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望门投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望门投止典源出处 《后汉书·党锢列传·张俭传》:“张俭字元节,……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望门投止典源出处 《后汉书·党锢列传·张俭传》:“张俭字元节,……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释义用法 张俭弹劾当时专权的宦官侯览,因而被侯览借机加害,欲置之死地。张俭逃走,经过之处,凡所识之家便去投奔,而众人仰重他的品德,不顾全家遭祸来接纳他。后以此典指亡命逃难; 也指四处飘泊。 用典形式 【逃张俭】 清·沈钦圻:“不容党锢逃张俭·只许烟花选莫愁。” 【一身作客】 明·钱晔:“一身作客如张俭,四海何人是孔融。” 【无家张俭】 清·左辅:“我是无家张俭,万里走江城。” 【张俭无家】 清·毛奇龄:“两度陶朱思返越,百年张俭竟无家。”清·潘博:“张俭已无家,两鬓霜华。凭高吊古一长嗟。” 【破家张俭】 清·计东:“破家张 俭飘零久,赁保王成辛苦多。” 【望门投止】 清·王士禛:“至竟清流解亡国,望门投止是何人。”清·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望门投鞭】 清·蒲松龄:“望门投鞭纵马入,庭户冷落绝炊烟。” 【飘零张俭】 清·钮琇:“恸哭范滂犹有母,飘零张俭已无家。” 望门投止谓逃亡避祸。清谭嗣同《狱中题壁》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望门投止【出处】 《后汉书·张俭传》:“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索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望门投止投:投奔,投靠。看到有人家,便去投靠藏身。比喻逃难或出奔时仓猝寄寓他人之家。东汉桓帝时,山阳高平人张俭任东部督邮,因为揭发中常侍侯览的不轨行为,被诬告为结党作乱。朝廷派人追捕他,张俭被迫离家出逃。张俭在窘迫惊慌中,看到有人家便进去躲避,老百姓向来敬重张俭的品行,因此能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他,使他躲过了这场灾难。(见《后汉书·党锢传·张俭》) 投宿 投宿投(投止;投足;投到;投栖;投归) 落店 落宿 ☚ 住宿 露宿 ☛ 选择程度 选择程度事先选择:预卜 ☚ 选取 挑选 ☛ 望门投止wang men tou zhistop over wherever there is a house 望门投止wànɡ mén tóu zhǐ投止:投宿。在急迫情况下,看到有人家就去投宿,以求暂时的安身之处。stop over whenever there is a house 望门投止东汉张俭被迫逃亡,路途困厄,在路上见到有人家即去投宿,百姓因慕重他的品行,无不冒险收留他。指境遇窘迫无奈。 望门投止wàng mén tóu zhǐ看见人家,就去投宿。指出奔或逃难时的急迫情形。《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王先谦集解:“《通鉴》胡注:望门而投之,以求止舍,困急之甚也。王幼学云:窘迫之中,见门即投归而止宿,求隐匿也。” 望门投止东汉的时候,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邹县西南)有个名叫张俭的人,很有才学。他曾被推荐去当官,但他对当地刺史不满,就托病不去。 望门投止wànɡ mén tóu zhǐ望门:看到人家。投止:投宿栖身。看见人家就去投宿。形容到处漂泊、逃命时临时寻求存身之处的窘迫情形。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三九:“你兄弟在外,隐名埋姓,或是找一个地方藏身,或是到处飘泊,~。” 望门投止wàngmén-tóuzhǐ《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亡命:逃命。遁走:逃走。门:门户,人家。投止:投宿。后形容漂泊在外时渴求暂时容身歇息的急迫。 望门投止wànɡ mén tóu zhǐ看见有人家就去投宿。 望门投止wànɡ mén tóu zhǐ门: 门户,人家。投: 找上去。止: 住下。看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栖身。形容逃亡中情势危急,不能从容选择或讲究,只求暂时存身。姚雪垠《李自成》:“你兄弟在外,隐名埋姓,或是找一个地方藏身,或是到处飘泊,~。” 望门投止wang men tou zhi门:门户,指人家。投止:投宿。看见有人家便去投宿。形容逃亡或窘困时暂求安身的急迫情景。语本《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望门投止wàngmén-tóuzhǐ〔连动〕 逃难或出奔时,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存身。形容窘迫中暂求隐匿。语出《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循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朱自清《论气节》:“那时逃亡的党人,家家愿意收留着,所谓‘~’,也可以见出人民的态度,这种党人,大家尊为气节之士。” 望门投止wàng mén tóu zhǐ门:门户。投止:投靠人家暂时容身。即看见有人家便去投宿。形容在窘迫中暂求一个栖身的地方。《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