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有闻必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有闻必录

凡听到的,必定全部记录下来。萧乾《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她的材料来源很庞杂,而她几乎是‘~’。”
〔近义〕有风必采
〔反义〕挂一漏万
〔辨析〕“有闻必录”指凡听到的都记,范围广泛;“有风必采”多指民歌、曲调的搜集,范围固定。
  • 上一篇:有头有尾
  • 下一篇:有血有肉
有闻必录

有闻必录

记者无一遗漏、不加选择地记录所见所闻。二十世纪以前,有闻必录之说风行报界,其本意是: 新闻只求如实记录,不问是非曲直; 只要听到的、看到的,都可以作为新闻刊登,真伪由阅者自己判断。1883年6月10日《申报》:“边檄传音 传闻法越之役法军屡败,黑旗刘义及华军大获胜。所谓华兵者系云南边疆姓土司统领,该土司骁勇善谋,精悍绝伦。……此信不知何自而来,亦以符有闻必录之例云尔。”二十世纪初,我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报刊以“有闻必录”为理论根据,回击清政府对新闻报道的追究和责难。后来,有闻必录变成新闻报道弄虚作假的托词,此说遂遭社会非议。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创办以后,曾多次对有闻必录作过批判。有闻必录不可能,有闻必录不可取,渐成社会的公论。

☚ 客观报道   新闻语言 ☛
有闻必录

有闻必录

听到什么,必定都记录下来。闻:听到的。录:记录。

☚ 勇猛精进   牖中窥日 ☛
记录1

记录1

记(注记;署记) 纪 录(录记;著录) 载
用笔记录:笔录 铅摘 鈆摘
用簿册记录:簿记 记识
用曲谱记录:谱次
照人口授记录:笔授
按事物系统、次序记录:谱次
有听到的就记录:有闻必录
事后补充记录:追记 补记 补录
 补记缺漏:拾遗
 追记补写:追录
论说记录:论撰 论撰
采集记录:采录 采甄 撮录
 广泛收集记录:兼收并录
整理记录:记疏
查考记录:案纪
 稽考记录:考述
亲手记录:手记
表彰记录:旌录
暗中记录:默籍
如实记录:直笔
详细记录:备录
记录清楚:记清
记录并禀报:记谘
 记录并上奏:记奏
(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记录)

另见:记述 记载 事情 所说的话

☚ 记录1   记录内容 ☛

有闻必录

新闻界中的一种主张。认为记者应该把听到或见到的所有新闻事实记录下来,并通过新闻工具加以传播。反对进行新闻选择,以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在实际上不可能做到。

有闻必录

有闻必录

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新闻界流行的一句口头禅。最早出自1883年6月10日上海《申报》的一则黑旗军获胜的新闻。文中写道:“此信不知自何而来,官场中亦多有传述。是真是伪,万里关河无从探悉,亦以符有闻必录之例云尔。”作为一种新闻思想,在70年代的《申报》上已有所表述。它当时的主要含义是:只要是听到有人讲过的事实,报纸就可以报道,至于真伪如何,报馆不负责任。从此,这句口头禅作为报馆回敬外界各种指责的护身符、挡箭牌而流行起来。这句话的另一种次要含义是:报馆所听到的重要新闻都应照样登载,不要以利害关系和其他主观因素决定取舍。这种含义在当时使用极少,一直不占主要地位。有闻必录的说法与中国古代的御史制传统有关,是中西方传播观念融合的一种畸形产物。有的学者认为它是《纽约时报》报头铭言“刊登所有适合刊登的新闻”的不准确的(没有把“适合”之意包含进去)意译,这是不确切的。中国出现“有闻必录”一词比《纽约时报》开始刊登报头铭言早十几年。有闻必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新闻记者的糊涂观念,凡有所录,必据所闻。但它对所闻的真实性不负责任,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虚假新闻的托词,是违背对新闻的基本要求的。当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为进步报纸揭露反动派起过掩护作用。最早对有闻必录进行批评的是《万国公报》主编林乐知(美国传教士),他批评道:“华字诸日报,多执有闻必录之说,不问事之真伪”。(《中东战绩本末续编自序》,1897年)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两位导师徐宝璜和邵飘萍,都对有闻必录提出批评。徐宝璜在其《新闻学》一书中写道:“‘报纸有闻必录’,此吾国报纸之一极普通之口头禅,且常引为护身符者也,其实绝无意义。……恒引此不通之六字以为护身符,对于所登之新闻,纵使错误,亦不负责任,因按‘有闻必录’之原则,本无调查所闻确否之必要也。甚有于此六字之下,为达不正当之目的起见,登载消息,攻击他人之私德,不留余地者。此为各国新闻界幼稚之明证,亦一亟应纠正之事也。”(《新闻文存》第290—291页,新闻出版社1987年)中国共产党党报批评有闻必录是对它的次要含义方面。最早见诸文字的是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1日社论《致读者》。社论说:“党报决不能是一个有闻必录的消极记载者,而应该是各种运动的积极提倡者组织者。”以后,特别是1957年以后,从这个角度批评有闻必录的文章、教科书较多。

☚ 机关报   同人报 ☛

有闻必录yǒu wén bì lù

put in record all that is heard; simply record what one hears/ “~” 或 “并无能力” 的话,都不是向上的负责的记者所该采用的口头禅,……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95) A serious,responsible journalist should not use such stock phrases as “We simply record what we hear”or “We are powerless,” …

有闻必录yǒu wén bì lù

有听到的,就一定把它记下来。record what has been heard, record whatever one hears, note down all one has heard without discrimination

有闻必录yǒu wén bì lù

【解义】闻:听到的。录:记录。凡是听到的,全部记录下来。
【用法】多含褒义。
【例句】小吴做会议记录员非常认真负责,~。

有闻必录yǒu wén bì lù

凡听到的,必定全部记录下来。萧乾《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她的材料来源很庞杂,而她几乎是‘~’。”
〔近义〕有风必采
〔反义〕挂一漏万
〔辨析〕“有闻必录”指凡听到的都记,范围广泛;“有风必采”多指民歌、曲调的搜集,范围固定。

有闻必录yǒu wén bì lù

凡是听到的必定记录下来。多指不加选择地收集资料而言。

有闻必录you wen bi lu

闻:听到的。录:记录。凡是听到的,必定全记录下来。
【反】挂一漏万

【有闻必录】yǒu wén bì lù

凡听到的都记录下来。闻:听到的。录:记录。

有闻必录yǒuwén-bìlù

〔主谓〕 凡听到的一概记下来。《宦海》11回:“不过照着~的例儿,姑且的留资谈助。”
△ 褒义。用于指按照所听到的内容详尽记录。

有闻必录yǒu wén bì lù

闻:听到的。录:记录。即凡是听到的都一定记下来。清·张春帆《宦海》:“不过照着有闻必录的例儿,姑且的留资谈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