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鱼类中毒
因食用有毒鱼类引起的中毒,平时与战时均可发生。凡肌肉、内脏、皮、胆或血液含有毒素的鱼类称毒鱼。世界上有毒鱼类约600余种,大致可分为下述几类:
❶鲀毒鱼类:如河鲀其内脏与皮均含有河鲀毒,属于氨基全氢喹唑啉的化合物,能阻滞神经传导,造成肌肉麻痹、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以至死亡。
❷肉毒鱼类:海鳝、、、鲹、笛鲷、蛇鲭等科中的一些鱼,其肌肉或内脏含脂溶性神经毒素,称“雪卡”毒素,有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类似有机磷毒剂。
❸卵毒鱼类:裂腹鱼类和光唇鱼类卵巢含鱼卵毒素,作用于胃肠,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
❹胆毒鱼类:鲤鱼、鲭鱼、草鱼、鲢鱼胆汁中含鱼胆毒素,可引起胃肠、肝、脑、心、肾损害。
❺血毒鱼类: 鳗鲡和黄鳝血清中含鱼血毒素,对皮肤与粘膜有刺激,吸收入血后引起溶血、出血与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❻肝毒鱼类:如马鲛,肝中含鱼肝毒素,可引起神经激惹与传导阻滞,造成肌肉痉挛和麻痹。
因食毒鱼引起的中毒中,较常见而又最严重者为河鲀中毒。河鲀属鲀鱼科,又称鲀鱼、河豚、气泡鱼或吹肚鱼,产于热带与温带海域,有时可循江、河而上,进入内陆河流。中国沿海与长江下游均有出产。体纺锤形,头吻宽、口小、无鳞、皮有花纹。河鲀肉味鲜美,人咸喜食;但其肝、肠、眼、脑、卵巢、睾丸、血液、皮和卵中均有河鲀毒素,卵巢、睾丸、肝脏含毒素尤多。肌肉一般无毒,但双斑东方鲀与条纹东方鲀肌肉中也含有毒素。河鲀毒素耐热,不因蒸煮而分解破坏。入体后能刺激胃肠引起消化道症状;吸收后则引起末梢和中枢麻痹,先感觉神经,然后运动神经,最后呼吸中枢和血管中枢麻痹。潜伏期一般半小时至3小时,首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以后则有口唇、舌尖和指端麻木、眼睑下垂、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甚至瘫痪;重者血压下降,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瞳孔扩大、昏睡、昏迷、呼吸中枢麻痹、房室传导阻滞,以至死亡。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吃河鲀历史。急救措施包括催吐和洗胃。可先用棉签或手指激惹咽部引起呕吐;如无效,可用0.3%的硫酸锌或硫酸铜200~300ml口服;如仍不能引吐,在无中枢抑制的情况下,可皮下注射阿朴吗啡5mg催吐。洗胃是清除胃内毒物较可靠的方法,可用1:2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直至洗液不含食物残渣为止。然后通过胃管输入硫酸钠20~30g导泻。静注10%葡萄糖液可促进毒素的排出。在中毒早期肌注或静注阿托品0.5~1.0mg,有助于排毒。如症状已出现,则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 有肌肉麻痹者,可肌注士的宁2~3mg或加兰他敏1.5~5mg; 有呼吸抑制者,可注射尼可刹米、山梗菜碱、回苏灵或利他灵,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呕吐不止者肌注灭吐灵或氯丙嗪。
主要预防措施在于教育炊事人员不用河鲀供食; 如作食用,须把河鲀的眼、脑、皮、血与所有内脏丢弃深埋,肉用清水反复漂洗,然后用文火蒸焖5小时以上,始可供食用。有些鲀鱼如双斑东方鲀或条纹东方鲀则绝对禁止食用。