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望都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望都之战辽进攻北宋的战役。辽统和二十一年,宋咸平六年(1003年)四月,辽南府宰相耶律奴瓜、南京(今北京)统军使萧挞凛率兵南犯宋之定州(今河北定县),守将行营都部署王超、副都部署王继忠率宋军迎战。双方在望都(今属河北)、康村(河北望都北)展开激战。王超在望都获小胜,王继忠被辽军包围,奋战突围,且战且退,至白城(河北保定西南),战败被俘。王超等率余部退守定州。 望都之战❶后梁时期,晋与契丹之间进行的一次战役。龙德元年(921年),契丹主阿保机乘晋攻镇州之机,率部向南进攻。10天攻下涿州并继而进攻定州(河北定县)。王都告急,晋王李存勖由镇州率军5000人北上营救,并派精锐武都指挥使王思同率兵于定州西北的狼山以南进行抵抗。二年正月,晋王到达新城南,晋王率5000名铁骑到新城北。契丹兵见晋兵赶到,大惊而逃。晋军分二路追击,抓获契丹王子。当时,沙河桥狭冰薄,众多契丹兵陷冰落水。溺死。契丹王带败兵退守望都(今河北望都西北)。正月十七日,晋王以亲军千骑出击望都契丹5000名铁骑,多次交战,未分胜负。李嗣昭带300名铁骑从旁袭击,至契丹军败退,逃往易州。晋王引兵追击,直至幽州。 望都之战辽(契丹)与北宋“澶渊之盟”前的重要战役。“澶渊之盟”是契丹与北宋关系由战到和的转折点,盟前两国战争不断。自统和四年(986),宋太宗北伐失败后,宋由进攻转入防御,契丹军不时南下,至二十一年(1003),契丹军已深入宋境,攻取战略要地望都县(今河北望都)。时宋副都部署王继忠军屯定州,与大将王超、桑赞等领兵赴援,于康村(望都东北)与契丹南府宰相耶律奴瓜展开激战,战至深夜,小退契丹军,天明复战,契丹军乘机断宋军饷道,王超、桑赞惊恐,急令退师,竟不赴援,使继忠孤军奋战,继忠战勇,为契丹所识,围数十重,军士战死者伙,余众殊死突围,旁西山而北,退至白城(今河北清宛西南白城),继忠为契丹所获,宋师损失惨重。此战后,契丹势如破竹,深入南下,次年,攻瀛州(今河北河间),下祁州(今河北安国),取洺州(今河北永丰),破德清军,直抵澶渊(今河南濮阳西),迫宋订立“澶渊之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