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朔Shuò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成都、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❶《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仲衍之后。”仲衍,《姓氏词典》称:“即春秋时宋微仲衍。”此当系出子姓。
❷《姓氏考略》又注:“一云:宋乐朔之后。”《姓氏词典》称此“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乐姓。”
《姓苑》载:“南阳人有此姓。”元代有朔鲁罕。

朔shuò

❶農曆每月的初一。見“正朔”。
❷北。張衡《西京賦》:“秦里其朔,寔爲咸陽。”

农历每月的初一。

☚ 渤海   策 ☛

朔月/">/益/害/宽/家/家人/家邦/家室/宵/宴/宴尔新昏/宾/宰/容

☚ 浚   朔月 ☛

读音sh·uo(ˋ),为uo韵目,属e—o—uo韵部。所角切,入,觉韵。
❶农历每月初一。
❷北。如:朔风;朔方。

上一条: 下一条:
{}5144见「朔人」、「朔气」

朔shuo

❶农历的每月初一。《左传·昭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日有食之。”(甲戌:甲戌日。有:又。)《史记·秦始皇本纪》:“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始:才。)
❷北方。《三国志·魏书·荀彧传》:“绍既并河~,天下畏其强。”(绍:袁绍。既:已经。并:并吞。天下:天下的人。)

朔shuò

❶农历每月初一,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这种月相叫朔。
❷北
 △ ~风|~方。

❶农历每月初一:~日︱~望︱晦~。
❷北:~方︱~风。

朔shuò

❶ 农历每月初一,地球上看不到月光,称这种月相为朔。
❷ 农历初一这一天:朔日│朔望。
❸ 北:朔风。

朔shuo

朔方1 朔风 朔日 朔望 朔月 晦朔 扑朔迷离

朔shuò

❶始也。《儀禮·大射》: “朔鼙在其北。” 鄭玄注: “朔,始也。”
❷亦“初”也。《禮記·禮運》: “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 鄭玄注: “朔,亦初也。”
❸北方。《尚書古文·禹貢》: “朔南暨。” 鄭玄注: “朔,北方。” (《通德堂經解》) 《尚書·禹貢》: “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 鄭玄注: “朔,北方也。”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鑼鼓 > 朔
朔  shuò

古代一種小鼓。始奏樂時擊之。《周禮·春官·小師》:“下管擊應鼓”漢·鄭玄注:“應與朄及朔皆小鼓也。”孫詒讓正義:“依鄭義則應、朄、朔三鼓各異,戴馬並謂朄與朔爲一。說本陳祥道。”《釋名·釋樂器》:“鼙,裨也。裨助鼓節也。鼙在前曰朔。朔,始也。”亦稱“朔鼙”。《儀禮·大射禮》:“朔鼙在其北。”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土部 > 方地 > 朔方 > 朔
朔  shuò

即朔方。

朔shuò

〖名词〗
一、农历 每月初一(2)。《泷冈阡表》: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初一辛酉,十五日乙亥。《张益州画像记》: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第二年正月初一早晨,蜀人互相贺年就像往年一样。
二、北方(3)。《李陵答苏武书》: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您]流落他乡,千辛万苦,几乎死在北方的荒野。《阅江楼记》: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从此风声教化所到之处,不分北方南方。《徐文长传》: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跑遍齐、鲁、燕、赵的地方,一直游览到北方沙漠地带。

朔shuò

❶ 农历的每月初一。《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之饩羊。”《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邵长蘅《阎典史传》:“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悬明太祖御容于明伦堂,率万众拜且哭。”
❷ 初始。《礼记·礼运》:“皆从其~。”
❸ 月出。《后汉书·马融传》:“大明生东,月~西陂。”
❹ 北方。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一去紫台连~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shuo

CBB7
❶农历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从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这种月相叫作朔。农历初一日也叫朔:~望/~日。
❷凌晨:朝菌不知晦~。
❸初始:最~之时。
❹北方:~风/~漠。

各方1

各方1

四方,各个方位:四方 四乡 四维 四远 四宇 四封 四外 四隅 四面 流方 东南西北
四角,四方:角角
四方和四隅:八方 八都 八隅 八陲八区 八乡
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五方(~杂处)
东西南北和上下:六合 六方
东方:东(东面;东边;东部;东头;东首;东维;东隅;正~;以~;大~;近~;远~) 春(春方) 朝青(青方;青羌) 震(震方;震位;震区;震宫;震维) 少阳 阳方
东北方:艮(艮隅;艮维)
东南方:巽(巽维) 辰巳 龙翼
极东:泰东
南方:南(南面;南纪;南服;南离;南道;南端;天~) 赤(赤方;赤位) 炎(炎天) 午 朱(朱方;朱冥) 离(离方;离南) 暑门 火维 蛮方 正阳
南天,南方:离宫
西南方:朱天 坤维
西方:西(~侧;~翼;~天;西边;西头;西金;西商;西圉) 兑(兑域) 右(山~;江~) 金庚 金方 鲜方 阴方 迁方 秋方 秋陆 毛兽 少阴
古代对西方的称呼:沃野
西北方:干(干位;~风;干方) 幽天
正西:直西
极西:泰西
北方:北(北面;北部;~国;山~;有~) 朔(朔方;穷朔) 癸 玄(玄方;玄朔) 背 伏方 太冥积冰 戴斗 黑后 霜碛
南北方:青竹丹枫
正北方:直北
极远的北方:穷北

另见:方向 辨认 各面

☚ 各种方向   高处 ☛

开始

开始

开(开宗;开首;开先;开脚;开基) 始(由始;发始;造始;初始;托始;伊始;兆始) 起(起头;起首;起始:起元;起手;起先;起前;起初;初起) 端(发端;首端;造端) 新(~年) 肇(肇兴;肇启;肇始;肇开;肇迹;开肇) 兆 甫 昉(由昉) 祖 朔 萌(萌起) 俶(俶落) 徂 初(初始;初基;初肇;开初) 启(启行) 载 创 头 鼻(~祖)题芽 由昉 甫尔 发首 首引 首事 打头 辟面
表示开始:从(~今) 自(自从) 由(~此及彼) 于(青出~篮) 起 打(打从) 就(就此)
起源,发端:滥觞肇迹
开头,起首:劈头
开始和结尾:起讫 始终 始卒
新的开始:肇新
从头开始:重打锣鼓
 表示从头另行开始:再 又 重(重新;~行) 另(~起;~立) 从新
刚开始:一上手
开始并继续:起来(哭~)
暗暗开始:潜启
(从某一点起:开始)

另见:起步 进行 行进 开始做

☚ 开始   事物的开始 ☛

称农历各日

称农历各日

一日:朔(朔日) 吉(初吉) 旦(旦日)上日 合朔
每月的朔日:气朔 月朔
每月初一或指正月初一:月吉
每月末一日及初一日:晦朔
二日:初二
三日:胐 初三
五日:月五 初五
五月初五:
九日:青(九青) 中九 初九
十五日:望(望日;月望) 月半 圆日
十六日:既望
十九日:下九
二十一日:马(马日)
二十九日:上九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晦(晦日;月晦)

☚ 日   称各天 ☛

〖朔〗 粵 sok3〔四各切〕普 shuò

❶ 農曆每月初一日。許慎《說文解字》:「〜,月一日始蘇也。」(蘇:開始,甦醒。)莊周《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晦:農曆每月最後一天,即初一的前一天。)
❷ 北方。《木蘭辭》:「〜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柝【粵tok3〔托〕普 tuò】:打更用的梆子。)李華《弔古戰場文》:「既城〜方,全師而還。」(城:築城。)

❶夏历每月的初一。朔旦,夏历每月初一的早晨。
❷北方。

007 朔

当月球运动到与太阳位于地球同一侧,即月球与太阳的黄经差为0°时,这一时刻为朔。在地球上看去,此时月球与太阳同时出没,月相为“新月”。中国农历规定朔必须在每月的初一这一天。

☚ 干支   望 ☛

月球和太阳黄经相等时的月相。朔定为农历初一。朔时月球和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见月亮。

朔shuò

❶农历每月初一,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这种月相叫朔,这时的月亮叫新月。
❷指农历每月初一,即朔日。
❸北。如:朔方,朔风。

朔shuò

 ❶ (新月) new moon
❷ (朔日)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❸ (北) north: ~ 风 north wind
❹ (姓氏) a surname: ~ 明 Shuo Ming
◆朔方 the north; dreary land in the north;
朔风凛冽 The north wind is piercingly cold.;
朔日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朔望 syzygy; the first and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lunar month;
朔雪 heavy snow in the north;
朔月 new moon

彝语音译。意为被抢来或买来的汉族人。系辱蔑之词。解放前,在四川凉山金阳等彝族地区的一种奴隶。等级地位同于※呷西,没有任何自由,可被主子随意买卖或屠杀,隶属于※节伙、※布尔杂补等。民主改革后,等级制度被废除,获得解放。

朔shuò


❷ 扑迷离

朔shuò

会意字,左边为“屰”(“逆”),有迎接、迎面而行的意思。右边为“月”。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会跟太阳同时出现,古人认为是相遇(其实,太阳是不动的),故谓之“朔”。这个时间每月一次,大约在农历初一前后。农历初一便叫“朔”。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shuò
蒴(蒴果,干燥裂开性的、结许多子的果实)
槊(古兵器。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英雄也。”)
搠(使用兵器戳,刺)
suō
嗍(唇舌并用吮吸)

塑(雕塑)
溯(追本溯源)
愬(通“诉”)

金文;篆shuò

[屰(顛倒,意符)+月(月亮,意符)→朔(《説文》:“朔,月一日始蘇也。從月,屰聲。”朔,農曆每月的初一。這時的月相叫“新月”。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天文上叫“晦”,其時的月相呈“(”形。第二天,下一個月的“朔”日,月相成了“)”形。在地球上的人看起來,好像月亮“倒了過來”。晦朔之間,正好月亮運行至太陽和地球當中,這時的月相,地球人暫時看不見。“日食”總是發生在農曆某月的“初一”(朔日)就是這個原因。日、月、地球成了一直線,並且是在月球繞地球運行的“白道”和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黄道”相交的點上,才能發生日食。西漢置一“朔方”縣,在今内蒙古境内,因此北方又稱“朔”。)]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這是公元前776年月6日的一次日食,據考這是一次世界上最早最可靠的日食記録。)
[西漢] 司馬遷 《史記·秦始皇本紀》:“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改變一年的歲首,朝賀以十月初一爲元旦。)

朔shuò

10画 月部 
(1) 农历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这种月相叫“朔”: ~日(农历每月初一)|~望(朔日和望日)。
(2) 北(方): ~方|~风。

朔()


公朱左師鼎,殷周金文集成2701,戰國晚期
十一年十一月乙巳。朔。

包山楚簡·文書63,戰國

☚ 月   朏 ☛

朔★规◎常


shuò形声,从月,屰(nì)声,本义为朔日,月相名,即农历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假借为北、北方。
【辨析】
以“朔”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shuò:蒴、搠、槊∣suō:嗍∣sù:塑、溯。

(shuò)

从月,屰聲。
【按】朔,《説文》:“月一日始蘇也。”農曆每月初一。

隶shuò

【析形】形声字。古文字形从月,屰声。
【释义】《说文》:“月一日始苏也。”本义指月相名。旧历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的月相。引申为初始,开始。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 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 is related to 月(moon) and the pronunciation sounds like屰.
【original meaning】 A phase of the moon. In old Chinese calendar, on the first day of every month, the moon orbits to the place between the sun and the earth, in which it appears and disappears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sun, and then people cannot see the moon on the earth.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