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诏奉圣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诏奉圣乐 《南诏奉圣乐》唐代著名大型歌舞节目。唐代中外各民族乐舞文化交流融合的代表性作品。南诏,今云南大理一带。初唐时,唐朝与南诏关系亲密,南诏常遣使向唐朝赠物,后因势力强盛,曾联合吐蕃叛唐。唐德宗时期,朝廷与南诏议和,南诏王遣使向朝廷献本民族歌舞。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唐朝剑南节度使韦皋主持下,组成了一个大型表演队伍,其中有不少南诏歌舞艺人。韦皋将南诏歌舞用唐朝宫廷乐舞的仪制加以改编,称南诏奉圣乐,进长安宫廷献演,唐德宗观看了演出。舞者执羽翟(鸟羽饰具),身着南诏民族服饰,通过舞队的变化组成南、诏、奉、圣、乐五个字。表演中还有《亿万寿》、《天南滇越俗》等歌舞。乐舞形制按传统宫廷队舞编排,综合使用了中原汉族民族和西域少数民族的乐器,如: 箫、羯鼓、笛、鸡娄鼓等。乐舞表演包括了独舞、独唱、群舞等表演形式。由于南诏奉圣乐具有歌颂民族团结的主题思想,因此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此舞吸收了南诏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的音乐舞蹈素材,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和欣赏价值。南诏奉圣乐演出后,作为保留节目由宫廷管理礼仪的太常寺管理。 ☚ 兰陵王 清代宫廷莽势 ☛ 南诏奉圣乐唐代南诏国著名乐舞。异牟寻在位时(779—808)编创,经西川节度使韦皋改编。贞元十六年(800年),献给唐德宗,曾在长安皇宫麟德殿内演出,后被列为唐代14部乐舞之一。据文献记载,舞蹈者穿南诏衣,戴黑头囊,系金腰带,数十人“执羽而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伴奏乐器有筝、箜篌、五弦琵琶、笙、笛、拍板、筚篥、铙、铎、钲和铜鼓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