四象论》中进一步发展了四象人辨象论。他说:“太阳之人,居处自若,喜夸张而忘好强,举措麃踈,为事无难,事虽败而无反悔,其状妄自尊”;“少阳之人,审而又审,小有聪明,因而自贵,好外交,易务虚华,其状立即好仰,行即好摇”;“太阴之人,主好纳而恶出,和而不发,藏而不露,其状黯黯,阈然未偻”;“少阴之人,多贪小利,妒嫉无思,其状立即躁险,行而似伏。”
金九翊在平时细致地观察四象人的生活细节和行动特点,在《四象人临海指南》“辨象论”里详细论述了四象辨象特点特别是他提出的“四步论”和“四声论”是对四象医学辨象的新发展。他说:“太阳人步健而长,太阴人步慢而度,少阳人步轻而短,少阴人步重而阔”“太阳人器大声高,太阴人量广声重,少阳人器小声低,少阴人器阔声发。”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四象医学辨象论。
药物方剂学的发展。金九翊吸收中药“四气”(寒热温凉之气)理论,研究四象药物方剂学,从《东医诊疗医典》里提出的269种归象药物中,175种药物做了温凉分类,记载四象药性,使四象药物研究大大推进一步。金九翊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了138个四象秘方和经验方,其中太阴人方62,少阴人方41,少阳人方35,从而使中国朝医四象医学常用方剂数达到531方,极大地丰富了四象方剂学。
四象临床学的发展。著名朝医李常和,金明旭所著《四象论》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四象人的病因病机和治则。他们说:太阳人“其病多阳少阴,无脱其阴而泻其阳,以补阴为主”;少阳人“其病多阳少阴,实阴泻阳,以清热补阴为主”;太阴人“其病血浊气涩,以通利为主”;少阴人“其病血易脱而气易败,以温补为主。”《四象青兰新鉴》手抄本结合临床实践,对61个病证规定了随象君药,使四象临床学更进一步切合实际,并且对肺病(肺痨、肺痿),连珠疮、痰疮、淋疾、脚疾、杨梅疮、胸膜炎、大风疮、水胀(包括蛊胀血胀、气胀、含胀),癫狂,黄疸等11种疾病详细论述了四象诊治问题。
另外,四象医学忠实门徒,著名四象医学临床家李钟善创立了四象眼科。他精通四象医学理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以四象医学方法诊治眼病,积累了丰富经验,擅以四象医学诊治视力减退、视网膜炎、白内障、麦粒肿、散粒肿、目赤痛、流泪、夜盲证等眼病,独具特色,为朝医四象医学创立四象眼科。
朝医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理论比较完整、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传统医药学,在人民群众中一直享有很高的信誉。目前中国朝医四象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医疗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84年末,成立了朝鲜民族医药研究所,内设基础理论、临床、药物等研究室,已配备60余名各类研究人员,从事多项课题研究工作。研究所还附设朝医医院,开设科研病床,为四象医学临床研究打下了基础。近几年积极培训朝医人材,使频临绝代的中国朝医队伍重建起来。朝医四象医学,可望今后几年里得到更大发展,为中国和世界医学作出更大贡献。

☚ 基础医学   “天、人、性、命”整体观 ☛
000210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